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对江苏省15届运动会高校男子篮球比赛前6名球队的7项技术指标的现场调查和统计及分析,结果显示:本次篮球比赛中7项指标对比赛胜负影响最大的是3分球投篮命中率;其次是抢断球次数、罚球命中率、前场篮板球次数、快攻成功率、后场篮板球次数,影响最小的是2分球投篮命中率。  相似文献   

2.
为我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球队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提供理论参考,采用"临场技术统计、灰色关联分析"为主的研究方法,以2013年CBA总决赛冠军广东队为研究对象,比较广东队各轮对手的技战术特征,对篮球主要技术指标进行解析。研究指出广东队夺冠的因素依次为:第三节平均得分、第二节平均得分、第一节平均得分、进攻篮板球、罚球投篮次数、罚球命中率、两分球命中率、两分投篮次数、犯规、盖帽、篮板球、防守篮板、第四节平均得分、抢断、两分投篮命中数、助攻、三分球命中率、失误、三分投篮次数、罚球投篮命中数、三分投篮命中数;提高二分球出手次数、罚球、二分球的命中率、二分投篮命中数、加强后场篮板球持续拼抢能力是广东队未来重点提高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刘洋  冯栋梁 《科技信息》2007,(31):319-320
通过对2006年世界男女篮锦标赛中常规技术统计指标与比赛名次的相关分析后显示:与男篮前八名名次具显著性相关的指标为对手罚球命中次数,犯规次数和失误次数;与女篮前八强名次具显著性相关的指标有篮板球总数、助攻次数、2分球命中率、对手篮板球总数和得分,对手的防守篮板球和2分球投篮次数,其它指标相关不具显著性。此外,得分和2分球命中率对本届世锦赛男女篮的最终名次都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史伟 《科技信息》2012,(30):339-340
运用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对中国男篮在伦敦奥运会上与世界强队的比赛录像进行研究,探讨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的差距。数据显示中国队在两分球投篮命中率、总投篮次数、篮板球、失误、抢断、快攻以及助攻等指标上与对手均存在差距。其中两分球投篮命中率、篮板球及总投篮次数、快攻、助攻次数与世界强队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5.
通过比较第16届男篮世锦赛中国队与立陶宛队比赛的2分投篮、投篮命中率、3分投篮、进攻篮板球、防守篮板球等技术数据,分析了中国队与世界强队之间差距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进攻与防守是篮球比赛的基本形式,要想取得比赛的胜利,就得增加进攻的次数和投篮命中率。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的方法对篮球比赛中进攻次数与进攻成功率的关系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进攻次数与进攻成功率实质上是进攻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影响进攻次数与进攻成功率的主要因素包括进攻配合质量、投篮命中率和篮板球。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对近两届男篮世锦赛前8名球队的常规技术数据统计分析,认识世界男子篮球运动在技战术上发展变化,通过第16届世界男篮世锦赛1-4名与5-8名之间整体技术数据比较分析,认识当今世界篮坛最高水平层次的4支球队整体技战术运用特点,分析中国队与世界强队之间的差距。3分球投篮能力、篮板球控制能力、对球的控制能力和在默契战术配合下创造投篮机会的能力是当今世界男子篮球运动发展的重点。中国队必须在投篮命中次数、投篮命中率、3分球投篮次数、3分球命中次数、篮板球次数、助攻、失误、抢断和盖帽等9个方面实现全面突破,才能迎头赶上世界强队。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和数理统计法对第16届男篮世锦赛中国队与竞赛对手的攻防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进攻能力方面主要表现在场均投篮次数、命中次数和前场篮板球偏少,与对手差异非常显著(P〈0.01);2分球投篮命中率低、助攻次数少,与对手差异显著(P〈0.05);防守能力方面主要表现在各项防守指标数据与对手差异不显著(P〉0.05),但各项防守指标数据都不及对手等问题;通过对第16届男篮世锦赛中国队与竞赛对手的比较分析,找出中国队与竞赛对手在攻防能力方面存在的差距,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为中国男篮的更好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女篮与世界强队之间技术指标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数理统计和录像资料的方法,对第14届女篮世锦赛中国队与获得前三名的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队进行技术指标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中国队在罚球次数和命中率、抢后场篮板球、助攻方面与世界强队没有明显的差距,而在二分球投篮次数和命中率、三分球命中率、抢前场篮板球、抢断球、失误方面与世界强队之间均存在较大的差距.由此,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篮前锋队员进攻能力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篮前锋队员与赛队前锋球员5场小组比赛进攻能力的对比分析,发现中国前锋队员在助攻、两分投篮的出手次数以及命中率、失误次数等方面与赛队前锋队员有显著性差异;进攻篮板球的成功率、突破得分、快攻得分能力均逊色于赛队;只有罚球、三分投篮的次数和命中率以及进攻篮板球的次数与赛队相当.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电视观察法以及数理统计;对第27届亚洲篮球锦标赛中国队同所有对手比赛对抗的攻防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中国队在进攻技术指标方面除罚球平均命中率比对手低,并且差异显著,其余指标平均值均比对手高,差异不显著,稳定性较差;反映整体配合和团队合作的指标上,中国队助攻和篮板球均值高于对手,失误低于对手,但是对均值标准差检验不显著。虽然中国男篮在平均身高上优势明显,但在亚洲篮球整体水平上已经没有体现出优势,在比赛数据相近的情况下,细节关乎成败。  相似文献   

12.
采用数量统计及观看录像的方法,对中国男篮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与对手五场比赛的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对比,找出中国队与对手的差距,为中国男篮技战术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结果表明,中国队与对手的主要差距是总得分、前场篮板球、助攻等指标;次要差距是三分球投篮次数、失误等技术指标;其他差距是两分球命中数量、两分球投篮数量、两分球命中率、三分球命中数量、罚球命中率、后场篮板球、抢断等指标.  相似文献   

13.
应用关联分析和B型关联分析对NBA比赛中的13项技术指标进行了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从总体作用上看,命中率因子对于比赛的最终结果影响较大,但从作用的稳定性上看,除投篮命中率外,罚球次数、后场篮板球、盖帽等技术对获胜也有着相当稳定的贡献.同时,通过对分类技术因子的关联分析阐述了进攻、防守和失误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对提高或避免其它有利或不利技术指标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多种情境变量对篮球竞技比赛的交互影响,提出了基于情境变量下对影响比赛胜负的关键指标进行分析的思路;通过K-means聚类对均衡比赛和失衡比赛给予界定,同时纳入比赛地点(主/客)、比赛类型(均衡/失衡)、比赛结果(胜/负) 3种情境变量,分别采用灰色B型关联理论与二元Logistic回归分别对CBA联赛不同比赛情境中技术指标与比赛结果创建数学模型,结果表明不同比赛情境中影响比赛胜负的关键指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中,后场篮板和抢断是各情境中影响比赛胜负共同存在的致胜指标,基于此,建议教练员应根据不同比赛情境重点训练影响比赛胜负的关键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据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第25届亚锦赛中国男篮的攻防能力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认为:新一届中国男篮存在防守质量差、篮板球保护意识淡薄、身体对抗下投篮命中率低、后卫线队员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强化篮板球意识、提高队员身体对抗能力、重视优秀后卫队员和年轻队员的培养、加强中外高水平...  相似文献   

16.
刘小平  刘阳 《山西科技》2007,(2):122-123
文章运用理论分析的方法,阐述队员冲抢篮板球的重要作用。指出意识是行动的前提,技术是冲抢篮板球能力的核心,配合是冲抢篮板球能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中国男子篮球队在参加第23届亚锦赛上的技术统计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中国男篮在防守上略有进步,进攻上存在着命中率偏低等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四川男篮作为新中国篮坛竞技史上的传统强队,2013斩获NBL冠军及加盟CBA,探究其荣辱兴衰的发展史与分析新赛季球队竞技表现及技战术特征,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依据篮球及运动训练学理论,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及逻辑内容分析法,针对其在常规赛季的攻防指标数据、外援的使用及依赖性、场均四节比赛节间的得分变化、主客场球队的竞技表现等方面展开客观陈述与理性分析。研究表明:(1)四川男篮青年后备力量培养的缺失与长期依赖国内外外援的陋习,导致其在中国篮坛竞技表现及成绩跌宕起伏;(2)四川爱家男篮在CBA赛场竞技表现处于中下游水平,在得分能力,拼抢及保护篮板,个人抢断与团队助攻方面较差,投篮罚篮三分的命中率等方面表现中规中矩;(3)球队在队员年龄、身高、体重、克托莱克指数方面与国内球员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4)主客场表现大相径庭,主场胜率高达74.13%;(5)替补队员能力不足及青年队员居多,导致外援得分篮板助攻盖帽等各项指标数据占到全队60%左右;(6)球队第三节得分与比赛最终比分相关性达0.55且显著性相关(P〈0.05),其次为第4、2、1节。  相似文献   

19.
篮板球的争抢在篮球运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何能够抢到更多的篮板球,对获取最后胜利有着更有力的保障。探讨篮板球的争抢要领,可为教学训练提供必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