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人类理解科学,历经科学与文化相提并论,科学是一种文化以及科学文化就是一门科学三个阶段.这充分体现着时代的理念变迁.科学文化是科学社会功能的理性结晶.它把科学上升为文化,提升了文化的科学含量,也增强了科学的文化气息,从而缔造出全新的文化范式.它在与人文文化相比较中彰显了自身的特征,并为道德建设、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奠定了思想基础形式,静悄悄地兴起一场文化革命.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文化是感性的文化,古诗词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汉语就是一种放射艺术光芒的璀璨文化.它以简驭繁,是一种真正从人的生命表达与交流的需要出发的以人为本的语言.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载体,它反映了历代不同的社会背景、社会经济的兴衰,蕴含了多样化的哲学思想,折射出了中国人独有的品格与观念.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境界.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4.
工艺美术无论是作为艺术还是作为商品,它都是文化的产物,具有一种独特的文化品质。作为文化创造者——人类所创造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不仅确证人的存在,而且作用于人自身,它培育和滋养了人。  相似文献   

5.
探索现代篮球运动的社会文化意义,是要在更高层次上理解它、认识它,挖掘它对社会、对人的文化价值,使人们在运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文化启示和熏陶.  相似文献   

6.
当我们运用三维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文化内在的三维结构之后,就会发现文化外在的三维功能,即文化所释放的化人、化印和化国的功能.从以文化人来观察,它具有“教育人民、服务社会、引领风尚”的人文追求,包括以文致信的信仰功能、以文致思的思考功能、以文致行的行为功能.从以文化印来观察,它具有“人过留痕,文过留印,化则升华”的人文特征,包括改造自然功能的印记、制作器物功能的印痕和创造精神文明的印证等.从以文化国来观察,它具有“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文魅力,包括文化立国硬实力、文化兴国软实力、文化强国巧实力等.  相似文献   

7.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是一种具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属性的先进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信仰一脉相承,同时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理想信仰的践行过程.它蕴藏着巨大的教化价值,发挥其情感感召力、文化熏陶能力以及教育功能,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并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8.
创新文化:科技创新的导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文化则是这个灵魂生长的土壤.文化影响着科技的生成、发展与传播,影响着创新的进程和结果.先进生产力的出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总要寻找它的落脚点,而且往往在最适宜的文化环境里实现突破.一个社会的文化氛围不仅影响科技知识和成果的出现,更会影响到科学知识的传播以及科技成果向现实的转化.  相似文献   

9.
一、文化及其与听力的关系 文化是一种规范,一个概念,它制约或指导着一群人,拥有共同文化的这个社团成员所持用的语言也应该受到文化的制约和规范.也就是说,人们以一个社团成员的身份进行活动时,文化也在和社会相吻合的行为和语言里有所体现,而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影立语言表现出来的,所以说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0.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并非自然动物.而是一种人们理想性的人文动物.它不是一般性的审美装饰,而是一种具有特殊精神内涵的产物.沿着历史的轨迹对龙纹的产生、演变、发展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并指出在现代设计中我们应该突破传统装饰的表层,深入到文化、历史的深层.只有把民族文化准确地融人现代设计,才能使作品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我们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公民政治文化变迁的过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民的自由、平等、民主法治意识在增强,公民的主体意识在不断发展,同时世俗功利主义也在形成,这是中国政治文化的世俗化进程的开始。这种世俗化的存在会对我国政治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一方面可以推动政治发展的现代化,另一方面也存在一种缺陷,孕育着一种政治困境。所以,我们要合理、理性地引导政治文化世俗化。  相似文献   

12.
邓霞 《韶关学院学报》2011,32(10):59-62
通过汉代体育文化的客观表现,从文化的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对汉画像中所体现的体育文化形态进行解析,一方面体现了汉画像的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另一方面对于体育文化的理解和拓展,及对于今天继承和发展传统体育文化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印刷语言具有"双刃剑"效应。一方面,它推动了一个民族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过程中印刷语言却又起了消极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加速了少数民族文化的遗失。  相似文献   

14.
试论网络对我国政治文化发展的双重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叙述着重解析了全球化网络对于我国政治文化发展的双重影响。一方面,冲击、威胁我国政治文化;另一方面,又为我国政治文化开拓新的空间,对创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家族企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深厚的家族企业文化底蕴。在家族企业中,文化既表现出对企业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同时由于未能适应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也暴露出其局限性。因此,家族企业应及时调整企业文化的发展思路,构建新型的家族企业文化以促进家族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民族认同是指在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成员在相互交往活动基础上,对我族与他族的确认与接纳。从文化视角而言,民族认同是全球化与多元文化交织的时代脉搏与主题。在多民族国家中,不但要求不同民族要遵从主流的文化价值,同时它也要求彰显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文章在透视多元文化与民族认同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藏族青少年在文化多样性及差异性背景下的民族认同路径,为实现藏族青少年民族认同包容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诗人笔下,唐代岭南商业虽带有明显的异域色彩,在本地乃至全国有着不可取代的经济地位,但这种商业已纳入全国商业整体规范之中。一方面,多元文化决定了唐代岭南商业生态群落的多样化,作为海洋文明主要形式的海外贸易空前发达,而区域内的商业文化则仍保存着严重的落后因素;另一方面,受到中原文化的强势挤压,岭南传统的商业文化的主流地位逐渐丧失,商业文化蜕变为岭南新文化中耀眼却脆弱的亚文化。  相似文献   

18.
靖江讲经宝卷作为一种具有浓郁地方气息的活态的说唱曲艺形式,是一种多维立体的、多样化的文化存在,它个性化兼具包容性的审美形态、文本内涵的多视角阐释的价值以及趣味盎然的艺术表现形式构成了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和艺术魅力;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在当代城市审美文化进程的威胁下靖江宝卷亟待传承和保护,另一方面,又因自身具备特殊的存在价值而变得坚不可摧,具有相当大的文化传承空间。  相似文献   

19.
政治文化与政治现代化关系密切。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独有的特征,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时空中,对其早期现代化产生了复杂的影响。一方面,它制约着后者的价值选择和发展进程;另一方面,它又为后者提供了逻辑起点和理论依据。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政治现代化的影响具有必然性、辩证性和持续性,这种影响将是与时俱进的。  相似文献   

20.
政治现代化首先是政治文化的现代化。西方封建政治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独有的特征,对其早期的现代化产生了复杂的影响。一方面,它制约着民族国家意识的发育,阻碍着宪政思想的发展;另一方面,它又为政治现代化提供了文化条件和理论支持。西方封建政治文化在其对政治现代化的影响过程中创生了丰富多彩的现代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