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合成了两个以对苯二甲酸根为桥的双核铜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并用红外,电导和紫外光谱表征了配合物,测定和研究了一个配合物的磁学性质。  相似文献   

2.
微波辐照下酞菁铜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磺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微波辐照条件下,进行了酞菁铜配合物的微波合成研究和浓硫酸作为磺化剂酞菁铜配合物的微波磺化反应研究,获得了常规加热条件下不能制备的水溶性磺化酞菁铜配合物,并由电子光谱和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该微波磺化反应展示了微波辐照优良的非热效应,可作为水溶性金属酞菁衍生物的一种简便快速制备方法,避免采用发烟硫酸作为磺化试剂的常规加热制备方法所带来的空气污染,本文考察了微波辐照强度、微波作用时间与反应试剂组成用量的影响规律,探讨了微波场对合成反应的化学动力学作用。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乙醛酸缩氨甘硫脲及其铜(Ⅱ),锌(Ⅱ)的配合物,用浓度稀释法测定了它们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杀菌活性,并与防治水稻水稻白叶枯病的常用药物叶青双的杀菌活性进行了对照,实验证明,乙醛酸缩氨基硫脲铜(Ⅱ),锌(Ⅱ)的配合物均具有力活性,其中铜的配合物的杀菌活性优于叶青双的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4.
合成降表征了2,4-二羟基苯乙酮缩氨基硫脲与铜,锌,钴,镍离子的7个配合物,并测度子配体和配合物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L-酪氨酸铜配合物,通过化学分析I、R及TG-DTA对其组成及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Cu(Tyr)(Ac)2.3H2O.并计算了铜配合物热分解的失重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6.
甲醇铜、乙酰乙酸乙酯铜的合成条件温和,实验表明:甲醇铜是含甲氧基桥键的二聚物,乙酰乙酸乙酯铜是铜的乙酰乙酯络合物。甲醇铅的活性比乙酰乙酸乙酯铜高,但甲醇铜易水解和不易溶于有机溶剂,而乙酰乙酸乙酯铜在有机溶剂中溶解性比甲醇铜大得多,乙酰乙酸乙酯铜可以代替甲醇铜用于溶胶-凝胶法制备功能材料。  相似文献   

7.
基于C2对称性的手性联萘骨架,设计了一类新型双膦配体,并开发了一种简单、高效的汇聚式合成方法.该合成方法原料易得,可通过不同功能结构砌块之间的组合,对配体的电性和空间位阻进行调整.通过合成该类双膦配体的铜(Ⅰ)配合物,讨论了不同铜(Ⅰ)配合物吸光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氨基酸希夫碱铜配合物的合成及催化烯烃氧化性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合成了苯丙氨酸水杨醛希夫碱铜配合物, 对其进行了热重分析、红外光谱分析, 测定了金属铜的含量, 初步研究了铜配合物对烯烃的催化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9.
采用半固相法合成一水合对苯二酚铜(Ⅱ)和一水合对苯二酚钴(Ⅱ),分别用碘量法和EDTA滴定法测定配合物中铜、钴的含量,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表征两种配合物的组成.结果表明:采用半固相反应法可以合成一水合对苯二酚铜(Ⅱ)和一水合对苯二酚钴(Ⅱ),在两种配合物的荧光光谱中都出现2个激发峰和1个荧光发射峰,说明过渡金属的对苯二酚配合物可用做潜在的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两个以对苯二甲酸根为桥的双核铜配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 ,并用红外、电导和紫外光谱表征了配合物 ,测定和研究了一个配合物的磁学性质  相似文献   

11.
将绿色耐荫植物置入贵阳市民居室内栽培后,测定其叶片的含硫量及空气中的SO2含量;经三年培植,筛选出能有效清除室内SO2的植物及抗SO2性能强的植物,提出了用适当的植物组合改善居室环境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查明了铜管拉伸摩擦润滑剂机理,提出了铜管拉伸工艺润滑剂配方模式,并研制了CSC-1高效拉伸润滑剂,该润滑剂除了能满足拉伸过程一般要求外,还具有所拉铜管表面光亮、残留油膜不需脱脂能在退火中挥发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制造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关键技术之一——碳纤维表面电镀铜的工艺和设备,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碳纤维表面电镀铜层均匀、完整、电镀工艺稳定、设备不损伤碳纤维,可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利用动电位极化曲线、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N,N′—二苯基硫草酰胺(DBT)对铜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在含NaCl的中性介质中,DBT对铜有一定的诱蚀作用;在含NaClO_4的中性介质中,DBT对铜有一定的缓蚀作用。  相似文献   

15.
添加剂对高铋电解铜体系中铜沉积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稳态法研究了添加剂Cl-、glue、(NH2)2CS对高铋电解铜体系阴极铜沉积反应的影响。用AA、SEM、XRD等仪器研究了添加剂对阴极铜沉积的组成和晶面取向的影响。结果表明:Cl-对铜沉积反应起去极化作用。glue对铜沉积反应起强极化作用。(NH2)2CS能改变铜沉积过程的电化学反应机理,使铜沉积反应出现由扩散控制的极限电流。当Cl-、glue、(NH2)2CS共存于电解液中时,既对铜沉积反应起强极化作用,又使铜沉积过程的极限电流降低。以低电流密度(200A·m-2)电解,添加剂存在时可使阴极铜沉积中铋含量从0.013%降至0.0021%,但添加剂不影响铜沉积的晶面择优取向(220)。以高电流密度(1500A·m-2)电解时,添加剂的存在,会改变铜沉积的晶面择优取向。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外界条件对Cu-ZnO/SiO2催化剂在甲醇脱氢合成甲酸甲酯反应中活性的影响,使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红外光谱-程序升温热脱附法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还原前的Cu-ZnO/SiO2催化剂中只有CuO和ZnO物相,还原活化后的CuO-Zno/SiO2催化剂中,CuO被还原Cu,ZnO被部分地还原;催化剂表面只有L酸中心,没有B酸中心,甲醇的吸附发生在L酸中心上。  相似文献   

17.
活性炭处理含氰废水机理研究:吸附和催化氧化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验探讨了含氰废水在活性炭表面上的吸附和氧化历程,提出了以化学吸附为特征和在氰化物的氧化过程中铜化合物起催化剂作用的观点.实验研究了金属离子、溶液pH值及溶解氧对活性炭处理氰化物容量的影响,分别用热力学和动力学实验来计算吸附热和吸附活化能,从而提出吸附机理和催化氧化反应机理.结果指出,氰化物在活性炭上的催化氧化反应与活性炭的表面含氧基因、催化剂Cu2+和吸附的溶解氧有关.这一机理对实际处理合氰电镀废水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铋离子Bi3+存在于酸性硫酸铜电解液中时,对铜电解精炼中阴极铜沉积反应的峰电流ip、峰电势p的影响,并根据循环伏安曲线的形状判断铜沉积反应的可逆性。结果表明:铜沉积反应是不可逆的。Bi3+离子存在于电解液中时不改变铜沉积反应的机理,但却使铜沉积反应的峰电流ip值降低,峰电势p值向正方向移动.文章还从电化学和热力学角度分析了Bi3+存在于电解液中时,对阴极铜电极平衡电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氧对纳米ZnO薄膜晶体结构和光致发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ZnO是一种直接带半导体材料,在光电领域中和GaN一样受到关注.ZnO不仅有与GaN相似的晶体结构,而且它的激子结合能高达60meV,是GaN的2.4倍.采用射频(RF)磁控溅射法在n-Si(001)衬底上生长ZnO薄膜,XRD谱测量显示出氧压对ZnO薄膜的晶体结构有显著影响,用波长为325nm的激光激发,观察到在445nm处有一强的光致发光峰,它来自于氧空位浅施主能级上的电子跃迁到价带,分析了发光峰与氧压的关系以及退火对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借助于多相、多成分系统中平衡计算的计算机辅助手段,提出了第VA族元素砷、锑和秘在铜熔炼过程中分配行为的计算机模型,该模型以实际铜熔炼生产过程的操作条件进行模拟,其模拟结果与所采集的生产数据一致性很好,因此,该模型可用于对铜熔炼中脱除砷、锑、铋的操作条件进行鉴定和优化,为铜熔炼过程中控制第VA族元素分配行为的冶炼新方法和最佳冶炼操作条件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