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月球作为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因其独一无二的位置资源、极具特点的环境资源、丰富的物质资源,是人类进行空间探测和开发利用太空的首选目标.地月系是太阳系探测的试验场,月球是迈向更远深空的中转站.月球科学研究对推动空间科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月球资源开发利用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月球探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完成"绕落回"三步走后,必将以更好地服务于月球科学探测和资源开发利用为目标,增进人类科学认知,拓展人类生存空间,服务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梳理和评述了国内外月球探测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归纳了未来月球探测所涉及的主要任务、前沿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提出我国月球探测发展建议.月球探测是建设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正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在月球探测方面应该有大国思维,保持战略定力,继续发挥优势,牵头组织国际月球科研站大科学工程.  相似文献   

2.
"佐法尔961"与其他的月球岩石不同.当华盛顿大学的地球化学家兰迪·科岁特(Randv Korotev)看到被切割的佐法尔961时,注意到它的颜色是如此之深(近乎紫红色),同时也注意到它含有金属特征的纹理.这不同于科罗特以前所看到的月球岩石,进而他开始自问:它来自于大的天体吗?  相似文献   

3.
若然 《科学24小时》2013,(6):56-56,F0003
<正>前苏联月球探测器从1958年至1976年,前苏联先后发射了24个"月球号"探测器,18个完成了探测月球的任务。其中,在1959-1968年期间发射了"月球1号"-"月球14号"探测器,它们探测了月球的背面,进行了绕月飞行,实现了在月面的着陆。此外,在1969-1976年间,前苏联发射了"月球15号"到"月球24号"探测器,还成为月球的自动科学站。  相似文献   

4.
建设月球温室 人类要在月球上生存,首先就必须解决食物问题。从地球直接运输食物到月球上成本太高,最好的方法是可以在月球上种植人类所需的食物。研究月球种植的是美国亚利桑那州普拉根月球开发公司。他们设计出一种微型温室,那是一个外型类似时钟的玻璃容器。该公司将其称为“月球绿洲”,因为它能安全地把实验室植物送上月球表面,并在其生长过程中予以保护。这种温室最快可能在2012年由奥德赛月球公司送上月球。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连续不断耗资庞大的空间探索计划导致美国航空航天局面临资金短缺、公众指责的窘境。然而,lop年国防部研制由航天局发射一枚试验型空间探测器"克莱门汀号"在多巨月球250英里空间近地轨道为期2个月的月面测绘中,发现月球南极一座陨石坑内可能存在冰湖从而使月球探索再度升温、高潮迭起。美国航空航天局已作出紧缩开支、调整空间探索计划规模和降低航天器造价的决定,并根据现行规划安排,于今年初成功地将一枚新一代小型月球资源探测器送入月球轨道,以期详细勘查月球资源状况。造价低廉、性能优越的航天器此次月球近地勘查无论投…  相似文献   

6.
马义 《科学之友》2002,(4):12-12
人类世世代代生活在地球上,但随着人口急剧膨胀,能源大量消耗,我们日益感觉到自己生存的空间太狭小。一个解决的方法,就是向别的星球移民。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月球,它离地球的平均距离是384 000千米。地月之间的无线电延迟时间只有3秒钟,便于通信联系和遥控作业。去月球不必像去金星、火星那样,要待地球同金星或火星运转到相对比较近的时候。要去月球,随时都可以去。  相似文献   

7.
宇宙动态     
月球混凝土美国宇航局戈达德航天中心的科学家们将碳、胶以及月壤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制造出一种月球混凝土。它是一种"胶粘而发出臭味"的物质,并且像混凝土一样坚硬和牢固。科学家们认为,与地球上的混凝土一样,月球混凝土也能有效地应用于建筑房屋、月球基地等。  相似文献   

8.
今年10月22日,印度将一个名为"月船一号"的无人月球探测器发射升空,成为亚洲第三个把人造卫星送入月球轨道的国家.  相似文献   

9.
欧阳自远 《科学》2007,59(2):1-6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有很多贫困人口要脱贫致富,西部要大开发,东北要振兴,中部要崛起,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任务十分艰巨。中国在地球上的事情都做不完,为什么还要去探测月球?探测月球究竟有什么意义?中国该如何去探测月球?这些问题都需要作出严肃而明确的回答。  相似文献   

10.
月球探测进展与我国的探月行动(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欧阳自远   《自然杂志》2005,27(5):253-257
月球探测是中国的航天事业在卫星应用和载人航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向深空探测领域迈出的第一步.本文详细回顾了人类探测月球的历程与探测成果、21世纪初月球探测的发展趋势与前景;介绍了我国月球探测的发展战略和各阶段科学目标,尤其是正在实施的"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工程的科学目标.  相似文献   

11.
《科学之友》2006,(5):44-44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预计在2007年发射,它将完成四大科学任务。首要目的便是为月球“画像”,也就是要通过各种手段获取月球表面影像和立体图像。此外,还包括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以及地月空间环境。我国的探月工程将分三步实施。首  相似文献   

12.
自伽俐略以来 ,望远镜一直瞄准着月球 ,宇宙飞船也已靠近它沿着其轨道飞行 ,而且有人还登陆过月球 ,在其表面行走并带回了一些样品 (土壤和岩石 )。于是乎 ,除了地球 ,月球应该是人们最为熟悉的地方了。事实果真如此 ?“那是一个幻想。”罗得岛州普罗维登斯的布朗大学的行星地质学家卡尔·皮特尔斯 (Carl啨Pieters)如是说。“我们正在月球的背后进行探测———已经采集到了不少令人惊叹的数据 ,但是我们还不能对它作出一个完整的评估。”尽管已采集到了大量的数据 ,但是关于月球的构成、其表面最初受到巨大碰撞的情况以及它的化学构…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绕月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院士介绍说:此次探月有四大目标。一是为月球“画像”,也就是要通过各种手段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 其次要探测月球上14种有用元素资源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在二三十年后的某个月夜里,当人们用望远镜观看月球时,将会看见在月球静海的极南部闪烁着一簇簇的灯光。是外星人登月了?不,那是人类新开拓的月球基地。 月球资源知多少 月球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地球上最常见的17种元素,月球上比比皆是,未来的月球有可能成为一个庞大无比的金属品仓库。以铁为  相似文献   

15.
月球探测进展与我国的探月行动(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欧阳自远 《自然杂志》2005,27(4):187-190,198,F0002
月球探测是中国的航天事业在卫星应用和载人航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向深空探测领域迈出的第一步.本文详细回顾了人类探测月球的历程与探测成果、21世纪初月球探测的发展趋势与前景;介绍了我国月球探测的发展战略和各阶段科学目标,尤其是正在实施的"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工程的科学目标.(编者按:由于本文篇幅较长,故分两次刊发)  相似文献   

16.
有人梦想在月球上建造密闭的城市,里面的环境与地球的自然环境类似。随着各国探月计划的不断推进,未来的月球基地有望成为真正的"天上宫阙"。2013年12月2日,我国用长征3号乙改进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嫦娥3号落月探测器,它首次实现了我国对地球以外天体的软着陆及巡视勘察任务,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二个发射无人月球探测车的国家,在全球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那么,从世界范围来看,未来国内外还将发射哪些月球探测器,如何实现探月的最终目标——建成月球基地?  相似文献   

17.
四海 《科学之友》2004,(2):26-28
虽然月球是宇宙飞船第一个探索的行星际天体,也是航天员惟一造访过的天体,但科学家对其历史、组成和内部构造仍然有许多未解的疑问。近年来,研究人员呼吁对月球重新展开探索。欧洲太空总署和日本正计划送探测器上月球轨道,而美国航天总署(NASA)正考虑派遣无人宇宙飞船在月球的远地面登陆。通过研究月球。这些任务也将揭露内太阳系所有固态行星的历史,包括水星、金星、火星,以及最重要的地球。因为月球表面在过去的30亿年间几乎未有任何改变,它将是我们了解内行星形成和演化之钥匙。  相似文献   

18.
在月球表面下存在着大量H对冰的新证据,将给美国和日本定于1998年初发射的两项新的非载人月球航行任务增添了重要性。这些信息有可能使利用月球资源以供人类在月面上从事新作业的计划注入新的活力。定于1997年9月24日发射的美国航空航天局“月球勘探者”专门用来查找在月球上是否有水的证据。它的资料对于帮助论证国防部“克莱门汀”航天器提供的证据是尤其重要的,该证据指出:在月球南极附近的1个深陨石坑里,可能有大量H对冰,其面积像1个小湖那么大。“月球勘探者”还将提供大量关于月球成分的新资料。这个价值6300万美元、洛克希德·…  相似文献   

19.
<正>千百年来,华夏民族对月宫怀有无限遐想,皎洁的月亮上嫦娥翩翩起舞,玉兔相随欢跳,还有那醉人的陈酿美酒……飞天之梦来自远古",嫦娥奔月"寄托了国人探究月球真相的千年梦想。月球是人类踏上太空之旅的中转站,人类若想走向深空,它就是人类能够借助的唯一跳板……站在月球之上,这是全人类共同的梦想。  相似文献   

20.
印象深刻的宇宙飞船,其形状就象截去两个底面的饮料罐,重295千克,并不比一台洗衣机大。但在它即将完成18个月的探测任务时,这艘勇敢的飞船继续提供观测月球组成和结构的机会。1998年初该飞船首次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当时它的仪器探测到了月球两极附近的终年黑暗区域有冰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