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纹样的审美趣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纹样具有强大的审美功能。我国不同时期的传统纹样,传达了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审关观念。中国传统纹样大致分为动物类纹样、植物类纹样、器物类纹样、人物类纹样。不同类型的传统纹样中表现出人们逐步变化的欣赏品位、审美情趣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了中国与日本之间染织文化交流的历程和中国传统染织纹样的发展,分析了中国文化对日本染织纹样的影响,以及日本传统染织纹样异于中国的特点和日本风格的形成。作者认为:1.日本传统染织纹样在母题、形式、内涵和名称诸方面受到中国的影响极大;2.这种影响以唐代和宋元为甚,明代以后日本逐渐自成一家;3.被称为“和样意匠”的日本风染织纹样表现了日本独特的民族性和审美情趣,特别是日本人对色彩的特殊感觉和嗜好;4.主要是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日本在印染方面的成就高于织绣纹样方面的成就,中国则相反。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现代女士唐装的流行趋势,明清官服纹样在现代女士唐装上的运用,针对中国文化的回归现象,说明现代中国人的审美倾向仍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服饰纹样源远流长,而人物纹样是中国传统纹样史上较早进入装饰领域的纹样之一。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检索,大多数学者对于人物纹样的研究都是与年画、家具、青铜器、玉器或是漆木器相关,传统服饰中的纹样研究也一般聚集在动物纹样、植物纹样,而对于服饰中人物纹样的研究却是没有前者广泛。江南大学"传习馆"丰富的服饰收藏,为归纳、探讨民间传统服饰中有关"人物纹样"的主题提供了各类素材,从中可以总结出不同题材的人物纹样在传统服饰中运用案列,继而探析民间的信仰与民俗寓意。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装饰均反映出至善至美的本质,“祥”、“美”同源的审美意识始于原始时期,“纹化”在意象丰富的纹样、装饰之中。吉祥装饰背后蕴藏了国人追求幸福生活的热望,反映着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主流特征。  相似文献   

6.
盛行于波斯萨珊王朝时期的联珠纹,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经由中亚传入中国,并得到中国中古时期工匠们的传承与创新,在隋唐发展至鼎盛。经过中华民族审美标准的汰选过滤之后,联珠纹早已失去其原本蕴含的波斯宗教意义,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旨趣。联珠纹在中国的发展对中国本土纹样的形式和结构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中国传统纹样的题材领域注入了全新的元素。  相似文献   

7.
陈飞虎 《科技信息》2009,(18):11-11
盛行于波斯萨珊王朝时期的联珠纹,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经由中亚传入中国,并得到中国中古时期工匠们的传承与创新,在隋唐发展至鼎盛。经过中华民族审美标准的汰选过滤之后,联珠纹早已失去其原本蕴含的波斯宗教意义,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旨趣。联珠纹在中国的发展对中国本土纹样的形式和结构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中国传统纹样的题材领域注入了全新的元素。  相似文献   

8.
白志刚 《科技咨询导报》2009,(3):212-212,214
本文在分析杭州丝绸产业背景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应用传统纹样于现代丝绸产品设计中的问题。阐述了随着人们对民族的认同感增强,传统纹样将会化繁为简,体现出全新的生活状态,在分析中国哲学思想及传统纹样构成规律的基础上否定了时下流行的“只要在中国传统纹样上汲取西方现代构成的一些构成法就可以创造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现代风格的纹样设计作品”看法。同时提出保持传统纹样结构、创造现代情感的丝绸纹样题材的新见解。  相似文献   

9.
中国蓝印花布纹样赏析及其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蓝印花布是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之一,这里首先重点对蓝印花布纹样风格的表现内容、文化内涵及其使用功能等方面分类介绍,从而进一步提出了对现状的思考。蓝印花布要在保持传统风格的同时,迎合现代人的审美特点,加以发展创新才有活力。  相似文献   

10.
为了加深青少年对畲族传统服饰的了解,将福建畲族传统服饰纹样合理地应用于青少年装设计中.通过对福建畲族传统服饰纹样的田野调查与分析,探讨福建畲族传统服饰纹样在青少年装设计中的应用原则.选用福建畲族传统服饰纹样的题材、色彩、构图形式和工艺表现,设计出5套青少年装系列作品.福建畲族传统服饰纹样应用于青少年装设计中,有助于青少年了解畲族传统服饰纹样内涵,对畲族传统服饰的传承与保护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