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国时诸子对文献的认识及分流别派,是文献分类思想的萌芽。古代文献分类正式出现在西汉,以刘歆所撰《七略》为标志,创立六部分类法。魏郑默制《中经》,开创四分法,《隋书·经籍志》正式确定四部分类法及经、史、子、集的部类名称。南宋郑樵首用十二分法并首创三级分类体例。清代《四库全书总目》采用四分法,表明四分法是中国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孝道思想是中国古代儒家伦理道德规范中的核心内容,也是长期以来人们立身处世的重要依据。随着中国儒家文化在越南的传播,孝道思想也传播到越南。越南封建统治阶级以此作为维护统治的理论依据。孝道思想对越南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继往开来 ,给予孝道新的诠释 ,从物质层面、观念层面、情感层面、社会层面四个层次上 ,对“孝”进行了详细地阐发 ,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孔子的孝道思想具有鲜明的特色 :体现的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 ,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  相似文献   

4.
新书讯     
《中国教育史》胡云汉编著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根据甘肃省高校教材建设规划,经甘肃省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评审,批准列入高校教材出版计划,1990年2月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甘肃省新华书店发行。《中国教育史》包括“中国古代教育史”、“中国近代教育史”、“中国现代教育史”和“结束语—对中国教育史的整体反思及其基本结论”等四部分,全书28万字。除师  相似文献   

5.
略论中国传统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古文献,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史部约占四分之一,足见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何等重要地位。与世界各国相比,中国史学堪称发达。论其古远,早在殷商的甲骨文中就已见编年记事的端倪,春秋战国之世已有《尚书》、《春秋》、《左传》、《国语》、《国  相似文献   

6.
白站国 《孝感学院学报》2011,31(2):10-13,85
湛若水是明代重要的思想家。其孝道思想的独特之处在于:一是以心学为根基,天道和人性相结合的孝道思想的形而上学构建;二是缜密而别具人情味的忠;三是孝道规范原则中体现出"以心制事"的原则;四是孝道实践当中的个体主动性的高扬。  相似文献   

7.
学人介绍     
宋会群 ,1954年生 ,河南开封人。 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曾任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 ,中国文化史、中国古代史硕士点研究生导师。现任韶关学院旅游系教授。为中国先秦史学会、中国天文学会、中国周易学会、中国古都学会会员 ,河南文物考古学会理事 ,河南科技史学会理事、天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河南省钱币学会理事 ,开封市历史学会副会长。简况被录入《中国科学家和发明家大辞典》第 5集和英国剑桥国际文化研究中心编的《世界名人录》第 2 5集。对中国文化史、中国科技史、古籍整理、文物考古等…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化中的孝道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孝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最重要的内容,它的来源和古代社会的"图腾崇拜"有关.人类进入了父权制社会后,出现了私有财产的分配和继承,进而产生了"孝"的现念.在封建社会,统治者"以孝治天下",孝道维护宗法社会和小农经济的稳定,同时也变为统治者实行封建专制的工具.目前,孝道仍然有着牢固的存在基础和价值,对现代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代价敏感属性约简问题作为经典属性约简问题的自然扩展,将代价引入数据,使得属性约简问题更加具有现实意义。文章基于分治思想,先按列将数据集拆分为若干个互不相交的子数据集,然后对各子数据集进行约简,并把约简后的子数据集多路合并。依次继续执行约简和合并操作,最终得到最小测试代价约简。每个子数据集的大小及子数据集的总个数自适应于各个数据集的规模而非固定不变。为验证算法的有效性,选择四个UCI标准数据集进行实验,并与其他算法进行结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可接受的结果,更适应实际问题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知识分子在封建社会居于士的层面,他们由于饱读经、史、子、集,而眼界开阔,思想较之一般人活跃,所以他们当中不乏敢于针砭时弊的儒家叛逆和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这一点,在中国封建社会即将走向灭亡的清末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了解历史,学习前人高尚的爱国情操,对于我们今天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增强民族自信心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保证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