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张元国 《科学之友》2006,(10):61-63
大王乌贼是地球上最大的无脊椎动物,生活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深海水域。它体长约20m,体质量可达3t,共有10条手臂,有着“海洋巨无霸”的称号。大王乌贼和章鱼不一样,它是一种性情凶猛的食肉动物,游速极快,以鱼类和无脊椎动物为食,并能与巨鲸搏斗!由于这种动物一直生活在深海难以捕捉,人们对它充满好奇。  相似文献   

2.
正马里亚纳海沟是地球海洋中最深的部分。近年来,一些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的交通工具已经进入了这一水域,证明在这个近乎陌生的环境中确实存在生物,其中包含一些非常奇怪的物种。接下来就让我们把阳光照进这个神秘的水下世界,看看这里的奇异生物。望远镜章鱼望远镜章鱼就像深渊中的幽灵一样,漂浮和悬挂在地球上最深的海洋里。与大多数章鱼不同,这个章鱼不会从海底掠过。它处在水深超过1 900米的水柱中,不会水  相似文献   

3.
章鱼、墨鱼、鱿鱼的祖先是鹦鹉螺,同属软体动物头足纲,在海洋动物中是一个大家族,号称"头足类三兄弟",我们不妨戏称其为"软氏三兄弟"。"三兄弟"叫鱼,其实并非鱼类,它们没有鱼类的特征。"三兄弟"外形十分相似,都是流线体型,左右对称,头部连着胴体,故称头足纲;在头部,嘴的周围有8条腕(墨鱼和鱿鱼还有两条较长的触腕),这些腕柔软、富有弹性,每条腕的内侧都有吸盘。腕和吸盘是头足动物捕食和对付天敌的有力武器,8条腕蠕动起来就像8条蛇一样。它们在礁石下栖息时,总是留有两条腕在外面不停地摆动,如果有动物触动了这对腕,它们就立刻跳起  相似文献   

4.
正一条章鱼的八条臂上有数百个吸盘,这些吸盘会伸出去吸住几乎任何与它们接触的东西,但绝不会抓住章鱼自己,哪怕是在章鱼并不总是知道自己的臂在干什么的情况下。为了调查章鱼为什么不会自己缠住自己,科学家最近割下了章鱼的一些臂(这个过程不被认为是创伤性的,因为章鱼在自然状态下有时会失去一条臂,而在长出新臂的过程中,章鱼的举止正常)来进行实验。被割下的多条臂保持活跃超过一小时,它们会牢牢抓住几乎任何  相似文献   

5.
动物王国中有许多善于模仿或拟态的动物,章鱼就很会伪装,而在章鱼家族中有一种更善于模仿或拟态的成员,它是拟态章鱼。水中的伪装大师章鱼有时伪装成捕食者来面对危险。为了要假造出对手,它们将自己与周围环境伪装成一体。章鱼的身体有数万个色袋,叫作“色包”,它靠一个复杂的肌肉网络控制。色包含色素,并靠色素(颜色)来表现多种色度。通过放松或收缩色袋,章鱼仅用不到1s就能让自身与任何背景颜色及图案相一致。同时,其他的肌肉还能改变章鱼的皮肤构造。结合伪装技巧,一条章鱼片刻间就能从一个平滑的沙海底或岩石的暗礁下“消失”。善于模仿…  相似文献   

6.
在漫长的演化进程中,无害的弱小动物为了生存,往往都有各自的规避、防身本领。保护色是最常见的一种,变色龙和章鱼也许是演化得最成功的两种变色动物,它们都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变换体色,以适应身处的环境。章鱼的防身本领就有多种:它不仅善于变色,还能施放“烟幕弹”逃生,即能像乌贼一样喷射“墨汁”。不久前,澳大利亚和英国的3位专家在印度尼西亚热带海域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章鱼品种,这种章鱼不仅能随环境随时改变体色,还能模仿多种可怕动物的形体来吓退掠食者的进攻。  相似文献   

7.
聪明的章鱼     
张颖 《大自然探索》2004,(11):44-47
在中世纪时就有许多关于章鱼的恐怖传说,它们常常被描绘成海洋恶魔,专门袭击过往的商船。巨大的章鱼能用它们的触须将整个船包起来挤碎,然后吃掉船上的人。专门研究章鱼智能的美国生物学家安德森却认为,关于章鱼的恐怖故事实际上大都是人们想象的产物,章鱼实际上是一种非常温驯的海洋生物,而且智商颇高,其智力水平甚至超过了爬行动物和某些高级脊椎动物。  相似文献   

8.
在漫长的演化进程中,无害的弱小动物为了生存,往往都有各自的规避、防身本领.保护色是最常见的一种,变色龙和章鱼也许是演化得最成功的两种变色动物,它们都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变换体色,以适应身处的环境.章鱼的防身本领就有多种:它不仅善于变色,还能施放"烟幕弹"逃生,即能像乌贼一样喷射"墨汁".不久前,澳大利亚和英国的3位专家在印度尼西亚热带海域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章鱼品种,这种章鱼不仅能随环境随时改变体色,还能模仿多种可怕动物的形体来吓退掠食者的进攻.  相似文献   

9.
<正>在广袤的蔚蓝色海洋深处,海底地形是怎样的呢?它是否与陆地上一样,有山川、高原和盆地吗?是的,在距离大洋洋底2000~3000米处,有一条像"巨龙"一样蜿蜒的巨大山脉,它就是"洋中脊"。在不同的大洋,它的形态  相似文献   

10.
百变章鱼     
倪娜 《大自然探索》2001,(11):18-18
科学家最近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地区离海岸不远的水底淤泥中发现了一种的章鱼,它十分擅长于模仿其他海洋生物,因此,长期以来骗过了许多科学家的“法眼”。 这种有着8只触手的61厘米长的无脊椎动物是一种以前人们还没有见到过的新型海洋生物,尽管它到现在还没属于有自己的科学的名字,但这种不起眼的头足类动物却凭借自己不同寻常的本领在动物学家中掀起了一股研究的热潮。因为,除这只刚刚被发现的章鱼以外,人们目前还没有发现哪种动物可以模仿多个其他的生物体。这的确是种了不起的本领。 我们来看看这只神奇的章鱼都可以模仿哪些…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4月,新西兰国家水族馆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只名为Inky的章鱼成功实现了胜利大逃亡。当时,Inky所处的水族缸在夜晚是半开状态,它利用了这一疏漏,从水族缸里爬了出来,走过房间并钻入一个排水口,穿过50米长的水管之后,回到了外海中。Inky的成功再次向我们证明:章鱼是海洋生物中最聪明的生物类群之一。下面让我们来通过章鱼的几种行  相似文献   

12.
《大自然探索》2005,(8):8-8
一旦发现自己面临掠食者的攻击,章鱼通常会通过改变身体的颜色或者喷出一团墨雾来让自己隐身,从而躲过杀机。不过,这些防御手段也许还算不上富有想象力,一些章鱼竟然还能只靠两条腿逃跑求生。另外六条腿呢?章鱼把它们故意藏起来了!科学家说,这是他们最新发现的一种章鱼逃生策略。在研究中,科学家拍摄到了两种以如此方式逃命的章鱼。其中,一头印度尼西亚章鱼把  相似文献   

13.
话说章鱼     
章鱼与乌贼同属头足类软体动物,它们外形相似,脾气相仿,都有长腕足,会放烟幕弹。但乌贼有10根腕足,而章鱼只有8根,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不能混为一谈。章鱼的须状腕足力大无比,它能在水下抓住比自身重20倍的猎物。一当猎物到手,便喷出毒汁使之麻醉,然后张开硬喙撕开猎物的皮壳,掺上唾液将其糜磨成碎块再吞食之。肌肠辘辘的大章鱼有时还会吞食同类中体弱的幼辈。更有甚者,有些潜入海底过冬的章鱼,饿上几周后,竞把自己的腕足  相似文献   

14.
智慧的章鱼     
章鱼虽然属于软体动物,大脑长在食道的两侧,但就其聪明智慧而言,一点不比哺乳动物逊色,甚至超过它们。被误解多年后,章鱼的“超级智慧”引起了科学家的极大兴趣。研究越深入,疑问越浓重,当初,将章鱼归为软体动物可能是物种分类的一大失误,读了下面的文字,相信你也会重新认识它——很少有人见过海底的章鱼,确切地说基本没有人见到过雄性章鱼。原因是雄性章鱼的个头太小,存活时间又有限,所以,连研究鱼类的专家亲眼目睹过雄性章鱼的也是凤毛麟角。这足以证明章鱼的神秘莫测。去年2月12日,美国西雅图水族馆的生物学家罗兰·安德森在澳大利亚的大…  相似文献   

15.
还记得科幻影片《蜘蛛侠》里的那个“章鱼博士”吗?他依靠模仿章鱼的机械在各种表面快速前进。最近.美国一位大学生设计出了类似“章鱼博士”身上穿的机器,那是一种可以穿在身上的电动摩托车。该车的最大特色是具有模仿人体背部结构的车身.可让司机控制摩托车就像控制自己的身体一样,随心所欲地行驶  相似文献   

16.
休闲时光     
人类寿命如何达极限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预测,人类的自然寿命极限应在120~150岁之间。但实际上大多数人的寿命在90岁以下。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怎样才能使人类的寿命达到极限?近几年来,科学家们又发现了一项颇具说服力的新学说:死亡激素源。科学家们首先是从章鱼的身上发现这种死亡激素的。在太平洋中有一种8腕章鱼,雌章鱼产卵7周以后,便毫无食欲,滴食不进,所有心思都放在孵卵上。等到小章鱼孵出来后,雌章鱼完成了"生儿育女"的使命,也就一命呜呼了。科学家发现雌章鱼的这种现象与眼窝后面一对腺体  相似文献   

17.
世界各大洋都有章鱼分布,它们尤其经常出没在海浪冲刷的礁岸、海滩以及抹香鲸聚集之处据资料记载,在纽芬兰岛和东加拿大外的北大西洋,经及挪威苏格兰、爱尔兰都有章鱼出没的报道,非洲南部、美洲南部、日本、大洋洲沿岸也曾多次发现章鱼。葡萄牙的亚速尔群岛和新西“:海域交足发现章鱼的热点场所。章鱼一度被认为是最大的海任其实,它只小过是不太为人类所了解而已。它虽然有丑陋不堪的外形,但却像一位温柔的母亲,至于捕食的机巧和逃猎的狡猾只不过是它在遵循着自然界适者生存的法则罢章鱼──不是海怪。死亡之旅游在南太平洋的“多甫…  相似文献   

18.
鱿鱼也飞翔     
俗话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其实,不但有海鸟能潜入海中数分钟捕鱼,一些海洋动物也能飞到空中避祸,飞鱼就是人们所熟悉的会飞的海洋动物。飞鱼科的鱼儿有40多种,它们的共同特征都是胸鳍特别发达,像鸟类的翅膀一样。长长的胸鳍一直延伸到尾部,整个身体像织布的"长梭"。它凭借自己流线型的优美体型,在海中以每秒  相似文献   

19.
在非洲,有一种样子独特的鸟:它体高近1 m,羽毛大部分为白色,嘴似鹰,腿似鹭,中间两根尾羽极长,达60 cm,如同两条白色飘带.因为它们头上长着几根羽笔一样的灰黑色冠羽,很像中世纪时帽子上插着羽笔的书记员,所以得名秘书鸟,它的学名叫蛇鹫.  相似文献   

20.
欧阳 《科学之友》2005,(13):52-53
在非洲,有一种样子独特的鸟:它体高近1 m,羽毛大部分为白色,嘴似鹰,腿似鹭;中间两根尾羽极长,达60 cm,如同两条白色飘带.因为它们头上长着几根羽笔一样的灰黑色冠羽,很像中世纪帽子上插着羽笔的书记员,所以得名秘书鸟.它的学名叫蛇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