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英国政府在今年8月中旬闯入了伦理道德“雷区”,批准了一份要求扩大人类胚胎研究的报告。该报告不仅建议深化人类胚胎研究以开发利用其干革命干细胞(可作为种子最终培育出医用人体组织的原始细胞),而且也为克隆人类胚胎的研究(此活动已引起激烈争论)开了绿灯。实施这些建议的有关法规将于今年秋天提交议会进行表决。 英国政府的这些新法规若能获通过,可能会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即将出台的准则容许范围要大一些。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干细胞研究专家约翰·吉尔哈特(John Gearhart)说,加拿大、德国和日本最近…  相似文献   

2.
物理学家──约翰·巴丁李文清译巴丁是第一位在同一领域(凝聚态物理学)中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传奇式人物。当他第二次被授予诺日尔物理学奖时,L·卡达诺夫(Kadanoff)打电话祝贺他:“继续努力,再得一次,你就成为冠军了广1956年,巴丁与W·布拉顿(B...  相似文献   

3.
无性繁殖人类胚胎科学家们已经首次“无性繁殖”出人类胚胎,这种复制研究新领域的闯入引起了伦理学和科学上的争论。10月13日,在美国生殖协会召开的年会上,乔治·华盛顿大学的罗伯特·斯蒂尔曼(RobertJ·Stillman)和杰丽·霍尔(JerryL·H...  相似文献   

4.
引起化学革命的贵族PaulBoard著许国平译“那个人头在一瞬间就被砍下了,即使再过一百年也许不会再有一个这样的人头。”18世纪法国数学家约瑟夫·路易·拉格朗日(Jos。PhLoutsLagrange)哀叹道。他所说的人头指的是法国贵族,同时也是一位...  相似文献   

5.
印度现代物理学界的早期三杰王大明本文所要介绍的三位人物分属印度物理学界的第一和第二代人,其中加迪什·钱德拉·玻色(JagdishChandraBose,1858~1937)是第一代;钱德拉塞卡·文卡塔·拉曼(ChandrasekharVenkataR...  相似文献   

6.
郭永发 《世界科学》1995,(1):10-11,20
不需证明的“理论数学”是否允许存在?郭永发(青海大学)一问题的引出在1990年日本举行的第21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4个菲尔兹奖中的3个分别授予了美国的E·Witten,新西兰的V·F·R·Jones和苏联的V·L·Drinfeld。MareHindr...  相似文献   

7.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大脑研究人员指出,男女思维方式的不同关键在于大脑。 由精神病学家戈德弗伊·珀尔逊(Godfroy Poarl-son)博士带领的研究小组发现,在男性大脑中,估算时间、判断速度、识别三维物质图像以及解决数学问题的组织比女性的容积大。 研究人员应用精确的电脑软件程序和核磁共振对15对年龄和种族相配的男性和女性的脑下方顶叶(IPL)进行了测试(脑下方顶叶是双耳上部大脑两侧的区域)。 由该大学精神病学家帕特里克·巴雷(PatrickBaria)博士设计的电脑程序,使科学家把每个实验…  相似文献   

8.
约翰·赫歇耳(1792~1871)ColinARonan著黄廓,何军译约翰·赫歇耳是一位博学多才的科学家。虽然不能跟他那位杰出的父亲——天文学家威廉·赫歇耳——相比,可他不仅对其他分支科学作了有益的贡献,还进行过重要的天文观测,而且对新兴的摄形术的贡...  相似文献   

9.
2002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02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和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 约翰·芬恩和田中耕一是因为“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和“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而获奖的。库尔特·维特里希是因为“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而获奖的。  相似文献   

10.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经久耐用、便捷轻巧的新型电池:一种完全采用塑料制成的新型电池,而在几年前人们还普遍认为这种新奇的供电装置若想突破技术障碍实为不易。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西奥多·O·波勒尔(TheodoreO.Poehler)和彼得·C·西尔森(PeterC.Searson)合作研制出可多次充电的薄膜夹层电池,这些可产生高达3瓦电能的夹层电池已符合实用标准。他们将一种称为氟苯酚嘤吩的塑料和掺杂物有机地港合用作电极;再以一种含有棚化物的聚合胶粘连电极。虽然新型薄膜夹层电池不及拥电池效能高,坦以克论计,却比…  相似文献   

11.
乔纳斯·索尔克(1914~1995)世界著名的免疫学家、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研制者乔纳斯·索尔克(JonasSalk)于今年6月23日病逝,7月20日的Nature杂志特刊出索尔克的同事、著名病毒学家雷纳多·杜尔贝科(RenamDulbecco,1975...  相似文献   

12.
最近,通过在实验室的熔炉中把陨石矿渣融化成一滴滴的“火雨滴”,科学家们模拟了太阳系在早期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勃斯曼特·科恩(Bosmat Cohn)是拉特格斯大学的地质学研究生,也是发表于8月10日《自然》杂志中这篇新的研究论文的作者。她说:“我们正在或多或少的模拟着早期太阳系星云的状态,太阳系就是在45.6亿年前产生于这些巨大的气体尘埃云的。当你一边拿着这些尘埃,一边想我们都是从它而来,这的确非常滑稽。” 这项研究工作能使人们更好的了解尘埃如何在星云中融化,并产生出滴滴“火雨”或一粒粒陨…  相似文献   

13.
6岁的梅同一只眼睛瞎了。当时,她另一只眼的角膜也有毛病。不进行治疗,梅冈另一只眼可能会失明。眼科医生约翰·古兹奇(Johnl.Gottsch)决定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他和他的同事们为她安排了手术,给这位小女孩更换了角膜——产生视力的重要器官。角膜移植是成功的。然而一年后,古兹奇发现,梅冈的新角膜已经开始“逐渐被蚕食”。“因为她太小,而且只有一只眼睛了.当时情况很危急”.古兹奇回忆道,他是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一名眼科医生。古兹奇为梅冈安排了第二次移植手术。同样的事情又发生了:手术是成功的,但是这…  相似文献   

14.
纪念阿·诺贝尔逝世100周年联合学术研讨会概要周守仁(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成都610072)1996年12月10日是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企业家阿尔弗雷德·伯恩纳德·诺贝尔(AlfredBernhardNobel,1883~1896)逝世100周年...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计算机之王ArthurFisher著许国平译“我国(俄罗斯)的计算机制造业已经停止了,实际上,完全可以这样说:它已经不存在了。”说这番话的是鲍利斯·巴贝安(BorisBabaian),他60岁左右面容和蔼,身材魁梧,两眉粗黑,脸部很明显地带着斯...  相似文献   

16.
徐烨  郑兴武  蒋栋荣  张福俊  俞志尧 《科学通报》2000,45(14):1491-1495
通过对 22 GHz H_2O脉泽源 GGD25连续近一个月的跟踪观测,探测到一个速度为-84.4 km·s~(-1)子谱的流量密度的一次强爆发,在 4 d内流量密度从 1090 J上升至 2 200 J.同时整个脉泽源的诺线宽度也在相应增加,从 4.4 km· s~(-1)增宽至 6.1km·s~(-1).这些现象可能是由于脉泽云之间的相互碰撞而导致了脉泽抽运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R.G.霍夫曼(Reid G.Hoffman)是斯坦福大学的一名学生,一九九○年五月再次会见约翰·麦卡锡(JohnMoCarthy)先生,就人工智能领域的广泛问题进行了交谈.约翰·麦卡锡是计算理论杰出的先行者,也是人工智能研究的发起者(“人工智能”这一术语就是约翰·麦卡锡发明的).他的许多见解耐人寻味,富有启发,特译出以飨读者及人工智能领域同好.——译者注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与宗教之间向来紧张的关系最近似乎变得更加对立了。以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和史蒂芬·平科尔(Steven Pinker)为代表的科学家认为:宗教只是迷信的一种残留形式,应该被人们所摒弃;而宗教信徒们则认为:科学是虚无的,不足以使人们理解存在的奇迹。弗朗西斯·柯林斯(Francis Collins)则站在这两派中间,他试图以自己为例证明科学和宗教是可以调和的。作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带头人,柯林斯是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他领导的是一个耗资几十亿美元、旨在理解人类本质并且攻克遗传疾病的重大科研项目。然而在他的畅销书《上帝的语言》(The Language of God)中,柯林斯则着重描写了自己如何在1978年接受了基督教,并从此以后成为虔诚教徒的故事。“圣经中的上帝也就是基因组的上帝,”他写道。“他能在教堂里同时也能在实验室接受人们的膜拜。”以下是柯林斯与科学作家约翰·霍根(John Horgan,其代表作为《科学的终结》)关于信仰的一番对话。[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杨振宇获本杰明·富兰克林奖亚太地区物理协会主席杨振宁教授被美国哲学学会授予本杰明·富兰克林奖。J.A.M.亚当斯(JudgeArlinM.Adams)在独立宫本杰明大厅给他颁发了奖章。富兰克林奖是美国哲学学会的最高奖赏,它包括由美国国会认可的金制奖章...  相似文献   

20.
1月中旬的某一天,天下着绵绵细雨。一群游客在位于华盛顿的史密松航空航天博物馆参观时,被展厅中的那个年代久远的太空密封舱吸引住了。当9岁的约翰·卡尔曼凝视着“阿波罗”11号指令舱和“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舱门(把第一个人送上了月球和第一架执行空间计划的航天飞机)时,惊叫着说:“真是太棒了。”他的阿姨告诉他:“可以肯定,这和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指令舱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