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9 毫秒
1.
利用分离的热带假丝酵母JM-1的培养液作破乳剂对冷轧乳化废水进行了生物破乳研究.该培养液在常温下8 h可使乳化废水的破乳率达97.1%,与化学破乳剂SYM+PAC 93.1%的破乳率相比具有更强的破乳活性,且受废水的pH值和温度影响很小.通过对全培养液、离心上清液、菌体和空白培养基的破乳效果对比表明,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是生物破乳的主要活性成分.热带假丝酵母JM-1菌株发酵液用于冷轧乳化废水破乳具有破乳率高、浮渣少及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可作为冷轧乳化废水的生物破乳剂.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离心-脉冲电场连续破乳原理的基础上,设计和制作了竖式圆柱绝缘电极实验室用的离心-脉冲电场连续破乳器.在M6401-L113B-煤油-H2SO4和Lix984N-L113A-煤油-H2SO4乳化液膜体系处理含Cu2 废水的实验中,研究了离心-脉冲电场连续破乳时的各种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离心-脉冲电场能有效地对上述乳化液膜体系进行连续破乳,且其破乳效果比单一脉冲电场连续破乳效果要好.  相似文献   

3.
日本的中盐文行等人发现采用超声波乳化法用 2CΔ918GE作表面活性剂制成的乳状液比用Polyamine和Dpan 80作表面活性剂制成的乳状液的稳定性和电破乳进行了研究 ,也得出了液膜的稳定性高与易于电破乳并不矛盾的结论 ,从而进一步证实了中盐文行的实验结论。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以HS-1和煤油作膜相,D2EHPA为流动载体,1mol/LH2SO4为内水相所组成的乳化液膜处理含锌废水,测定了表面活性剂种类和用量、乳水比、油水比对除锌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ρ(HS-1)=0.015g/mL,油水比为4:3,乳水比为7:30,混合时间为25min时,除锌率可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5.
日本的中盐行等人发现采用超声波乳化法用2C18^△9GE作表面活性剂制成的乳状液比用Polyamine和Dpan80作表面活性剂制成的乳状液的稳定性和电破乳进行了研究,也得出了液膜的稳定性高与易于电破乳并不矛盾的结论,从而进一步证实了中盐行的实验结论。  相似文献   

6.
通过测量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油相电阻和击穿电压,证明油包水的乳状液破乳机理,测定了含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浓度和溶剂对电毛细曲线的影响,据此,对由2CA918GE制成乳状液的破乳机理进行推测.  相似文献   

7.
乳化液废水处理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某钢管公司的乳化液废水,采用“破乳—气浮—活性炭吸附”的物理化学工艺,选用W25和NaOH做破乳剂,其出水水质达到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文章研究了以杯[4]芳烃为流动载体,Span-80为表面活性剂,煤油为膜溶剂,NaOH溶液为内相的乳化液膜体系对含铬废水的三价铬的分离提取,考查了表面活性剂用量、传递时间、NaOH浓度、载体浓度、搅拌速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确立了最佳的提取条件。  相似文献   

9.
以开关型表面活性剂N’-十二烷基-N,N-二甲基乙基脒碳酸氢盐胶束溶液为软模板合成CdS纳米粒子,反应结束后向体系中通入N2并加热至65℃使体系破乳,该过程避免了传统表面活性剂胶束的繁琐破乳过程。合成的CdS纳米粒子通过TEM、XRD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该表面活性剂胶束为软模板可合成粒径在10 nm以下、具有纳米光学效应的CdS量子点。  相似文献   

10.
油水分离对于采油、炼油,以及含油废水的处理有着重要的意义.以不锈钢丝网为基底,采用喷涂-高温塑化的方法复合聚苯硫醚-聚四氟乙烯(PPS-PTFE)涂层,得到了表面形态不同的复合网膜.采用扫描电镜、接触角测量仪等设备对其表面形态与疏水性进行了表征.具有立体纤维网状结构的破乳网膜对乳化液具有良好的破乳效果,从而使乳化油转化为分散油和浮油,然后由超疏水油水分离网膜对油水混合物进行多级分离,达到油水分离的目的.实验过程对不同操作条件下的油水分离效果进行了研究,在优化的操作条件下,经五级分离,出口水中油含量可降至25mg/L,良好的分离效果为超疏水油水分离网膜今后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对破乳分离机理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针对河南油田破乳剂主要是以复配为主,油田使用的原油破乳剂BP-169和SP169对高含聚合物的破乳效果较差的情况,采用三组分复配法研制了水溶性低温高效破乳剂Pel-01.室内对比评价表明:Pel-01在脱水率、脱水速度、油水界面等指标上均明显优于BP-169和SP169.下二门联合站6d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使用Pel-01破乳剂破乳效果明显提高,投入使用后平均每天可减少加药量20kg,而且指标均达到外输原油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蓄热炉裂解后的重质焦油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比重大,粘度高。焦油中水分以水珠形式存在,形成稳定的油包水型乳状液,使焦油破乳脱水困难较大。本文采用电解质对重质焦油破乳脱水进行初步探讨,根据焦油性质筛选出合适的电解质,找到适宜的工艺条件,使重质焦油含水由62%降到20%。考察了湿度、电解质浓度、搅拌时间等因素对破乳脱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水合物蓄冷技术应用的关键是水合物的快速成核与生长。探讨了多孔介质、醇、电解质、表面活性剂、纳米颗粒等影响水合物结晶成核诱导时间、生长速度和蓄冷密度等关键因素。通过合适的添加剂制成乳液和纳米乳液,降低了水合物成核诱导时间,减少了水合物形成过冷度。纳米乳液中水合物可在静态系统中蓄冷。  相似文献   

14.
无机微孔膜法对W/O乳状液破乳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提供了W/O乳状液破乳新方法,采用无机微孔膜对W/O乳状液进行破乳处理。研究了影响破乳率的一些重要参数如无机膜孔径、表面活性剂种类、乳状液油/水相体积比、乳状液通量等。  相似文献   

15.
采用高压法,以聚醚F-68为全氟双下基乙烯的乳化剂、稳定剂,制备全氟碳化物乳剂和加盐乳剂.进行乳剂的不同温度老化实验,测定乳剂平均粒径,讨论该乳剂的稳定性、温度以及添加NaCl对乳剂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全氟双了基乙烯-聚醚F-68乳剂稳定性较差,冷冻的乳剂以及较高温度都直接影响乳剂的稳定性,NaCl对该乳剂稳定性未有明显作用.用Ostwald熟化理论探讨影响全氟碳乳剂稳定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表面活性剂对铝热轧用润滑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乳化液稳定性、粒径及其分布和表面张力的分析,研究了T702,SPAN80,油酸三乙醇胺皂,Tween80和NP-10这5种表面活性剂及其复配对铝热轧润滑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对乳化液的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在基础油中添加油性剂,可与表面活性剂发挥协同效应,增加其乳化性能,降低乳液的表面张力,提高乳液的润湿性和稳定性。油酸三乙醇胺皂与Tween80或NP-10复配能使乳化液分散更细、更均匀,进一步降低其表面张力,提高乳化液的润湿性和稳定性;乳化剂的类型、亲水亲油平衡值及其用量和复配技术对乳化液的粒径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Liu X  Duncan JH 《Nature》2003,421(6922):520-523
Breaking waves markedly increase the rates of air-sea transfer of momentum, energy and mass. In light to moderate wind conditions, spilling breakers with short wavelengths are observed frequently. Theory and laboratory experiments have shown that, as these waves approach breaking in clean water, a ripple pattern that is dominated by surface tension forms at the crest.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and in theory, the transition to turbulent flow is triggered by flow separation under the ripples, typically without leading to overturning of the free surface. Water surfaces in nature, however, are typically contaminated by surfactant films that alter the surface tension and produce surface elasticity and viscosity. Here we present the results of laboratory experiments in which spilling breaking waves were generated mechanically in water with a range of surfactant concentrations. We find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breaking process owing to surfactants. At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 of surfactants, a small plunging jet issues from the front face of the wave at a point below the wave crest and entraps a pocket of air on impact with the front face of the wave. The bubbles and turbulence created during this process are likely to increase air-sea transfer.  相似文献   

18.
用硅溶胶、丙烯酸酯类单体,KPS为引发剂,以反应型乳化剂与十二烷基磺酸钠(SLS)为复合型乳化剂,采用乳液聚合法制成了硅溶胶/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研究了反应型乳化剂的加入方式、与SLS配比、乳化剂总用量等因素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在滴加单体前加入反应型乳化剂,二者(反应型乳化剂与SLS)质量比为2∶1,乳化剂总量为0.5%时,可以得到稳定性、耐水性和光泽较好的乳液。动态激光散射仪测试表明,该乳液复合粒子的平均粒径为50.1nm,分布宽度为0.075。  相似文献   

19.
 离子液体具有很多物理、化学特性且环境友好,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化工、材料、生物、环境等领域。评述了非质子化离子液体、质子化离子液体等作为绿色介质在构建胶束、溶致液晶、囊泡、微乳液和乳状液等有序分子聚集体方面的研究进展。简述了两亲分子和有序分子聚集体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发展,对各种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及聚合物类表面活性剂在非质子化离子液体、质子化离子液体及水溶液中自组装有序分子聚集体的类型、结构、影响因素、驱动力、机制等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其应用领域和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PO-3A2C、PO-3A1C、PO-1A2P是笔者新研制的表面活性剂、属于聚氧乙烯型胺类,用作破乳剂效果良好。1 乳化液的配制取200mL浓度为0.03%的Tween-20水溶液,置于500mL三颈瓶中。在室温(15℃)于2000rpm转速搅拌下,逐滴加入重蒸煤油(沸程180~200℃)200mL,加完后,继续搅拌10min,然后静置老化2.5 h.分去未乳化的水层和煤油层得稳定的乳化液,含66%煤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