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大约46亿年前,一团星际分子云由于自身的重力作用而向中心聚集,形成了我们的太阳系.在太阳系形成之初,由于自身的旋转,使得太阳周围还聚集着由气体和尘埃形成的巨大圆盘,这便是太阳星云.随着其中心物质不断被太阳吸积,以及其外部物质不断被太阳风吹走,太阳星云在太阳系形成之后数百万年内便消耗殆尽.由于木星、土  相似文献   

2.
<正>夏夜,长长的银河从南到北,几乎把天空分成两个部分。银河系里的星星在南方的低空显得格外浓密,从中可以发现很多星云和星团,其中的鹰状星云是广受天文爱好者关注的目标。它的亮度只有6.5,利用小型望远镜观测就可以发现这里是一块亮斑,看起来像是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因而得名“鹰状星云”。通过大型的望远镜观测,可以看到鹰状星云的轮廓显示出一片光芒,明亮之中还带有暗淡的尘埃物质。当通过哈勃望远镜观察这些尘埃物质的时候,效果是非凡的,可以发现这些暗淡的尘埃物质显示出清晰的外形,这就是“创世之柱”。  相似文献   

3.
谢懿 《世界科学》2009,(3):11-15
46亿年前,银河系中某个不起眼的地方正在孕育着什么?星系中弥漫的氢和氦以及固体尘埃开始凝聚并在形成分子,由于无法承载自身的质量.这一新形成的分子云便开始了坍缩,在不断加热和混合的过程中,一颗恒星诞生了——它就是我们的太阳。目前我们还不确切知道到底是什么触发了这一过程,也许这一切都源自于近邻恒星爆炸死亡时所产生的激波……然而据我们所知,太阳是唯一的。从诞生太阳的薄盘中形成了8颗行星,一开始这些行星之间没有什么显著的“差异”,最终在太阳旁的第3颗行星上出现了生命:而这些生命也开始探索他们所在的太阳系,但时至今日依然有6个太阳系的未解之谜有待解答。  相似文献   

4.
<正>太阳身边丢失了一个大行星太阳的起源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大约在46亿年前,太阳系所在的区域存在着一大片由氢元素构成的星云,也就是气体尘埃。这些尘埃云发生凝聚,形成了最早的太阳。也许是尘埃自然流动引发,也许是附近的超新星爆发引起,总之,尘埃聚集的原因也是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5.
自然信息     
从深空漂来的神秘微粒  从太阳系边沿飘浮到地球大气层的尘埃粒子每年有数千吨之多 .它们是 45亿年前太阳和诸行星还未成形时充斥在太阳星云外缘物质的遗迹 ,当彗星从太阳系外围入侵内太阳系时便把它们带进来了 .以前在这些尘埃中曾经探测到简单的有机分子 ,但当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化学家布拉德利 (JohnBradley)和华盛顿大学的一个科研小组对1 994年在地球同温层捕集到的被命名为Be navente的粒子进行研究时却有了新的发现 .有机化合物的分子一般由碳、氮和氢的原子组成 .在地球上 ,大多数碳原子的原子核中有 6个中子 ,约…  相似文献   

6.
行星形成     
在过去几年,由于深空探测特别是几个彗星任务的科学结果、以及理论模拟的突破,使我们对行星形成的过程有新的想法.其中包括微星体和行星胚胎的产生可能部分以小圆石块积生而成,而"星尘号"和"罗塞塔"彗星计划告诉我们一方面太阳星云的固态尘埃粒子曾经大规模的混合,另一方面挥发性冰晶物质含有很大量的星际物质成分.彗星67P含有丰度仅次于水分子中的氧分子亦是一个完全未预期到的结果.再加上系外行星的发现和第9行星的搜寻,太阳系来源的研究将进入一个新境界.  相似文献   

7.
马头星云     
王治国 《知识就是力量》2010,(6):F0004-F0004
猎户座内的马头星云(IC434)是天空中最易辨认的星云之一,它是巨大黑暗分子云的一部分。19世纪末,这奇怪的形状首次在照相底片上被发现。照片中炽热的红光来源于星云背后的氢气,被附近亮星参宿增一游离后而形成。黑暗的马头星云主要是由浓密的尘埃造成,马颈左侧较低位置是马头星云的投影。由于存在强大的磁场,气流迅速飞离星云。马头星云底部的亮点是年轻的恒星,正处于形成阶段。从马头星云发出的光需要经过1500光年才能到达我们地球。  相似文献   

8.
彗星被称为“时间宝库”,这是因为在彗星的内部包含着许多有关太阳系的形成与演化过程的线索。由冰、气体及尘埃构成的彗星,在大约45亿年前诞生于太阳系外围遥远的寒冷地带,因此它们是原始太阳系的残骸。2005年7月,美国发射的“深度撞击号”飞船将撞击“特普尔1号”彗星,这将是人类和人类的太空飞行器首次探测彗星表面以下的情况,因此也将首次揭开彗星内部的秘密,并且为人类避免彗星和小行星等天体撞击地球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9.
太阳系是如何形成的?迄今各类假说有30多个,其中有星云说,也有双星说。拉普拉斯于18世纪末所提出的星云说被认为太阳系起源的问题已被解决,但是后来又被证明是错误的,由于角动量问题的无法解决,英国天文学家兼科普作家金斯于20世纪初提出有关太阳系起源的  相似文献   

10.
猎户座是冬夜星空的代表星座。猎户座大星云[M42]是天上最灿烂夺目的星云之一,距我们约1600光年,肉眼依稀可见。猎户座大星云宽达30光年,可容纳2万个首尾相接的太阳系。猎户座大星云(M42,NGC1976)是一个有发射线的明亮弥漫星云,1656年由荷兰天文学家惠更斯发现,直径约16光年。猎户座大星云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天体,是太空中正在产生新恒星的一个巨大气体尘埃云,那里不但有许多年轻的恒星,而且还有许多星前天体。  相似文献   

11.
吸积盘理论是天体物理的重要前沿领域之一,是太阳系早期演化的一种较为成功的理论,它在二十年代就被运用于原始太阳星云的形成以及演化的研究.《吸积盘理论及其在天体物理中的应用》一文介绍了这一理论的研究历史.  相似文献   

12.
《大自然探索》2007,(11):7-7
最近,天文学家运用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发现了水“倾泻”在一颗新形成的恒星上的证据,这也是首次观察到水如何进入太阳系行星的过程。这些水相当于地球海洋总水量的5倍之多,它们来自孕育恒星的气体和尘埃云,’以类似冰雹的形式并以超音速坠落。这些“冰雹”落入恒星胚胎周围的尘埃盘时立即汽化,水汽融入尘埃盘,最终融入新诞生的行星。  相似文献   

13.
萧瑰 《知识就是力量》2012,(10):82-F0002
被称为“鹰状星云”的M16星云,是一个发射星云。它距离地球约6500光年.长宽约20光年,用双筒望远镜朝巨蛇座方向即可看到。图中展现出M16高大的云柱、分子气体云和由黯淡尘埃组成的圆形云球仍留在这个正在形成恒星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内,  相似文献   

14.
七十年代面目一新的太阳系起源论牛顿力学闻世几十年后的十八世纪中叶,著名哲学家康德首次提出了科学的太阳系起源论。这就是当今的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但是在1886年,星云说遭到了夫谢(法国)的反驳,随之消声匿迹。遭遇说取而代之登上了宇宙天体物理学的论坛。遭遇说虽然提出了某些变相的论点,但都认为“行星是由离开太阳附近的恒星潮汐力吸收脱离太阳表面的物质凝固后形成的”。  相似文献   

15.
陨石绝大多数是太阳星云小行星区物质演化的产物,火星、月球陨石极为罕见。从天而降的陨石,从古至今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这些天外来客神秘面纱的层层揭开.它的科学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它可为研究太阳系早期的历史提供宝贵的线索。  相似文献   

16.
火星与地球相隔0.56亿 ̄1.008亿千米之间,是地球的近邻。人类很早就注意到这颗时亮时暗、在夜空中荧荧如火的天体,称它为“荧惑”。古罗马人则用战神“马尔斯”来命名火星。在太阳系,在整个宇宙中,再也找不出哪一颗行星,能像火星那样令我们心驰神往、魂牵梦萦了!  相似文献   

17.
《大自然探索》2010,(5):6-6
科学家最近发现,取自地球内部深处的氪元素和氙元素的原始样本,跟古陨石的化学构成完全一致。此前公认的观点是,地球大气是由地球火山不断喷发而逐渐累积形成的。但从最新证据来看,地球大气实际上很可能是源于一连串的彗星。换句话说,今天我们呼吸的大部分气体都起源于太阳星云——后来形成太阳及太阳系行星的尘埃和气体云团。  相似文献   

18.
王家骥 《自然杂志》2006,28(1):18-21
太阳带着太阳系天体在银河系的星际空间中穿行,一团团的星际介质不断地吹过我们整个太阳系,它们与太阳风相互作用,对包括地球在内的太阳系天体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而太阳风起着“保护”太阳系内层行星免受我们在银河系中所处环境某些变化影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许槑 《自然杂志》2006,28(5):300-300
三位科学家的计算机模拟显示:类地行星能够侄巨行星向母恒星旋进时的尾流内很快地形成,他们估计在已经发现的拥有巨行星的近200颗恒星中,1/3以上可能存在含水的地球大小的行星。在已发现的太阳系以外的行星系统中,约有40%在远离母星处存在着向中心急进的“热木星”,与我们太阳系的木星不同之处在于约在10万年左右便可迁移到距离母星不及水星-太阳的距离处。现在,大多数天学家认为:当一巨行星在快速行经那些能够形成行星的尘埃、气体盘时,  相似文献   

20.
天文学家最有力的工具或许并不是天文望远镜或计算机,而是人类的想象力。有了它,我们会无意识地渴望着把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领域的那些“补丁式”的研究拼接起来,缝合成一床有条有理的“知识棉被”。利用它,我们还将知道我们短暂的人生是怎样与行星、恒星、星云以及星系联系在一起的。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和其他观测小组已经发现了12颗左右的行星在围绕着其他恒星作轨道运动。最近,我们小组又独自发现了5颗这样的行星。这些发现,使得人与宇宙的关系之中最关键的部分突现了出来。从已经发现了的33颗太阳系外行星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