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超小型低相噪毫米波锁相源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了毫米波锁相源的研制情况,将毫米波锁相源分为毫米波组件、微波基准源和毫米波锁相环路3个模块为研制,采用一些最新的单片器件和一体化的毫米波组件来实现小型化,同时采用宽带锁相环、低噪声锁相环以及合理的方案设计来实现低相位噪声,使得研制的毫米波相源具有小型化、模块化、低相位噪声等特点,可广泛用于各种雷达、通讯、测试等设备中。  相似文献   

2.
滕小虎 《科技信息》2013,(13):78-78
本文介绍了毫米波技术的特点及其在通信、雷达、制导、电子对抗等方面的应用及相应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3.
毫米波对大气具有良好的穿透性并能提供较好的角分辨率,毫米波成像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在叙述被动毫米波成像原理及其系统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被动毫米波成像的关键技术,分析了毫米波接收器的主要技术参数,指出了应用MMIC(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技术实现毫米波接收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单片毫米波集成电路(MMIC)技术的迅速发展,焦平面了由陈列接收机开始在被动毫米波成像系统中应用。该文介绍典型的毫米波焦平面陈列接收机,并进一步分析混频式和直接检波式辐射计接收机特性。混频式接收机的中频放大比较容易实现,而直接检波式辐射计具有更好的灵敏度。同时详细讨论了焦平面陈列成像系统的信噪比特性。该文的分析结果有利于毫米波焦平面陈列成像系统的设计及其性能评估。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毫米波的特点以及毫米波在商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毫米波传播具有很高的路径损耗以及较强的方向性,对障碍物造成的阻挡以及由运动引起的多普勒频移等非常敏感,因此如何提供稳定的链路质量成为毫米波通信系统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又因为电磁波有不同的传播特性,基于天线个数的不断增加和对成本的考量,传统的多用户预编码技术难以运用在毫米波通信系统中,因此如何将毫米波通信与Massive MIMO进行结合成为未来无线通信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针对毫米波系统的以上几点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FDMA的毫米波系统中用户频域调度与多个用户进行混合预编码的联合算法,通过运用该算法可以提高毫米波通信系统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性能近似于纯数字预编码的性能,与其它同类算法相比,计算复杂度增加的并不明显,可以大大改善毫米波Massive MU-MIMO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边界元法对毫米波传输线进行了混和模分析,它可以处理任意 截面形状、任意 导带厚度和不均匀介质填充的毫米波传输线,而且这种方法理论推导简单,计算量小。  相似文献   

8.
高穿透性、高抗干扰能力、可全天时全天候等优点使得毫米波成像在反恐安检、环境监测、气象预报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分辨率和目标特征提取技术一直是毫米波成像发展的主要瓶颈。传统方法对毫米波图像进行去噪和特征提取时往往会造成失真,难以保持目标边缘信息以进行特性提取。稀疏理论利用固定的基函数表示毫米波图像的结构特征,在去除噪声的同时有效地保持了目标边缘信息。基于毫米波图像全局梯度特征,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局梯度特征的毫米波图像稀疏表示与特征提取方法,实验数据的仿真成像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东南大学等有关单位于2008年4月21~24日在南京举办了“2008年国际微波毫米波技术会议”(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crowave and Millimeter Wave Technology, 简称ICMMT' 2008 )和“2008年全球毫米波会议”(2008 Global Symposium on Millimeter Waves,简称GSMM’2008)。来自美国、日本、韩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伊朗、印度、  相似文献   

10.
被动毫米波探测巡航导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介绍了一种圆锥扫描体制的被动毫米波探测识别巡航导弹的方法。在分析被动毫米波探测目标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被动毫米波探测目标的数学模型,根据波形特点给出目标识别的实现方案,这种毫米波被动敏感器可以较准确地探测识别巡航导弹,技术较成像探测方法成熟低廉,适合于智能地雷应用。  相似文献   

11.
 毫米波对大气具有良好的穿透性并能提供较好的角分辨率,因此被动毫米波(PMMW)成像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为科学设计PMMW成像系统,本文在分析被动毫米波成像原理、系统组成及辐射特性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国内外被动毫米波成像的最新进展及关键技术,包括主要器件、系统和信号处理方法等,并提出了被动毫米波成像的发展方向和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2.
抗红外-毫米波双模发烟剂烟幕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抗红外-毫米波双模发烟剂烟幕的衰减性能,以已研制出的发烟剂为基础,实验研究了不同插层物质的可膨胀石墨对所成烟幕3~5μm、8~14μm及3mm、8mm波衰减性能的影响,并从插层物质热分解及氧化能力和膨胀石墨结构等方面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插层物质的可膨胀石墨对烟幕红外、毫米波衰减性能影响很大,其中,分别以CH3COOH、H2SO4、HNO3插层的可膨胀石墨制备的发烟剂衰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随着毫米波理论与技术的发展,毫米波的生物效应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国外许多专家对此提出了多种假说,试图解释已发现的一系列生物效应现象。本文对此作一简介,重点介绍H.Frohlich的相干激励假说及其应用,以此推动我国科技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针对毫米波通信中混合波束赋形技术,描述了毫米波传输特性及信道模型,概述了大规模毫米波 MIMO混合波束赋形系统及其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综述了混合波束赋形传输方案,介绍了毫米波波束对齐的2种可行方案,最后展望并预测了毫米波通信与其他技术融合的几种典型应用场景及未来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5.
中频分频式主被动复合毫米波探测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抗干扰和目标识别概率,该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分频式主被动复合毫米波探测器,主被动通道共用天线和毫米波前端,通过中频分频来处理主被动信息,再进行信息融合,获得敏感目标的主被动复合探测。这种体制降低了系统的成本和体积,有利于真假目标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探测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为获得目标信号的更多特征,提高识别概率,引入了短时傅里叶变换的方法对毫米波探测信号进行时频分析;结合坦克目标毫米波信号频谱的特点给出了窗函数的选择方法;分析了坦克装甲车辆与其主要干扰的毫米波信号频谱图的差别,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毫米波信号在时频域的特征选取方法. 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的时频分析方法得到的坦克毫米波信号的频域特征与其主要干扰存在较大差异,据此可以进行坦克目标的识别.  相似文献   

17.
该文研究了圆盘介质谐振器中迴音壁模(WGM)的毫米波特性.在高介电常数圆盘介质谐振器中的迴音壁模非常适用于毫米波段,它所具有的高Q值和大尺寸的特性使得它们宜于加工制造.最后给出了在Ka波段的理论和测量值,两者显示了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沙尘暴特征参数对毫米波通信影响的基础上,根据多重散射理论,利用粒子跟踪法数值模拟了沙尘暴中的毫米波衰减,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相一致。  相似文献   

19.
对交流毫米波引信的目标识别与定位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了毫米波引信探测金属目标的机理;在对装甲目标进行试验测试的基础上,研究了坦克装甲目标与干扰的毫米波信号差异;根据目标特性,提出了综合判别时域内目标信号幅度、宽度及目标外形尺寸的识别方法;在目标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对目标顶甲尺寸、系统延迟时间等因素的综合考虑,合理设计探测器前倾方案,实现对目标的定位.  相似文献   

20.
毫米波辐射计由于具有全天候工作、识别金属目标能力强、隐蔽性好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大气干扰、辐射计本身抖动等影响,毫米波辐射计的输出信号隐没在强噪声背景下。传统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在强噪声背景下信噪比改善性能并不理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变惯性权重和信息共享的粒子群优化的自适应随机共振算法的毫米波辐射计信号去噪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噪声的变化有更好的鲁棒性,尤其在强噪声背景下相比于传统去噪算法,能更好地改善信号的输出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