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立体农业的生态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立体农业的概念、研究内容、研究范畴及其在河南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发展前景。论述了立体农业的生态学基础,并重要论述了立体农业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各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林果)、消费者(饲养动物)、分解者和农业生态环境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的原理。指出通过人类合理地调控生态系统结构来完善立体农业生态系统的机制,使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得以高效、和协的顺利进行,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利用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作为一种全新的替代机制,农业循环经济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模式、"四位一体"集成化循环模式、立体农业高效型循环模式、结构优化产业链循环模式是目前比较典型的四种农业循环经济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3.
循环农业的生态学阐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快发展循环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循环农业是采用循环生产模式的农业生产体系,实现了农业产业链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循环农业的生态学意义及启示,且看文中详实阐述。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用迈亚密模型及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农业生态区法估算土地生产潜力的问题,提出了从物质能量转化角度估算土地生产潜力的方法;还讨论了用逻辑斯蒂方程预测土地生产能力的方法,提出了利用产量系数预测土地生产能力的斯方法。  相似文献   

5.
发展生物质产业潜力无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球上能量的终极来源,除形成之初聚集的核能与地热外,与我们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地球形成后持续来自太阳的辐射.绿色植物出现前,辐射能尽散于大气,唯绿色植物可利用日光能将它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碳水化合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贮存下来.绿色植物是光能转换器和能源之源,碳水化合物是光能储藏库,生物质是光能循环转化的载体,连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也是地质时代的绿色植物在地质作用影响下转化而成的.  相似文献   

6.
生态牧场是现代化农业的一种生产模式,是开辟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新途径.从1977年开始,我们就如何变传统的畜牧生产为生态牧场,变简单的旧农业的半循环为现代立体农业的完整闭路循环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我们采取利用畜禽粪便制取沼气的办法,促进有机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再循环,这样不仅解决了牧场的能源自给,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所谓生态农业,简单地说就是按照生态规律来发展农业.总结三十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我们提出了搞经济建设一要遵循经济规律,二要遵循自然规律.而生态规律就是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一条自然规律.从各地的情况来看,生态农业的模式尽管有各种各样,但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充分利用太阳能,提高生物能的利用率,通过对农业生产废弃物的多次转化和循环利用,起  相似文献   

8.
<正>循环农业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3S原则,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实现经济发展过程中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的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农业发展模式,这是一种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模式。发展循环农业是对传统农业发展观念、发展  相似文献   

9.
0 前言太阳光能是一切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作物生物产量的90—95%以上来自光合作用,光合产物的多少,是作物高产最根本的生理基础.因此,设法提高作物的光能利用率,是进一步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的根本途径.而且,随着水、肥、土壤条件的改善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在农业生产中,如何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问题,越来越显出其重要性.关于油菜的干物质生产,日本稻永忍有所研究,但他没有与高产途径结合起来.我国这方面的研究则很少.我们自1979年以来研究了油菜秋发高产栽培,其基本点就是充分利用秋季的温、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以最小的代价和最高的效益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化,做到物尽其用。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物质往复循环流动过程。所有的资源和能量在这个动态的经济循环链中都会得到合理、科学、持久及最大限度的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1.
情境是个体进行道德选择的基础和依托;只有在具体情境中,道德选择才能够实现。情境是现实个体遭遇道德选择时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精神环境的总称,从结构上来看它分为三个基本维度:时间维度,物质维度和符号维度。  相似文献   

12.
河网系统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的复杂系统。现阶段认为河流的演变机理包括外在宏观形状表现以及内在微观动力学机制,而河流的演变也是二者之间的平衡转化。目前,使用分形理论对河流的特征及河床的演变发展研究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鉴于分形理论运用的局限性,特别是算法有宏观形状而无微观机制的弊病,应用线宽和线面积这两个可以直接与河流动力学衔接的概念,推导了可以直接用绘制图形(河流)的线宽计算维数的线维数和线面积计算维数的面维数,实现了维数计算由点到线、面的突破,为河网分形发育程度与河流动力学及最小能耗等理论衔接提供了可能,即为构建河网外在形状和内在动力学的新理论,以及最终实现河流的宏观外在特征和微观内在特征的衔接提供了两种理论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从除草剂、杀菌剂和杀虫剂三方面对生物农药研究现状及应用进行了介绍.阐述了开发应用比较成功的苏云金杆菌Bt、阿维菌素、井冈霉素等生物农药的开发及应用情况.就如何加快生物农药的开发应用,促进绿色农业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依据农业生产潜力论,生产要素组合论.农业大系统筹理论,运用水平开发,垂直开发,新产品开发,科技开发的战略构想,提出武隆县农业区域综合开发的计量模型,据此进行规划研究,从而得到一个结构合理,整体功能较强的县域农业综合开发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为了促进本地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共同发展,云浮市加大了对本地生态旅游农业的开发力度,但是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客源市场等多种原因,使其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面临诸多困境。为了摆脱这种局面,必须从交通建设、资源开发定位、宣传营销等方面入手,综合协调,科学筹划,才能为当地生态旅游农业的开发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6.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1978—2010年的财政支农资金的效率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评价,并对其中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均小于1的年份的投入产出投影值进行测度。通过研究发现,在这33a间我国财政支农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别有8a、22a和8a是完全有效的,有11a的投入产出项目存在冗余,支出结构不尽合理,资金使用效果欠佳,应着重提高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和农业科技三项费用这两个方面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炭质泥页岩损伤细观机制和破坏前兆特征,通过剪切破坏声发射试验,结合分形理论,采用G-P(Grassberger-Procaccia)算法对振铃计数、能量、振幅进行相空间重构和关联维数计算,分析关联维数在炭质泥页岩破坏全过程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声发射活动在岩石不同变形阶段活跃程度不同,且在破坏前存在平静期;振铃计数、能量、振幅都具有分形特征,三者的关联维数在破坏全过程呈现出“升维—动态波动—降维”的演化规律;关联维数的降维现象出现在岩样破坏前,可作为炭质泥页岩失稳破坏的前兆特征;综合对比发现,与振幅和振铃计数相比,能量关联维数的降维现象更显著,持续时间更长,更适合作为炭质泥页岩失稳破坏的前兆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东北地区与白俄罗斯泥炭特性及开发利用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中国东北地区与白俄罗斯同属于欧亚大陆北温带泥炭聚积区,具有多种类型的泥炭。根据泥炭特性研究和评价,确定了泥炭在能源、农业、化工、医药、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利用指标,为合理开发与利用泥炭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南京市旅游农业资源特点及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立足于南京市旅游农业资源的特点,分析了旅游农业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从旅游农业的产品设计、区域布局等方面探讨了南京市旅游农业资源开发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20.
江苏沿海滩涂地貌及资源开发利用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群  殷勇 《河南科学》2010,28(11):1482-1490
阐述了江苏沿海滩涂地貌特点以及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和途径.根据连云港、盐城、南通各分区资源优势及存在问题,提出连云港应以港口开发和盐业—海洋化工为主,滨海旅游为特色,滩涂养殖为辅;盐城应以滩涂农业为主,自然保护区为特色,逐步开发港口和临港工业;南通应以港口资源开发和滩涂养殖以及水产品加工为主,大力开发海洋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