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土地是陆地表层(包括滩涂)具有生产特性的立地构形的自然综合体,是由岩石风化壳、土壤、地形、植被、水文等因素所组成,并受气候、水文地质等条件的以及人类社会生产活动深刻影响的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生活、生产以及建设的基地,是发展农(农、林、牧)业生产不可缺少的基本资料,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迁移、转化最复杂、激烈的生产环境。地球陆地上多种多样、错综复杂的土地类型生态属性及  相似文献   

2.
以苎溪河流域土壤为研究对象,对该地区的土壤中重金属(铅、镉、铜、锌)以及肥力指标(氮、磷、钾)进行了分析,通过相关分析表明,苎溪河流域土壤的重金属含量处于较低的水平,重金属的含量基本到达Ⅱ类土壤的环境质量要求,土壤质量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因此苎溪河流域土壤中的重金属对农业面源污染目前还未形成污染;土壤中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钾、磷含量较低,说明土壤的肥力较差,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甲螨属于蛛形纲,蜱螨亚纲,甲螨亚目.它是土壤小型节肢动物中种类和数量最为丰富的类群之一.甲螨对有机物质的分解、土壤的形成和肥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甲螨的群落组成又与土壤的类型和肥力、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因此,甲螨在森林和农业生态系统的研究中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4.
自工业革命以来,集约化农业生产加速土壤“肥力”的持续流失,促使农庄更频繁大量使用化肥如氮、磷、钾等,以满足农作物产量刚性需求.然而农业土壤需要一定的时间重新平衡各类营养元素,特别是不可或缺的有机碳元素,以保持土壤中的水分与养分、滋养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保持农作物健康优质高产和锁定地下温室气体(GHG)排放.欧盟成员国调查数据显示,农业土壤“肥力”持续退化的最主要原因,来自土壤有机碳化合物分子含量的明显降低,平均低于相邻“肥沃”土壤有机碳含量5倍以上,直接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30%.  相似文献   

5.
土壤肥为浅析耿鹏旭(地理系)地球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称为土壤.它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生产的物质基础和条件,最基本的特点是具有肥力.1土壤肥力的概念关于土壤肥力的概念,多年来议论纷纭.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土壤肥力是指植物在生长发育过...  相似文献   

6.
经营方式对毛竹林土壤肥力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浙江省富阳市尖山林区的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纯林和天然起源毛竹木荷(Schima superba)混交林为试验对象.设置马尾松枫香石栎为主要组成树种的针阔混交林和香樟苦槠常绿阔叶林作对比,2003年7月采集不同林分土壤样品并分析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状况.依据模糊数学原理,计算土壤肥力指标的隶属度和肥力指数值.结果表明:各林分土壤层次Ⅰ(0~10 cm)肥力指数基本高于层次Ⅱ(10~30 cm)和层次Ⅲ(30~50 cm),毛竹木荷混交林土壤层次Ⅰ肥力指数高于毛竹纯林.虽然垦复毛竹纯林土壤层次Ⅰ肥力指数分别小于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但是层次Ⅱ和层次Ⅲ的肥力指数却高于其他林地,未垦复毛竹林各层次土壤肥力指教居各林分最小.毛竹木荷混交林与针阔混交林的土壤肥力指数相近.  相似文献   

7.
以红壤丘陵区的典型区域宝洞裕流域作为研究区域,采用对比研究法探讨了不同成土母质发育的稻田土壤肥力状况,并采用模型综合评判法(INDEX模型)评价了稻田土壤的肥力水平.肥力指标研究结果表明,第四纪红土发育稻田土壤的养分质量分数相对其他两种母质较高,其表层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均达到32 g·kg-1以上,全量养分指标和有效养分指标也有同样的规律;肥力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第四纪红土发育的清夹泥水稻土综合肥力指数达到0.109 969,而紫色沙页岩冲积物仅为0.028 521.  相似文献   

8.
<正>莫索湾垦区处于旱荒漠地区,土壤有机质少,肥力低,是限制小麦、棉花产量的重要因素.1984年冬改春后,不仅麦棉连年高产稳产,而且由麦棉连作改为春小麦(复播绿肥)——棉花——棉花——春小麦(复播绿肥)的轮作制度.绿肥(油葵)三年轮回一次,为棉花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棉花茬口的肥力又为春小麦丰产奠定基础.创造了一条麦棉轮作稳产高产的新途径,解决了冬小麦“三年一小冻,五年一大冻”的冻害问题.  相似文献   

9.
采用滴水穿透时间法与斥水指数法,测定了西双版纳地区橡胶-可可、橡胶-龙血树、橡胶-大叶千斤拔、橡胶-茶树4种较典型的胶农复合系统和单层橡胶林中的土壤斥水特性及其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单层橡胶林的种植增加了土壤的斥水性,其斥水持续时间显著增长,斥水指数也比其他胶农复合系统显著增大;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的水力特性具有一定的影响,除了橡胶-大叶千斤拔之外,单层橡胶林中土壤的饱和导水率显著低于其他胶农复合林下的土壤饱和导水率(P0.05).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斥水指数与土壤饱和导水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r=-0.556);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土壤容重与土壤质地是影响西双版纳地区胶农复合系统中土壤斥水性的主要因素.因此,构建胶农复合生态系统能够有效减轻土壤斥水性,增加土壤水分入渗,进而减轻和控制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0.
西双版纳地区胶农(林)复合系统对土壤团聚体的改良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西双版纳地区3种典型胶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橡胶-茶叶、橡胶-可可和橡胶-大叶千斤拔)以及单层橡胶林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特征以及土壤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与单层橡胶林相比,胶农(林)复合系统的土壤物理性质得到明显改善,表现在土壤容重降低,土壤孔隙度增大,并且土壤容重和土壤孔隙度均与2 mm和0.25 mm水稳定性团聚体以及与各团聚体稳定性指标呈极显著相关性;除了橡胶-茶叶复合系统外,橡胶-可可、橡胶-大叶千斤拔复合系统2 mm和0.25 mm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极显著增多,并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下降;相比较单层橡胶林,胶农(林)复合系统团聚体稳定性指标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平均几何直径(GMD)均显著增加,分形维数D值则减小,说明构建胶农(林)复合系统后团聚体更加稳定,土壤质量明显得到改善;逐步回归和差异性检验分析表明,MWD可作为该研究地区最佳土壤结构稳定性指标.  相似文献   

11.
以东南丘陵区的联合梯田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海拔土壤有机质(SOM)、碱解氮(SAN)、有效磷(SAP)、速效钾(SAK)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海拔100~299 m(Ⅰ)、300~499 m(Ⅱ)、500~699 m(Ⅲ)、700~899 m(Ⅳ)、900 m以上(Ⅴ)5个梯度,SOM含量在海拔Ⅰ~Ⅳ基本稳定,在海拔Ⅴ显著增加;SAN含量随着海拔的升高略有增加趋势;SAP和SAK含量在海拔Ⅰ较低,从海拔Ⅱ到Ⅴ呈下降趋势.SOM、SAN含量在各海拔梯度肥力总体较高,SAP和SAK肥力中等偏上(除Ⅴ外);SAN与SAP含量比无明显变化规律,SAN与SAK含量比和SAP与SAK含量比随着海拔的升高呈"Ⅴ"字型变化.此外,高海拔区(Ⅳ和Ⅴ)土壤SAN与SAP含量比较高,表明联合梯田土壤在高海拔区存在一定的磷限制,需加强施肥指导,适当增施磷肥.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测定了黑龙江省西北地区风沙土壤类型蔬菜大棚土壤与裸地土壤中有机质、氮、磷、钾主要肥力成分的含量,并将测定值加以对照分析,为蔬菜大棚土壤主要肥力结构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野外工作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系统聚类方法,对白银市中心区土壤养料肥力进行了聚类分析,以企为区域土壤管理、改良土壤、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盐土不仅是若尔盖县的的低产土壤,也是全国性的低产土之一。为了合理利用和改良不同类型的盐土,以释放其潜在肥力,进一步弄清土草间生产力的因果关系,我们于1981年8月,在去年半农半牧区土壤试点调查的基础上作了盐土的专题调查,并就盐土能否单独划分出一个土类提出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5.
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土壤分析的重要指标,对土壤结构、物理特征与肥力等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准确测定是开展土壤相关研究的前提.采用灼烧法(350、450、550、650℃4个灼烧温度与2、4、6、8、10、12 h 6个灼烧时间)和重铬酸钾容量法对取自云南昭通一高植被覆盖度的斜坡林下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正交试验,分析土壤肥力及水分对四种豆科牧草的生物量及生长的影响,表明在温室条件下,水分对生物量增产作用最显著;水分对根系的生长也比肥力的影响显著;根瘤的形成及生长和水分关系十分明显,较湿的土壤有利于根瘤的形成,而肥力的作用和水分的作用相反,低肥土壤有利于根瘤的形成及生长;在生长中期以后,较多的水分及肥力对生长的促进作用十分显著,而在生长前期,适量的肥力及水分即可满足生长的需要.蝴蝶豆Centrosema pubescens的生物量最高,其次为旋扭山绿豆Desmodium intortum、大叶千斤拔Maghania macrophylla及圆叶舞草Codariocalyx gyroides.即使在旱瘦的条件下,蝴蝶豆的生物量也最高,其次为圆叶舞草,大叶千斤拔最低;根系生物量以大叶千斤拔最高,旋扭山绿豆最低.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黔东烤烟示范区土壤质量状况,指导植烟土壤合理施肥,促进烤烟产量和质量提高以及质量等级的一致,本研究选取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5个指标,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确定各指标所属的隶属函数类型及其阈值,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对黔东烤烟示范区土壤的养分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示范区土壤pH大多属中性,碱解氮含量偏高,有机质含量丰富,有效磷总体水平低且分布极不平衡,速效钾含量丰富,变异程度较大;示范区土壤总体肥力水平较高,但都处于高等肥力水平以下,高、中等肥力水平土壤占样本总数的68.75%,低等肥力水平的土壤也占有较大比例(31.25%)。因此,植烟区应根据肥力水平不同,进行分区配方施肥,使之更加适宜优质烟的生长,以利于整个烟区烤烟品质一致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露天煤矿废弃地复垦技术及案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露天煤矿开采引起土壤理化性质、肥力状况和生物学特性的破坏,生态系统的剧烈扰动造成了土壤的生态功能退化和生产性能下降。文中在介绍露天采煤引致的土壤生态退化因素的基础上,阐述了煤矿废弃地复垦与生态重建中的土壤重构、肥力管理及微生物区系的调控等技术等相关领域所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最后以平朔露天矿为例进行了土壤生态恢复的案例分析,以期为我国露天煤矿废弃地的复垦与生态重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河南科学》2017,(10):1615-1621
通过实测郑州市城市园林绿地189个样点的土壤容重、pH、含盐量、速效钾、碱解氮、全氮、有机质、有效磷8项肥力指标,采用相关系数法确定各土壤肥力的指标权重,构建隶属函数模型,以模糊数学中的加乘法为原理,计算土壤综合肥力指数(IFI).利用ArcGIS软件联合土壤肥力理化数据进行空间特异性分析,采用反距离权重法进行空间插值完成表面分析,获得郑州市城市园林绿地土壤肥力各项指标等级及综合肥力指数等级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郑州市城市园林绿地土壤肥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氮及有机质含量较为缺乏,磷、钾含量适宜,各项肥力指标及综合肥力指数等级的空间分布除与相应的土壤质地有关外,更多的是受到人为管理措施的影响,尤其在人口密集区、经济行政中心区的园林绿地,土壤肥力表现出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茶园土壤碳、氮、磷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在江西省茶叶主产县不同海拔、种植年限的茶园采集0~20 cm土壤样品,用于测定土壤SOC、TN、TP含量并计算化学计量比。结果表明:(1)茶园土壤SOC、TN含量均值分别为13.84 g/kg、1.37 g/kg,均高于全国土壤平均水平,达到Ⅰ级茶园肥力指标,而土壤TP含量均值为0.47 g/kg,低于全国土壤平均水平,达到Ⅱ级茶园肥力指标。(2)土壤C:N、C:P、N:P均值分别为10.97、32.61、3.49,均低于全国土壤平均水平,表明茶园土壤P具有较高的有效性,而土壤N相对缺乏。(3)随着海拔的增加,土壤SOC含量、C:N、C:P均表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土壤TN含量、TP含量、N:P则变化规律不明显。(4)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SOC含量、TN含量、C:P均表现出增加的趋势,土壤N:P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土壤C:N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而土壤TP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建议在茶园经营过程中适当施加氮肥以维持氮磷元素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