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植被对水流结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冬  刘斌 《科技信息》2007,(13):41-42
国内外对于有植被明渠水流的研究还很少。本文根据现有的相关资料归纳、分析了植被对水流结构影响的现象及机理,即植被对水流速度、紊动结构及能量的影响,最后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为了测试水流对水工混凝土的冲刷作用 ,研制了一种改型的水流剪切力测试仪 ,可以在水中不受正压力的影响 ,测试水流产生的剪切作用。这种设备制作简单、成本低廉 ,不需要特殊材料和专门加工。经过标定后 ,测试数据很精确。利用这种仪器进行大量的、不同检测环境的试验 ,根据采集的数据给出了水流剪切作用力与水压力、水流速度、冲刷角度及含沙量等参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膜孔灌溉田面水流运动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膜孔灌溉大田灌水试验资料,分析了膜孔灌溉田面水流动特性,研究了单宽流量和开孔率对田面水流推进及消退特性的影响,提出了膜孔灌溉田面水流推进曲线符合幂函数规律,水流消退曲线符合一元二次函数规律。该项成果为膜孔灌溉理论与技术的进一步研究遵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含沙掺气高速水流壁面脉动压力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阐述水流脉动压力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含沙掺气高速水流的脉动压力进行了试验,研究了水、气、沙三相流体的压力脉动特性,探讨了掺气、含沙量等参数对水流压力脉动幅值特性,频率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冲积河流阻力是泥沙运动力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利用1844组实测资料,基于水流功率的概念建立了总水流功率与有效水流功率的经验关系.在泥沙起动前后总水流功率与有效水流功率基本一致;在低能态区,由于有沙垄、沙纹出现,总水流功率明显大于有效水流功率;在高能态区,从动平整床面到沙浪的出现,总水流功率又逐渐背离有效水流功率.用近10000组水槽和天然河道资料验证表明,该经验关系式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水流剪切力对活性污泥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SBR反应器模型研究了水流剪切力对活性污泥沉降特性和活性的影响;通过不同水流剪切力下活性污泥絮凝体形态及微生物类型的比较,分析了水流剪切力对活性污泥特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SBR系统中的活性污泥对水流剪切力的变化较敏感;剪切力会影响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生态系统,改变絮凝体的结构;利用水流剪切力来改变SBR反应器中活性污泥的沉降特性和活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巴添  陈明栋  肖娟 《科技信息》2012,(23):57+75-57,75
为保证银盘电站建成后大量船舶的进入以及运量大幅增长后的安全畅通运行,需加强对通航设施、上下游引航道及连线区域通航条件的观察,以便积累经验,确保船舶安全过坝。本文通过实船对彭水水电站下游引航道的流速及水流流态、水面波动进行了观测,得出了重要数据,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含水层水流在重力势-介质压缩作用下,水头随介质压密而增高,渗流速度随介质压密而减小。含水层水流在重力势-温度差-介质压缩作用下,当温度不足以改变流体的物理性质时,水头与温度分布有关,线性温度分布对水头无影响,而非线性温度分布使水头随温度升高而增高;当温度足以改变本的物理性质时,水头随温度升高而增高。  相似文献   

9.
在现阶段的发展中,我国对道路的研究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原本很多不被重视的道路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尤其是U形弯道.对于U形弯道而言,水流对其具有很大的影响,我们需要对U形弯道水流进行一定的实验,将实验的结果进行系统的分析,这样就可以在道路建设的过程中,有效的避免一些问题的发生,同时可以让U形弯道更好的为广大的居民服务,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对于U形弯道而言,水流实验是最有效果的.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富营养化水体中蓝藻"水华"的形成机理,研究不同光照条件下水流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采用小型有机玻璃环形槽模拟不同水流,在恒温、无菌条件下进行,对比研究了两种光照强度(2 500lx和3 500lx)下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水流改变了微囊藻的各个生长阶段,使微囊藻适应时间增加,对数生长时间延长,水流提高微囊藻的比增长速率,直接影响微囊的生物量;水流对微囊藻的影响与光照强度有关,在光照强度为2 500lx时较光强为3 500lx时更利于微囊藻的生长,且均在35cm/s时最利于微囊藻的生长;微囊藻在2 500lx时各流速下微囊藻生长差异较大,而光照为3 500lx时微囊藻的生长在各流速下的差异较小;水流降低了微囊藻对光照强度的需求并提高了对光的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