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谈到翻译,往往想到的是两种语言的翻译,即语际翻译,好像事不关及语内翻译.在国内,一提到语内翻译也囿于古文今译.那么,语际翻译和语内翻译存在不存在界面研究?以界面研究为方法论,通过两首唐诗的英译文本,探讨分析语际翻译和语内翻译的界面研究.语内翻译无论在语际翻译的理解阶段和表达阶段都起着重要作用,语际翻译借助语内翻译构建源语言和译入语之间的协调和对话.  相似文献   

2.
翻译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基于PACTE翻译能力模式,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具体可分解成双语能力、非语言能力、策略能力和翻译工具使用能力.从翻译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翻译辅助工具等方面对本科翻译教学提出一些建议,旨在优化翻译教学、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3.
翻译目的引导翻译行为,决定翻译策略的选择.儿歌的翻译目的应该与整个翻译行为的目的相适应,忠实原作还是忠实读者要根据翻译目的而定.<阿丽思漫游奇境记>汉语译本有着广泛的读者群,其中儿歌的翻译体现出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和目的.美与忠实的矛盾在儿歌翻译中尽显无遗,究竟要采用何种策略,倾向哪一个阵营,仍然要由翻译目的而定.  相似文献   

4.
翻译单位一直是翻译学界争论的焦点,各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视点提出不同的翻译单位学说.本文从翻译的本质和主体出发探讨,并分析翻译单位,得出翻译单位是不固定、动态的观点.在动态与静态的张力中,运用可拓逻辑把握翻译单位,是进行翻译批评和翻译教学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翻译过程与翻译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腔是翻译实践中的常见病.开篇提出了翻译腔的概念,并对其在翻译过程中的表现形式作了详细分析,最后指出翻译过程对于避免翻译腔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翻译是跨学科的社会活动,它不可避免地与社会意识形态有着复杂的关联.针对传统翻译理论对意识形态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社会政治因素认识的不足,本文着重探讨了翻译中的政治因素,并认为政治因素对翻译的影响是深刻的.在翻译活动中,政治因素不仅影响翻译策略、翻译题材的选择,而且还影响译者的选词和评判译文的标准,同时翻译反过来又服务于政治.因此,翻译研究中应该考虑政治这一语言外因素,否则翻译不能成为完整意义上的翻译.  相似文献   

7.
外宣翻译即在向世界宣传中国时所从事的宣传性翻译.对外宣翻译的性质、特点进行分析确定,以著名案例分析具体翻译事例为基础,总结出外宣翻译所必须遵循的相应标准及对译者的要求.外宣翻译不仅要达到一般应用翻译所具备的翻译标准,并且必须是一种目的性极强的翻译.  相似文献   

8.
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视翻译是文学翻译的一种重要形式,电影片名的翻译在影视翻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论述了电影片名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指出了影响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的因素,同时提出了在影视翻译中,翻译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9.
晏开维 《科技信息》2008,(9):460-461
关联理论是一种富有解释力的理论,能给翻译研究以有益的启示,我们可以依据关联理论来解决翻译界多年争论不息的话题,并对一些重要的翻译概念进行证伪,如"对等原则"、"不可译性"等.它的产生虽然不是为了解释翻译,但它的确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释翻译现象、指导翻译实践的理论框架,奠定了翻译本体论和方法论的理论基础,揭示了翻译的本质性特征.由关联理论和翻译研究结合诞生的关联翻译理论更把翻译研究带上了新台阶,建构起了从根本上有别于以往翻译理论的崭新理论模式.当然关联理论也不能涵盖所有的翻译理论,囊括所有的翻译现象.尽管关联理论的翻译观目前也只是有了一个大体的轮廓框架,但却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在翻译过程中,正确的理解是翻译中正确表达的基础,没有正确的理解,正确的表达就无从谈起.反过来,翻译没有正确的表达、正确的理解也是枉然,翻译也就不成其成翻译.翻译不是机械活动,也不是原文的简单复制,译者必须在理解和表达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1.
翻译专业课程设置是翻译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PACTE翻译能力多元模式在实证的基础上对翻译能力的构成进行了系统而科学的分类,为翻译专业课程设置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分析PACTE翻译能力多元模式中的各子能力与翻译活动的相关性来探讨翻译专业的必修及选修课程设置问题.  相似文献   

12.
就中国目前所面临的情况,对外贸易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由此,商务英语的运用越发重要.各用人单位也非常注重具有商务英语翻译功底好的人才.商务英语的翻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没有掌握商务英语翻译的专业词汇,语法规则和翻译技巧的情况下,很难理解.但是一旦了解了外事商务情况,掌握商务英语翻译的专业词汇、语法规则和翻译技巧的话,商务英语的翻译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13.
陈雪雪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2):208-208,43
翻译对等是翻译研究中最具争议概念之一,是翻译的最终目标.以社会语言学和符号学为基础的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强调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社会的交际过程.翻译的过程就是寻求对等的过程.本文以皮尔斯和莫里斯的符号对等观为基础,着重讨论翻译中实现语用对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外翻译理论林林总总,而多元互补理论则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全方位多视角地探讨了翻译标准体系.本文在该理论的指导下,以电子信息行业品牌名称翻译为研究对象,尝试提出了全球视野与本土操作互补,隐性翻译与显性翻译互补,静态翻译与动态翻译辨证统一,译者与读者互补,零翻译与翻译并用的翻译策略,以期对类似文本的翻译研究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翻译理论研究中,译者的身份历来受到翻译理论家们的忽视.20世纪后期西方出现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给翻译研究带来了新的研究角度和方法.就译者的身份作一历史回顾.探讨译者在翻译发展中的身份变化和主体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16.
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更是心理和思维转换.翻译思维的本质是逻辑思维,所以培养逻辑思维对提高翻译能力至关重要.基于翻译认知心理学的角度,以英语专业学生为受试对象,采用翻译心理操控教学试验法,揭示学生在翻译过程中所犯逻辑错误的类型及原因,在此基础上得出教学启示.研究发现,翻译认知心理弱、逻辑思维不强是导致学生译文中出现大量逻辑错误的原因.翻译教师应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翻译过程中的心理机制和思维规律,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相似文献   

17.
申小婧 《科技信息》2008,(3):456-457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于翻译的研究日益趋向多元化,传统的翻译理论框架:如对等翻译,"信","达","雅"等的翻译原则已经很难充分的解释各种文体的翻译,如商业性很强的广告翻译.德国功能派的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是有明确目的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它遵循目的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修正了传统的翻译理论,为广告翻译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文的涌入,翻译活动也越来越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但是就翻译法则来说,严复的“信达雅”之说,已经不能满足翻译的全部需求了.越来越多的翻译家提出了对于翻译法则的一系列补充和完善,尤其是翻译求似律说.该文旨在研究翻译求似律的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19.
郭瑞娟 《科技信息》2006,(11):146-147
本文通过对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的个案研究表明翻译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彰显.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其文化态度、翻译动机、翻译准则等主观因素将影响译本及其翻译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龚隆勤 《科技资讯》2007,(28):134-136
新闻作品的翻译在信息化的现代社会里正变得日益重要,而新闻翻译实践需要科学而有效的理论来指导.由于新闻领域所固有的特性,德国的功能派翻译原则及观点应用于新闻作品的翻译中有其独到的解释力.从而,功能派翻译理论在指导新闻翻译方面有着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