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油地质学》是研究石油和天然气的生成、油气藏的形成以及油气田分布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石油地质勘探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我们专业从一九六三年停办九年多,没有对过去使用的旧教材作任何修改。文化大革命后,石油地质勘探专业又上了马。遵照毛主席“教材要彻底改革”的教导,为了编写适应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发  相似文献   

2.
李增学,男,1954年11月出生,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山东科技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博士点学科带头人。系中国煤炭学会和中国地质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煤炭技术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地质工程分委员会委员,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煤炭高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职高专石油工程学科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美国AAPG(美国石油地质家协会)会员,河北省资源勘测研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和河北工程大学兼职教授。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山东省自…  相似文献   

3.
纪友亮 ,男 ,汉族 ,1962年出生于山东博兴。 1983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勘探系石油地质专业 ,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 1991年获石油地质学博士学位。 1992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1994年破格晋升为教授。 1996年 12月— 1997年 4月 ,在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大学作访问学者 ,1999年 11月 ,去美国作学术交流。现任石油大学石油资源科学系矿产普查与勘探重点学科 (原石油地质重点学科 )负责人和学术带头人、石油地质教研室主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储层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 973项目二级课题负责人。纪友亮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层序地层学、石油地质学…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冷淡了二、三十年的煤炭重新被重视起来了。煤炭本来是传统的重要能源。在廉价石油时代,煤炭的“能源之王”的宝座被石油夺走了。1973年,第一次石油冲击后,石油的廉价时代开始动摇。1979年伊朗政局变化,又引起了第二次石油冲击。两次冲击,使原油价格从1973年1月1日每桶2.41美元曾上涨到40  相似文献   

5.
赵重远,男,1926年出生于河南卢氏县。1951年于西北大学地质系毕业并留校任教。至今,一直从事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石油区域构造和含油盆地地质的教学与研究。他现任地质与勘探(石油天然气)学科博士导师、西北大学地质研究所所长、《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天然气地球科学》第一届编委会委员、地矿部高校课程指导委员会石油地质委员会副主任、长庆石油勘探局与大庆石油管理局技术顾问、中国石油学会天然气地质委员会委员、陕西石油学会常务理事、陕西地质学会理事,中国民主同盟陕西省委员会委员、全国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定性地探讨纵弯褶皱作用下单层岩层内中和面迁移问题。 作者近期在从事构造地质教学中发现《构造地质学》教材(武汉地质学院等四院校合编,1979)对这一问题的论述尚欠全面。其原因是,该教材未考虑到岩石的力学性质和褶皱岩层内部应力状态等具体条件对岩石变形的影响,因而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作者现对这一问题作一粗浅的定性分析,供同行们讨论。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天然气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我国天然气工业,作为国民经济部门之一进入社会化大生产,严格地说,不过是60年代中期才开始的。1965~1979年,生产发展很快,消费需求增长得更快。以1965年产量为100%计,1979年的产量天然气为1319%,石油为938%,火电为405%,煤炭为274%,天然气增产幅度最大。这是我国天然气工业的旺盛时期。从1979年到“六五”期  相似文献   

8.
始建于1905年的延长油矿是中国大陆上发现和开发最早的油田。在延长油矿早期(1905--1949年)勘探与开采中,有5件重大事件,即:从延长石油官厂的成立与中国近代陆上第一口油井、民办油矿的呼声、美孚对陕北的钻探与石油地质调查、中国人进行的早期陕北石油地质调查和有力地支援抗日战争的功臣油矿。  相似文献   

9.
蒋有录 ,男 ,汉族 ,195 9年 11月生于山东章丘。 1982年 1月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石油地质专业 ,留校任教至今。 1990年在石油大学 (华东 )获油气地质及勘探专业硕士学位 ,1999年在石油大学 (北京 )获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博士学位 ,同年晋升为教授。2 0 0 0年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交流学习 ,2 0 0 2年被遴选为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为石油大学 (华东 )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教授、油气地质与油藏研究所所长。蒋有录教授主要从事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讲授了本科生“石油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地质及…  相似文献   

10.
据西德《时代》周刊报道,1980年世界各国都在节约石油,全世界石油消耗比1979年减少1.31亿吨。最大的耗油国1980年耗油情况如下: 亿吨与1979年相比美国 8 -7%苏联 4.38 3%日本 2.55 -10%西德 1.31 -11%法国 1.13 -7%意大利 1.03 -1%加拿大 0.88 -4%英国 0.83 -15%  相似文献   

11.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西方世界出现了石油消费量下降的趋势。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24个成员国去年的石油消费量比1979年下降了7%,石油进口量下降了12.6%。预料今年的石油消费量将再下降4—6%。世界上耗油最多的美国,石油消费量去年比前年下降了8%,今年头5个月又比去年同期减少了7%以上。据美国《油气杂志》报道,美国今年的石油总进口量将下降到197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每天为627万桶,比去年的673万桶下降6.9%。而去年已比前年下降了19.3%。以石油为主要能源的日本,去年的石油消费量比前年下降了10%。石油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已由1979年度的71.4%降为1980年度的66.1%。去年的石油进口量也从1979年的平均每天538万桶锐减为490万桶,下降9%。西德、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石油消费量也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据埃克森石油公司预测,西方主要工业国对石油的需求量将从  相似文献   

12.
苏联石油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沙特阿拉伯,1979年达15,400万吨。除东欧外,西欧国家是苏联石油出口的主要对象。七十年代以来,苏联对西欧出口石油增加很快。特别是1973年西方爆发能源危机,国际市场油价大涨,苏联趁机增加对西方国家的石油出口,1974年出口量不到4,000万吨,1975年增加到5,300万吨,1976年达5,900万吨,到1979年更增加到6,920万吨。苏联为什么要向西欧出口石油呢?首先是要换取外汇。苏联每年要从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进口大量机器、设备以至粮食、原料(约占苏联进口总额的60%),苏联能够  相似文献   

13.
徐怀民 ,男 ,汉族 ,1962年出生于吉林省通化市。 1983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勘探系 ,1989年在石油大学获硕士学位 ,1995年在石油大学获博士学位 ,1998年晋升为教授 ,2 0 0 0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 ,2 0 0 1年被聘为中科院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所兼职博士生导师。现为石油大学 (华东 )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副院长兼地球资源与信息研究中心主任、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山东石油学会理事兼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徐怀民教授主要从事油气地质和油藏描述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主讲含油气盆地分析、油藏描述及建模、地震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  相似文献   

14.
王铁冠     
<正>我国分子有机地球化学家与石油地质学家分子有机地球化学家与石油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男,原籍广东澄海,1937年12月出生于上海,1965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1983至1986年在美国特拉华大学地质系和俄勒冈州立大学任研究学者、客座副研究员,先后于1956至1978年在北京石油地质学校、大庆石油地质学校及江汉石油地质学校任教,其后于1978至1983年和1986至1994年在江汉石油学院任副教授、教授等职,1994年起在石油大学(北京)任教。现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组成员、教育部石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4月28~29日,由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盆地分析学组、构造学组及陕西省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承办的"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构造特征及演化学术研讨会"在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顺利召开。  相似文献   

16.
翁项是贵州东部发现石油最早的地区,二十余年前,该区地质首经熊永先,王日伦,吴希曾等的初步调查,始知含油地层产生在志留纪的页岩里。许多年来,没有再作进一步的研究,直到解放后1953年的冬天,著者随五位苏联石油地质专家前往视察,一致认为本区地层和构造,有详细研究的必要,决定由西南石油地质处(现改为成都石油  相似文献   

17.
翟光明院士,石油地质勘探专家。1926年10月出生于湖北宜昌,祖籍安徽泾县。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历任石油工业部地质勘探司总地质师、司长,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院长,第十五届世界石油大会秘书长等职。中国石油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地质学会名誉理事、环太平洋矿产与能源理事会理事、英国《海洋与石油地质》编委会委员、世界石油大会执行局成员。  相似文献   

18.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创建于1939年,是中国设立最早的综合性大学地质学系之一。培养了新中国第一批石油地质专业人才,为国家的石油地质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中国石油大学“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科源于1953年建立的北京石油学院石油地质与勘探专业,同年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培养研究生,1978年地质专业开始恢复招收研究生,1981年建立石油地质与勘探硕士学科点,1985年建立煤田、油气地质勘探博士学科点,2001年“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科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科源于1953年建立的北京石油学院石油地质与勘探专业,1981年建立石油地质与勘探硕士学科点,1985年建立煤田、油气地质与勘探博士学科点,2001年"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科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目前,该学科已经成为中国石油地质领域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科学研究、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的主要基地。经过60余年的发展,特别是经过"211工程"和"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与转化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