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针对常规A/D转换器速度较低及文献[3]、文献[4]所研究的提高A/D转换器转换速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途径─多个A/D转换器并行工作的方法。从而,提高了数据采集的速率。并给出了A/D转换器并行工作的实现框图和实用电路。经实际应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设计了一个微机接口电路,能把因被激励而产生的波形数据采集并存储和复现。本电路使用低速的A/D转换器来实现了对高速振荡波形的采集。  相似文献   

3.
给出信息的电压形式从模拟量到数字量精确转换所依赖的基础-A/D界面。揭示构成各类分时段并行A/D转换器量化界面基础性,共通性的各种要素性电路环节,对A/D量化界面电路进行全面整体数学抽象,在此基础上,给出分时段并行A/D转换精度理想量化数学模型,指明A/D界面电路全体相关因素的各种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型的D/A转换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值逻辑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新分支.本文首次将多值逻辑的概念应用于D/A转换器,提出了通用多值T型电阻解码网络电路形式与计算方法。并由此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多值D/A转换器。分析和实验证明:多值D/A转换器在灵敏度、转换精度方面优于二值TTLD/A转换器。  相似文献   

5.
一种提高A/D转换器分辨率的方法杨峰(山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系,250014.济南;30岁,男,硕士)逐次比较型A/D转换器的框图示于图1:这种转换器采用中分比较的原理。它的组成是以一个同样位数的D/A转换器为中心,再加上比较器,逐次逼近寄存器以及控...  相似文献   

6.
在以计算机进行过程控制的系统中,需将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因此,A/D转换是一个基本的部件。预测─—校正两步A/D转换法,可用廉价高速低分辨率A/D转换器实现高速高分辨率的A/D转换,从而降低系统的硬件成本。  相似文献   

7.
CMOS折叠-插值A/D转换器是一种新颖的高速,低功耗转换器,文中在芯片设计的基础上分析了这种转换器的结构在视频应用时潜在的气泡效应及其压缩消除技术,设计了采用气泡升降法的压缩电路及芯片,取得了较好的压缩效果。气泡铲应是高速A/D中普遍存在的可靠性问题,文中同样为尽可能消除其它高速A/D的气泡失效提供了适用的分析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利用8031单片机实现的智能型双积分A/D转换器的实用电路,所构成的A/D转换器转换位数可由程序设定,最高可达16位。  相似文献   

9.
比较了在过取样D/A转换器中使用一比特内部D/A转换和使用多比特内部D/A转换的性能,提出采用双层量化技术实现多比特过取样D/A转换.理论分析和初步实验表明:本方法能极大地改进系统的性能,系统输出在信噪比和动态范围方面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数字电路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而A/D转换器电路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A/D转换电路能实现模拟物理量向数字量的转换,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逐次逼进型A/D转换器,它可以有宽的工作范围和8-16比特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11.
并行口在EPP模式下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岳云峰 《应用科技》2002,29(6):19-20,8
给出了并行口的EPP协议,以及在EPP模式下进行数据采集、A/D转换与并行口扩充的实用实例。  相似文献   

12.
在计算机的各种外部接口中 ,并口的速度最快 ,通常 CCD、视频采集、扫描仪等都使用了并口 ,并口边信的最大缺点是抗干扰差、传送距离短。计算机的并口有 SPP、PS/2、EPP和 ECP等工作模式 ,每种工作模式的工作寄存器各不相同。在 VC 中 ,提供了 — inp( )和—outp( )函数可以控制和读写标准并口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两台计算机利用自带的串口、并口,进行资源共享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在windows NT操作系统中对I/O端口访问受限的基本原因,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介绍了NTPort Library组件的使用方法,对NTPort Library组件中端口访问函数和过程在VB中的声明方法进行了说明.给出了一个在NT环境下对并行口端口操作的实例.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LCD控制器和微机通用并行接口结构的分析,提出一种利用微机通用并行接口连接液晶显示器的方法,并已成功地应用于便携式数据采集与故障诊断仪上。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INTEL MCS-51单片机并行I/O的结构,讨论其输入/输出功能的特点,对现存的一些不同观点进行了分析,较为深入地对这四个并行I/O端口的功能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充分开发利用微型计算机各端口的通信控制方式,介绍一种在VB6.0环境下让微机并口实现串行通信的技术。在VB6.0环境下,在通信控制软件中加入专用模块,配上相应程序,可实现微机并口串行有确认通信控制,该技术可以使微机并口具备串口特性,扩展并口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8.
基于Verilog-HDL的微机并行数据传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微机并行打印口的基本构成,从系统结构、逻辑框图、时序图及打印口控制等多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用并行打印口实现并行数据传送基本方案,并且给出了实现该方案的Verilog—HDL描述。  相似文献   

19.
增强型并行口(EPP)是与标准并行口(SSP)兼容的,能通过数据线双向传送数据的高速并行接口,详细介绍了EPP的设计原理,并给出一个设计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PC的EPP并口,重点是与接口电路相关的方面,通过EPP并口与增强型HPI-8的接口实现对DSP的自举引导,给出了接口电路和自举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