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个性化学习理论认为:“每个正常的孩子都是天生的成功者,都是与众不同的,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特性、偏好与潜在优势。”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张扬学生的个性。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抓住契机,把握好数学教学与学生个性之间的联系,发挥数学教学的功能,从而形成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让学生的个性张扬在数学教学中。  相似文献   

2.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是一幅精彩的画卷,每个学生都是一篇生动的乐章。在音乐教学中一切活动都不应去强求一致,要允许学生有个性化的独立见解,给学生一个自由创造的空间,对学生每一个思维的闪光点都予以充分肯定。我在实习中从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提供学生个性发展空间;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和陛音乐创造;灵活运用多元评价,促进个性和谐发展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未来社会需要具有个性和特长多种多样的全方位高素质人才 ,因此 ,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教育 ,在教学中应特别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实践 ,并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科学理解学生创造力的形成 ,从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 积极进行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创造力:即创新的能力。实践证明,创造力人人皆有,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教育和训练而强化自己的创造潜能。那么,思想政治课如何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呢?我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培养学生能力上做了初步的探索,在此谈一谈自己粗浅的体会,供同行们参考。一、改变传统观念,造就创造性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引下,语文教学不仅仅局限在教会学生语文知识,而是把语文课堂作为一个丰富多彩的舞台,一个生活的浓缩片段,一个理想展翅的天空。作为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多模式下的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渗透德育呢?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更能张扬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现阶段的语文教学,大部分的教师还是用穿新鞋走老路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作文创作和语言能力的培养等,或多或少地产生了些许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学生的作文灵感受到了限制,很多教师都在遵循固有的知识培养,并且让学生按照教师本人的思想意愿去学习,禁锢了学生的作文灵感,阻碍了其日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风格,原指作家、艺术家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创作个性和艺术特色。风格是作家、艺术家成熟的标志,风格形成之后,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语文教学的风格,主要是指语文教学的教学个性和特色,表现在选择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过程、讲课语言等方面。语文教学是否有风格?是否需要风格?我认为,每个语文教师在世界观、生活经历、文化修养、教学能力和个性特征方面都有差异,如果能在统一的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采用自己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中如何充分调动教与学的主动性,既有利于学生学好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又有利于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既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又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既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又为四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是每个有责任心的语文教师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但在中专应用文教学中,有些教师采用的仍是较为单一的教学方式。教材使用多年,内容较陈旧,没有新观点、新材料,和社会生活脱离,不能把握时代的脉搏。此外,在教材编写上各文种的介绍大体按概念、特点、作用、种类、写法、要求等这几部分的顺序来编排。教师照本宣科,…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但在现实教学中,学生的作业多机械重复,少创造活动;多抄抄写写,少思维训练,无形中抹杀了学生的天性和个性,这显然与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背道而驰。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应渗透“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学生趣味盎然地去完成作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验生活,培养积极的情感,张扬他们的个性,发展他们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要发现学生的独特性,激活学生的创造性。美国《新闻周刊》曾对世界上办得最好的10所中小学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所谓“最好”其实就是最有“个性”。有个性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因此,作文教学的目标不是为了应试,而是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使学生全面、自由地发展创造力,在“文海”中学会“渔”。这将要求教师以人的培养为目标,为学生写作创造优越的条件,激发学生有话写,让学生作文中感到有一种个性成长的需要,喜欢练笔,乐意练笔,从中实现自身的价值。满足需要激…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学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高中语文课程性质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应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的语文应用能力与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的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要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3.
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应以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为核心,并以此为目的进行教学全过程的改革。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体现如下特点:一是以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语文教学大纲》为依据;二是从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出发,教给学习方法;三是突出语文教学的重点和中心,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四是重视发展有利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发展个性、爱好和特长,有利于因材施教。根据以上特点,在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做到:一、教师在授课中,要抓住课文共性,剖析课文个性,明确课文的特点1、抓住课…  相似文献   

14.
美国心理学家马洛斯指出:创造力是人生的一种基本财富,我们大家一出生就具有了,但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大部分却不同程度丧失了,创造力的火花潜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只要加以培养和挖掘,每个人的创造力都可以得到显著提高。身为教师的我们要使学生能有所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语文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更富于独特的人文性和社会性,小学语文教学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字词句章,更重要的是通过语文学习培养孩子的悟性、灵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语文来自于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从有语言开始就有了这门功课。语文学科离不开民族文化的土壤,用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我们的下一代,那么我们现在所教的孩子等他们走向社会的时候也许能够减少很多社会问题,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我们的社会更加安定祥和,这也正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期待的。  相似文献   

16.
李筠 《奇闻怪事》2007,(1):21-22
作文是最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造活动。是学生个性自由驰骋、自由发展的天地。每篇作文都是学生对自己生活的真实感悟.是内心世界的真实表白。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倡导个性化,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和创新能力。一篇作文的个性,主要在于独特的经验感受、情感的投人、丰富的想象、新颖的构思、独特的语言和与众不同的文风等。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就是指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而形成的具有社会文化价值的人格素质和个性品质,是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综合性的能力和品质。创造素质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在教学中是围绕着培养创造力而展开的。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使其创造潜能转化为创造力,应从多方面做起。一、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激发创造力的动力,是创造意识中的主要成份,客观现象新奇的特点,容易引起学生的思考。爱因斯坦说:“思维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对惊奇的不断摆脱。”技校学生大都在1…  相似文献   

18.
语教学与创造力培养的关系极为密切,语教学要走创造教育之路,关键是实行教学民主、优化学生智力结构、养志创造个性,以培养其创造力。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而这有效性能否得以持续发展,取决于学校和教师是否能把学生的兴趣点放在第一位。兼顾传授知识、交流情感、培养智慧和塑造个性的过程是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语文,它无处不在隐身在丰富多彩的影视中。生活的每个角落都留有语文的足迹,不必苦苦寻觅,便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  相似文献   

20.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因此,教师活动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智力,而且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