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杨金松 《广东科技》2012,21(11):242-243,241
生态环境优化建设,旨在改善城镇生态环境质量,消除城镇生态环境问题及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和生态环境安全,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及可持续发展。以华安县为例根据“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城乡生态环境并抓”的原则和实施“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生态保护总体战略浅析了生态县建设规划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随着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城镇等概念的提出,生态园林已成为我国园林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建设城镇生态园林推进城镇绿化,能够改善城镇生态环境,完善城镇绿地系统建设,实现经济增长集约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城市滨水驳岸是水体与陆地交接的特殊地带,具有较高的生态环境价值、经济价值与美学价值。分析了城镇滨水驳岸的类型,采用生态修复的相关技术,提出了相应的城镇水域驳岸生态修复模式,为城镇水域驳岸生态景观建设提供了理论及实践参考,以全面有效地提高水域驳岸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滨水驳岸与景观生态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会泽境内森林茂密,水量丰富,人口稀少,生态环境良好。但自明清以来,矿业大开发、人口激增、大面积土地开垦及毁林破坏了这里的生态环境。今天会泽要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必然要走生态重建之路。不断加强环境教育,增强生态意识,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建设新型生态城镇,推进农村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5.
生态敏感性分析是区域生态规划的重要基础.在马鞍山市总体规划"1255"和"6653"城镇体系建设背景下,基于江心洲生态环境、社会经济、资源利用等基础要素分析,采用3S技术对马鞍山市江心洲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选择有代表性的生态影响因子,结合相应的评价标准,最终将敏感性分为5级,即极敏感、高敏感、敏感、低敏感和不敏感.运用ArcGIS分析各影响因子,并加权计算特定生态环境问题的敏感性综合指数,生成综合生态敏感性图.研究表明非常敏感区占地面积3.928 5km2,主要集中在宫锦圩与何家洲、江心圩与彭太圩之间的两处湿地系统,高敏感区占地17.820 9km2,主要分布于北部的何家洲、紫洲、宫锦圩生态片区,东北部的水源保护区,南部的彭太圩、幸福洲和江心圩生态片区,以及中部的江心圩干渠沿线.在此基础上制定江心洲生态功能区划,并对开发建设进行生态可行性分析,最终提出相应的生态规划控引,为江心洲总体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和限制性要素.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具有内在一致性.立足生态文明视角,结合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构建了涵盖经济水平、城镇水平、民生水平和生态水平等指标的新型城镇化评价体系,并采用复合指标法对河南省各地市2014年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程度进行评估,进而从规划城镇发展格局、发展生态生产力、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河池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对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池市的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石漠化面积不断扩大、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三农活动对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历史遗留的生态环境问题多.河池市在生态环境建设中要强化生态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彻底治理历史遗留环境问题,注重生态文化宣传和培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努力营造"生态文明,全民...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小城镇建设最佳突破口,建设生态环境特色城镇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查新,在阐述和界定生态移民概念内涵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生态移民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状况,即生态移民环境容量分析、生态移民生态环境影响监测分析、生态移民生态环境影响驱动机制、生态移民生态环境效应分析、生态移民生态风险5个主要方向的研究重点和不足.今后,要紧密结合国家新10a扶贫开发的总体部署,以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为目标,以区域生态移民生态管理为研究主题,注重生态移民安置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生态风险源与受体分析、生态风险预警机制研究等,不断拓宽研究领域,完善生态移民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创新.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并进行分段生态评价,发现长河流域各段的生态环境问题.针对长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恶化,提出根据生态学原理,采取生态措施与建设生态工程进行生态治理,以有效改善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促进辽河水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有效解决县(市)域人地矛盾日益冲突、空间形态日趋破碎、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空间管理效能低下等难题,力争实现成为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划的必要层次和有效补充,为城乡统筹、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生态产业空间布局、生态环境保护、宜居生活空间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提供宏观决策参考的宏伟目标,创新性地提出了复合生态空间、县(市)域复合生态空间发展概念.在此基础上,重点探究县(市)域复合生态空间的基本空间单元、空间格局和功能结构,县(市)域复合生态空间发展的组织机制和途径,以及县(市)域复合生态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理念、目标、原则与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区县党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充分发挥文献信息协作网的作用,加强区县党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通过唐山市唐海县生态环境规划与建设的特点分析,总结出北方沿海地区生态环境规划与建设的一般性特点,供沿海地区新农村建设中进行生态规划与建设时借鉴.  相似文献   

14.
基于国家与广东省创建生态示范区活动的倡导,揭西县借助其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规划建设的契机开展了生态村镇建设工作.从揭西县生态村镇建设背景及其村镇建设现状出发,剖析其进行生态村镇建设的障碍因子与优势因子,进而对其生态村镇建设的阶段与目标进行了阐述,论证了揭西县开展生态村镇建设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系统地评价芜湖县域自然条件、资源优势、交通建设等城镇发展的区域条件,阐明了生态环境因素与城镇发展的紧密关系。根据县域经济发展对城镇建设的要求,分析城镇体系的现状特点与存在问题,提出芜湖县域城镇体系结构与规划布局。  相似文献   

16.
四川洪雅县生态农业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四川洪雅县农业自然资源生态条件的基础上,对该县生态农业建设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17.
研究结合我国生态县(市、省)指标体系的调整,对县级生态市创建过程中水环境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以3S技术为手段,将景观生态学原理延伸到农业生态景观,针对农业生态景观的特点,研究贵州喀斯特山区农业生态景观格局——以贵州省普安县为例,为贵州省农业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及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9.
选择河北省坝上高原沽源县对农民生态工程认知和成效评价进行实证调查和分析.在5个自然村进行人户问卷调查和村民集体座谈,将调查结果加以分析、综合,得出以下结论:退耕还林还草、围封禁牧和季节性休牧、荒地造林种草是当地主要的生态工程类型.根据实证调查认为,生态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限制牲畜数量,围封禁牧与休牧是农民优先选择的生态措施;农民希望政府再延长退耕补助期限.笔者提出了若干关于当地生态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针对城乡一体化视角下县域全域范围内土地多用途的复杂性,构建了基于GIS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模型,并以嘉禾县城乡一体化规划为例,从城乡空间一体化和生态安全格局出发,评价出嘉禾县县域最适宜的城镇建设发展用地、生态林业用地、生态农业用地、农林复合用地和农城复合用地,评价结果为嘉禾县城乡一体化用地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