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前任院长哈罗德·E·瓦尔莫斯(HamdEVannus)是如何从一位科研人员成为一名管理专家并促进医学研究的。哈罗德·E·瓦尔莫斯(见上图)是lop3年到华盛顿担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院长的,在此之前,这位内科医生兼微生物学教授并没有什么管理经验,最大也就是旧金山加州大学一个只有25人的实验室负责人。NIH是由联邦各医学研究团体组成的综合机构(其总部实际上是在马里兰州贝西斯达市),当时的财政预算只有103亿美元。到上个月他离职去纽约出任斯朗·凯特林癌症研究中心总裁时,NIH的财政…  相似文献   

2.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大脑研究人员指出,男女思维方式的不同关键在于大脑。 由精神病学家戈德弗伊·珀尔逊(Godfroy Poarl-son)博士带领的研究小组发现,在男性大脑中,估算时间、判断速度、识别三维物质图像以及解决数学问题的组织比女性的容积大。 研究人员应用精确的电脑软件程序和核磁共振对15对年龄和种族相配的男性和女性的脑下方顶叶(IPL)进行了测试(脑下方顶叶是双耳上部大脑两侧的区域)。 由该大学精神病学家帕特里克·巴雷(PatrickBaria)博士设计的电脑程序,使科学家把每个实验…  相似文献   

3.
《杰弗瑞·英加姆·泰勒的生平与成就》一书的作者为乔治·班切尔(GeopBatchelor),剑桥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本书作者系泰勒1945-48年间的研究生,后来成为泰勒在剑桥大学的同事,他也是泰勒论文集的编纂者。班切尔希望,本传记能使人们全面了解泰勒这位科学英才的生活、思想、研究特点,以及他对实验研究的真知灼见和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传记指出:流体力学能发展到今天这样高的水平,应归功于该领域的“三杰”:杰弗瑞·英加姆·泰勒((;erxlzleIilzra’llTaylor和他的两位同行:冯·卡门(】卜o主犯vonlcalt’lart和路德维希·…  相似文献   

4.
分子机器并非幻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20年代,你可以在网上为一台个人计算机购买一种“诀窍”,用来将塑料和导电分子插进你的“毫微箱”(“nanobox”)中,并使其启动一台计算机。 物质将会变成软件。这并非是打印上的错误:物质将会变成软件。其结果,我们将不仅能够利用互联网下载软件,而且也能够下载硬件。五角大楼资助的设在 Mclean Va的一个研究中心──迈特公司的毫微技术负责人詹姆斯·C·埃伦博根作出以上的预测。 毫微技术是一种能制作比几百毫微米或几十亿分之一米还小的物件的工艺,它的尺寸只有几个原子串连在一起的长度。将自动装配…  相似文献   

5.
石磊 《世界科学》2007,(4):46-46
从来没有人因发明了延年益寿的万能药而获得诺贝尔奖,但这个奖项本身,似乎倒有这样的功效。英国沃里克大学的马修·拉布伦(Matthew Rablen)和安德鲁·奥斯瓦德(Andrew Oswald)博士最近的研究就给了我们这样一个结论,他们在学校的论文网站上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诺贝尔奖获得者,比起那些被提名但最终落选的同行明显活得更久。  相似文献   

6.
物理学家──约翰·巴丁李文清译巴丁是第一位在同一领域(凝聚态物理学)中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传奇式人物。当他第二次被授予诺日尔物理学奖时,L·卡达诺夫(Kadanoff)打电话祝贺他:“继续努力,再得一次,你就成为冠军了广1956年,巴丁与W·布拉顿(B...  相似文献   

7.
“微类星体”似乎比光速更快天文学家首次测出银河中表面上比光速更快的气体喷流运动。以前,人们认识到,只有在遥远的类星体和活动星系中才存在着“超光速的运动”.巴黎Saclay学院的费利克斯·米拉贝尔(FelixMirabel)和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路易·...  相似文献   

8.
引起化学革命的贵族PaulBoard著许国平译“那个人头在一瞬间就被砍下了,即使再过一百年也许不会再有一个这样的人头。”18世纪法国数学家约瑟夫·路易·拉格朗日(Jos。PhLoutsLagrange)哀叹道。他所说的人头指的是法国贵族,同时也是一位...  相似文献   

9.
正象很多技术方面的进展一样,导电聚合物领域的革新,开始也出于偶然。70年代初,东京技术研究所的白川英机试图制造一种名叫“聚乙炔”的有机聚合物时,把催化剂加多了,多出配方规定的1000倍。得出的东西,却是状似铝箔的、有光泽的、类似银的薄膜。铺开来,就象用来包剩菜饭使之不变质的莎纶。这新形成的物质绝非寻常之物,致使阿兰·G·默克代米德(AlanG.Mcdairmid)在侦悉此事时,就想到可否用它取代他正在制造的合成金属─—能传电的非金属物质。1977年,白川和默克代米德、阿兰·J·黑杰(Alan.J·Heeger)一起,在宾夕伐尼…  相似文献   

10.
杨同青  刘鹏  姚熹  张良莹 《科学通报》2000,45(13):1447-1450
在PZST反铁电陶瓷电场诱导的亚稳铁电态中,观察到铁电-反铁电相变温度随偏置电场的增大向高温方向移动,平均移动幅度为 39℃/kV· mm~(-1)左右,移动范围可从室温到 90℃附近,远大于偏置电场对其他相变温度的影响.伴随着铁电-反铁电相变,热释电电流出现峰值,峰宽可达几十度,热释电系数可达 10~(-6) C/cm~2· K数量级,介电常数呈阶梯式变化.  相似文献   

11.
纪念阿·诺贝尔逝世100周年联合学术研讨会概要周守仁(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成都610072)1996年12月10日是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企业家阿尔弗雷德·伯恩纳德·诺贝尔(AlfredBernhardNobel,1883~1896)逝世100周年...  相似文献   

12.
对固氮酶的新见解R·N·FThorneley著李桂凤译范宗理校光合作用和生物固氮是供养人类的两种基本生命过程.对紫细菌反应中心的结构进行的研究结果,曾荣获了诺贝尔奖金;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对光合作用的认识能力.现在,金(Kim)和里斯(Ree)在这期...  相似文献   

13.
无性繁殖人类胚胎科学家们已经首次“无性繁殖”出人类胚胎,这种复制研究新领域的闯入引起了伦理学和科学上的争论。10月13日,在美国生殖协会召开的年会上,乔治·华盛顿大学的罗伯特·斯蒂尔曼(RobertJ·Stillman)和杰丽·霍尔(JerryL·H...  相似文献   

14.
纳米级金属线想象有一种磁毯,它的每一股线只有几个原子粗。当然,这只不过是一种比喻.将这种新研制的纳米级的线嵌入薄膜里──例如,优质的音频和视频磁带等。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化学家T.M.惠特尼(T.M.WLitny)说,这样的一维纳米级线材现在...  相似文献   

15.
科学之窗     
科学之窗黑洞的形成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罗杰·谢韦莱(RogerChevalier)认为,黑洞的存在可能比我们的预料要多。他已经发现了一条新的产生黑洞的途径.按照传统的观念,只有当一颗比太阳质量大40倍以上的星体萎缩并消亡后才有可能形成黑洞.由于这样的星...  相似文献   

16.
印度现代物理学界的早期三杰王大明本文所要介绍的三位人物分属印度物理学界的第一和第二代人,其中加迪什·钱德拉·玻色(JagdishChandraBose,1858~1937)是第一代;钱德拉塞卡·文卡塔·拉曼(ChandrasekharVenkataR...  相似文献   

17.
安德列·诺夫(1902~1994)朱孝愚编译安德列·诺夫(AndreLwoff)于1994年9月30日去世,享年92岁他是一位分子主物学家。在19岁时他便开始了科学研究生涯。他因发现“基因控制酶和病毒合成”和创举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安德列·诺夫的...  相似文献   

18.
就象雕刻师一点点地加粘土来制作雕像一样,科学家们也尝试着一点点地用纳米级的粒子来制造新的材料。现在,有二个研究组已经找到一种制造这种新材料的方法:他们用DNA将一串小金珠连接了起来,结果形成由无机粒子和有机分子组成的混合物。这些混合物在生物检测和生物电子学上有着很大的应用前景。他们采用的都是利用DNA碱基对的特性的方法。伊利诺斯州埃文斯顿西北大学的查德·米尔金(ChadA.Mirkin)、罗伯特·利辛格(RobertL.Letsinger)和他们的同事将二种不同顺序的DNA串附加在悬浮在水中直径为13纳米的金粒于上。看起来这些…  相似文献   

19.
包装对于保持食品消毒是重要的。在过去一些年里,许多方法被使用以保鲜和促进食欲,其中之一——防腐食品加工包装,在成本上比传统方法更有潜力,它使用超高温加工能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防腐加工包括消毒产品和在消毒环境中封闭或者密封消毒产品的填补性消毒包装。消毒过程是指在短时间里,使食品处于摄氏130℃以上的温度。防腐性包装的食品有着长久的保质期,并且不需要冷藏。防腐加工的另一优势是其耗能少。防腐加11包装的步骤可概括为:·在操作之前消毒防腐装置;·在包装之前消毒产品;·在装入之前消毒食品包装;·在操作过程中使…  相似文献   

20.
对于本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而言,硅是比黄金更为恰当的材料。因为今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3位科学家都是利用硅材料作出了他们杰出的成就。他们分别是:达拉斯德州仪器公司的杰克·基尔比(Jack Kilby,见上图)、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赫伯特·克勒默(Herbert Kroemer)以及圣彼得堡A·F.Ioffe物理技术研究所的泽罗斯·阿尔费洛夫(Zhores Al-ferov)。计算机、手机以及CD机都有赖于他们所创造出的这项技术。 硅技术到现在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了。早在1947年的晚些时候,贝尔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