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星球     
《科学之友》2005,(3):12-13
科学家首次证实火星上存在流动液体,国际空间站外壳上出现不明原因黑斑,2005年首次星空奇观“土星合月”,科学家研究揭示月球每天发抖,科学家证实极度低温将加大北极臭氧层空洞。  相似文献   

2.
最近,日本科学家在海洋里首次捕捉到一条7米长的活体巨型鱿鱼,人们也因此首次一睹这种地球上神秘动物的尊容。而澳大利亚科学家表示,随着海洋环境的变化,巨型鱿鱼有可能取代鲨鱼和鲸成为海洋中的新霸主。  相似文献   

3.
最近,日本科学家在海洋里首次捕捉到一条7 m长的活体巨型鱿鱼,人们也因此首次目睹了这种地球上最神秘的动物的尊容.而澳大利亚科学家表示,随着海洋环境的变化,巨型鱿鱼有可能取代鲨鱼和鲸成为海洋中的新霸主.  相似文献   

4.
最近,日本科学家在海洋里首次捕捉到一条7m长的活体巨型鱿鱼,人们也因此首次目睹了这种地球上最神秘的动物的尊容。而澳大利亚科学家表示,随着海洋环境的变化,巨型鱿鱼有可能取代鲨鱼和鲸成为海洋中的新霸主。  相似文献   

5.
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最近称,他们揭开了困扰科学家百年之久的一个谜:宇宙射线的来源。一个世纪前,科学家们首次发现了撞击地球的能量粒子。但在天体物理学中,这些能量粒子来自哪儿仍然是一个不解之谜。现在,天文学家们利用在非洲的4台望远镜首次得到一幅图片,图片显示宇宙射线  相似文献   

6.
最近,科学家在西班牙考察远古湖床时首次发现保存完好的动物化石骨髓。这是首次发现化石骨髓。虽然已有1000万年之久,但这些骨髓还保持着最初的颜色。更令科学家惊讶的是:为什么极易腐烂的骨髓经历那么长久的年代仍能保存完好?……  相似文献   

7.
人工闪电     
《世界科学》2008,(5):47-48
法国里昂大学的科学家首次利用脉冲激光制造出可导电的等离子体线柱,并引发了人工闪电。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慢工出细活”。德国和英国科学家最近用熊峰进行的一项实验首次表明,昆虫在觅食过程中也会牺牲速度换取准确性。 科学家训练蜜蜂科中体型较大、  相似文献   

9.
探秘大蓝洞     
正科学家首次正式探索世界最大海洋落水洞。位于中美洲国家伯利兹、直径和深度分别为300米和125米的大蓝洞,是全球最大的海洋落水洞和世界上最大的落水洞之一。科学家2019年2月底宣布,他们对大蓝洞进行了载人潜水器探测(也是对大蓝洞的首次正式科学探索),并且产生了迄今为止第一幅大蓝洞内部地图。  相似文献   

10.
当美国等少数几个国家的科学家乘坐潜水器下到深海底寻找“黑烟囱”的同时,我国科学家经过长期不懈的野外追踪,首次在陆地上寻找到世界上最完整的古老海底“黑烟囱”。  相似文献   

11.
《大自然探索》2011,(5):5-5
科学家近日宣布,他们计划首次钻探至地幔并提取样本,这项任务的科学价值不亚于载人登月。因缺乏适当的技术,加之对地壳的了解也不够充分,科学家一直难于实现钻探地幔的梦想。  相似文献   

12.
2009年8月.科学家宣布说,他们在“星尘号”飞船带回的彗星尘埃样品中首次发现了一种简单的氨基酸——甘氨酸,这一发现支持了一些科学家对地球生命产生于彗星的假设,对揭示生命起源之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大自然探索》2011,(8):5-5
科学家近日首次证实,消化道细菌能影响大脯化学组成和动物行为。这项发现的重要性在于,包括肠道易激综合症在内的多种消化道疾病都与焦虑或抑郁有关联。科学家还猜测,包括晚发型自闭症在内的—些心理疾病也可能与消化道细菌有关。  相似文献   

14.
四海 《科学之友》2005,(11):24-24
不仅银河外星系正在远离银河系而去,科学家发现,一颗银河系内的超密中子星也在“试图”解脱银河系束缚,逃往广袤的宇宙星际空间。据《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科学家们借助美国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的“超长基线射电望远镜阵列”,首次直接观测到这颗有史以来移动速度最快的中子星B1508  相似文献   

15.
<正>为了增产,科学家修改了大豆的基因。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包含100多个步骤,效率低得惊人,科学家多年来一直在努力改进光合作用。最近,科学家首次修改了大豆植株的基因,以期提高其光合作用效率,使大豆增产。  相似文献   

16.
最近,科学家首次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发现了史前森林的树桩和树叶化石,这些化石为科学家了解南极大陆在2.5亿年以前的气候状况提供了依据。通过测量这些化石树干的直径,可知这些  相似文献   

17.
暗物质是一种理论上存在并且引起争议的物质,无法被地球上的望远镜观测到。一些科学家认为,暗物质在整个宇宙质量中的比重达到四分之三。目前,科学家利用时空导致的“波纹”探测暗物质,并首次绘制出这种物质的图像。  相似文献   

18.
"女性诺贝尔奖"奖项下首次写上中国人的名字 2003年2月27日晚,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亮出盛大节日的华彩,在国际上有"女性诺贝尔奖"之称的"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第五届颁奖典礼在这里举行,来自非洲、亚太地区、欧洲、拉美和北美的5位女科学家有幸获得殊荣.这之中,71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所研究员李方华院士也站到了聚光灯下,代表亚太地区领取这"女性诺贝尔科学奖".这是中国女科学家连续获得4次该奖项提名后,首次问鼎这一"女性诺贝尔科学奖",同时获得10万美元奖金.  相似文献   

19.
《科学24小时》2012,(11):35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克雷格·文特尔领导的科研小组在《细胞》杂志上撰文指出,他们首次利用计算机制造出了"虚拟细菌",能模拟微生物的生命轨迹及其一举一动。科学家们表示,这项研究或许有助于改进人类对疾病的理解,并为疾病找到新的疗法。《每日电讯报》在报道中指出,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的联姻让科学家们能借用计算机脚本模拟生命,这将让人类大大受益,并有助于回答人  相似文献   

20.
1978年,科学家在印度尼西亚第一次发现了一种奇异的珍稀青蛙。由于这种青蛙十分罕见,科学家直到最近才又找到这种青蛙并对其进行了解剖,结果发现这种青蛙没有肺,是通过皮肤进行呼吸。这也是首次发现无肺青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