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邦是一家以科学为基础的公司,在近200年的发展历程中,杜邦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创新智慧,不断开发出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新材料、新产品,致力于满足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众多产品的问世,无时不刻地体现着杜邦对安全刻意的追求,研究工作始终基于安全这一理念之上,使人们从产品中感受到杜邦对安全执着的永恒主题。 最近走访了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在杜邦商务开发专员杨竞明博士的介绍中,了解到自1981年世界首例艾滋病患者在美国被发现以来,到1999年全美国艾滋病病毒(HIV)感染人数达90余万;同时,由于…  相似文献   

2.
不断创新的杜邦安特强尼龙地毯纤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颖弘 《世界科学》2000,(10):28-28
多年以前,杜邦的发明革新了地毯,并赋之以全新的生命力。此次革新开始于1938年──杜邦发明尼龙的年代,当时杜邦选择了优异的6,6聚合体作为尼龙纤维的制造基础。今天,杜邦的革新力量一如既往地走在人类的前端,坚持不懈地对杜邦安特强TM(AntronR)尼龙纤维在纤维技术、性能及美观等方面进行探索与研究。不变的是杜邦安特强TM(AntronR)给予您的品质保证与承诺。 一切由纤维开始 如今,对地毯纤维的选择对地毯的外观及性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对抗污及抗尘、耐磨损及耐踩踏等性能的影响;而安特强TM…  相似文献   

3.
在一次杜邦公司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会议开始前,主持人详细地向大家介绍了会议中心所处的位置及周边环境,以便万一遇到不愉快情况如何从最便捷、安全的路径及时离开。乍一听,似乎与会议的主题不符。事实上,在杜邦近200年的历史中,公司一直执着安全,包括对工业安全的标准及使用公司产品的消费者,以至这次参加会议的来宾。对生命的珍惜,是杜邦的一贯承诺。 确实,成立于1802年的杜邦公司最初从火药起家时就注意对火药的安全操作,在其后漫长的历史中凭借自身的优势不断向新的领域进军。通过不断解开自然界的奥秘,相继开发出…  相似文献   

4.
AT&T──世界一流的环球通信与计算机公司AT&T的使命:AT&T致力于成为世界上最好的把人们联系在一起的公司,使人们能随时随地保持相互之间的联系,获得他们想要并需要的信息和服务。AT&T的现状:ATto在全世界有30多万员工,它1994年收入将近7...  相似文献   

5.
2000年已在眼前,21世纪即将来临。回首百年,一方面是科学的力量,推动人类社会抵达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鼎盛时代。马克思说100年来,“它所造成的生产力却比过去世世代代总共造成的生产力还要大。还要多”的名言,仿佛就是对20世纪说的。另一方面是各国为了发展经济,提高国力,都把发展科学技术放到了政府的首要议事日程。于是,科学技术政策及其研究,科学技术指标及评估,亦就应运而生,成了本世纪中叶以来近50年的国际学术界的热门课题。对前者,邓小平曾精辟概括为10个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后者,党中央在…  相似文献   

6.
自1984年以来,每年死于心脏病的女性多于男性,虽然总体上冠心病的死亡率最近几十年来下降了,但这种情况的改善大多数是在男性——[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来自DDT的威胁张先翼译在发展中国家,DDT以其低廉的售价掩盖着它造成污染土壤、水源以至母乳的长远危害。美国在70年代禁止使用杀虫剂DDT,又在80年代禁止它的出口,但时至今日,各发展国家仍继续使用DDT及以类似化学品制成的杀虫剂,且范围至为广泛。既...  相似文献   

8.
地球上很少有完全不见生命的地方。不管生存环境多么极端,几乎总会有生物进化得能适应它。就算寒冰撕裂细胞膜,高热毁掉细胞机制,极端温度对于生命来说也从未构成过障碍。一些动物哪怕被完全冻结也能活下来讲述"复生"经历,另一些动物即便几十年没水也照样活得下来……各种奇特生命形式的存在打破了我们对于地球生命极限的认识。下面,就让我们来见识一下地球上有哪些最极端的生命形式。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荨麻都是个厉害角色——它有毒,甚至毒死过人。据有关记载,生长在新西兰的木荨麻的毒刺杀死过马、狗,还杀死过一个人。荨麻的毒来自于它的毛毛,别人的毛毛长在叶子上,它的毛毛长在叶子底下、枝干上。这些毛毛中空而脆弱,很细小,  相似文献   

10.
自伽俐略以来 ,望远镜一直瞄准着月球 ,宇宙飞船也已靠近它沿着其轨道飞行 ,而且有人还登陆过月球 ,在其表面行走并带回了一些样品 (土壤和岩石 )。于是乎 ,除了地球 ,月球应该是人们最为熟悉的地方了。事实果真如此 ?“那是一个幻想。”罗得岛州普罗维登斯的布朗大学的行星地质学家卡尔·皮特尔斯 (Carl啨Pieters)如是说。“我们正在月球的背后进行探测———已经采集到了不少令人惊叹的数据 ,但是我们还不能对它作出一个完整的评估。”尽管已采集到了大量的数据 ,但是关于月球的构成、其表面最初受到巨大碰撞的情况以及它的化学构…  相似文献   

11.
南海南部近20万年沉积序列与古气候变化关系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1  
NS-93-5柱状样取自南海南部陆坡的平缓台阶上,该处保存了晚第四纪以来正常海洋环境的稳定沉积记录。通过研究建立了南海南部8海区高分辨率的近200Ka以来有沉积序列和氧同位素地层剖面,通过与GISP2冰芯等垢对比分析,初步提示并探讨了霜次间冰期以来反映短尺度气候快速变化的D/O事件1-21和Heinrich事件H1~H6在南海南部的沉积记录,表明近200ka来南海南部与北极地区存在着古气候的遥相关  相似文献   

12.
许多人都听说过残奥会,但很少有人知道国际上还有一个专门由器官移植者参加的运动会——世界器官移植者运动会。到2001年8月,在日本神户举行的已是第13届了。南京的陈年喜是中国器官移植者中第一位参加世移会的男子运动员。其实在20世纪,器官移植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已成为脏器功能衰竭终末期的有效、常规性治疗手段。特别在发达国家,它已成为医学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约翰·詹姆斯·奥杜邦是美国19世纪最著名的图谱画家和鸟类保护学家,他的《美洲鸟类》被誉为19世纪最伟大同时也是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它使得“奥杜邦”这一名字成为自然、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保护的代名词。作为美国文化的重要代表,奥杜邦的鸟类图谱在西方家喻户晓,他的精湛画技使得《美洲鸟类》一书被人们奉为“鸟类圣经”。 19世纪初,奥杜邦深入美国肯塔基州的田野乡村,目睹了野生鸟类在大自然中的旺盛生机,为此他写了许多旅行观察日记,并画了很多野生鸟类的画像。他描述的许多鸟类现在已灭绝了,因此他的观察日记和画像成为当代鸟类学家研究这些鸟种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4.
为了合理规避财务风险,必须树立风险管理理念、坚持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反向搭配的原则、运用改进后的杜邦体系分析方法检查整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业绩。  相似文献   

15.
我在本刊97年第6期“科学与艺术的共同规律”一文中曾经讲过科学与艺术有许多共通之处,其中有一个叫做“要素构成规律”,讲的是各门学科包括艺术在各个层次上都由一些“要素”构成。关于一件音乐作品或者一种音乐类别的要素有几种,众说纷纭。但是对基本的要素有旋律、节奏、拍子、和弦等这一点,大家是有共识的。用从事自然科学的视角和方法去审视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结合的方式之一。下面,我们就试着用一个物理学家的眼光来讨论一下音乐的各个要素的物理构成。 从物理上来讲,音乐是一种声波,构成音乐的声波我们叫它做“音乐声”。我们且不去讲究音乐声的严格定义,姑且把音乐中的声音都叫做“音乐声”。音乐就是音乐声在时间和空间里的传播、运动。  相似文献   

16.
食品不安全的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方面是物理的,一方面是化学的,还有一方面是生物的。物理的因素有两方面,杂质和放射性,放射性就是环境里面有一些放射性的污染物从环境里面转移到食品中来了。化学因素有很多,一个方面是农药,我们平时食用的粮食里面,农作物里面使用的有农药,我们的一些动物的一些环境里面,为了消毒,为了杀菌,还有动物本身身上的打虫子,杀苍蝇,等等也用农药,使用很多,还有兽药,有治病的,有防病的,如果得病了,肯定要给它吃药,吃了药就有兽药在动物体内存在,如果怕这个动物长不大,或者养殖这个动物经济效益不够,提前就把药喂进去…  相似文献   

17.
令人关注的复杂性科学和复杂性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方锦清 《自然杂志》2002,24(1):7-15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复杂性科学及其复杂性研究,引起国内外的极大关注,正不断地与各川学科和领域(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经济科学和人文科学)进行广泛的交叉和融合,向新世纪科学技术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本文首先提出产生复杂性的总根源和新世纪科学技术面临的巨大挑战。从物理上考察分析了复杂性的若干共同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十大特性”上:非线性、多样性、多层性、多变性、整体性、统计性、自相似性、非对称性(对称破缺)、不可逆性和自组织临界性。简要讨论了产生复杂性的物理机制及转变的某些方式。然后以一些典型的复杂系统为例,分析了混沌系统和湍流系统、洁净核能系统和激光阵列等复杂系统中复杂性的主要表现特点及其控制策略。最后,初议了复杂系统的可能分类方法和复杂性科学需要共同研究的一些主要内容和涉及的课题范围,指出复杂性科学今后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发明家──本杰明·汤普生DanielKleppner著李香莲译技术传播,教育,能源及其环境问题是当代政府议事日程上的紧迫的问题。对于一个政治家来说,谈论这些问题是他或她要抓住当代一些重大问题,但要在实际当中改善状况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然而在200年...  相似文献   

19.
一提到噪声,我们就觉得它十分讨厌,因为它让我们耳根不得清静,令我们心烦意躁。但是,科学家认为,噪声也是一种能源。最近,法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充电T恤衫,它可以在噪声环境下发电,为用户的随身小电器充电。  相似文献   

20.
《科学24小时》2010,(2):52-52
据美国太空网报道,美国宇航局研究人员通过对太阳系外的行星进行研究,已经在第二颗炙热的气体行星里发现构成生命所需的化学成分,这使天文学家确定有生命存在的行星的希望变得更大一些。虽然这颗行星不适宜居住,但是它拥有预示着生命存在的相同化学成分,如果以后能在它周围发现一颗石质行星,这颗行星上有可能存在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