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高新区已成为各地发展高技术产业的主要战略力量,是引领区域技术创新和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提升高新区内集群创新质量水平,从经济效益、知识产出、人员素质、创新结构四个维度构建国家高新区产业集群创新质量评价体系,以全国156个高新区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高技术产业集群对国家高新区创新质量的影响.结果 显示,影响国家高新区产业集群创新质量的两个关键因子是集群网络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国家高新区整体创新质量水平有待提高,区域间差异过大,且在不同影响因子上存在发展不均衡现象,最后根据分析结论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省内资讯     
《今日科技》2013,(11):38-39
“数字安防产业集群”列为国家级产业集群 日前,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了2013年度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名单。本次全国共有29家单位的产业集群列入国家培育计划,杭州高新区“杭州数字安防产业集群”榜上有名,这是继上半年“温州激光与光电创新型产业集群”之后浙江省第二家。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柳州高新区为例,从产业布局、集群效应等方面分析了广西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并从政府支持、创新平台建设、科技金融体系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阐述了柳州高新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政策亮点。在剖析柳州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健康科技产业被公认为是继网络革命之后,最有可能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产业。近年来,中山市国家健康科技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试点(以下简称中山集群)以中山高新区为依托,以健康科技产业为核心内容开展相关试点建设工作。从2002年至2010年,中山集群建成了全省唯一一个国家级健康产业基地,吸引了超过200家国内外知名的健康科技企业落户,形成了生物大分子药物产业、微创医疗器械产业、智能化医疗信息及云计算产业"三足鼎  相似文献   

5.
张琼瑜 《科技信息》2013,(5):273-273
高新区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本文分析了无锡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提升集群创新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兰州市除国家高新区-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国家级经济区-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外,还有省级、市级乃至县区创办的各级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十来家,另外,还有各高校大学科技园等。各园区主导产业不明确、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招商引资政策不确切、土地利用不合理等,致使兰州市整体工业布局不能合理有效地规划布局,难以形成产业集群。为此,提出以园区整合推进兰州市产业集群发展。  相似文献   

7.
邓其福 《安徽科技》2021,(12):21-23
近年来,在新一轮科技变革的助推之下,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竞争已成为各国竞争焦点.从我国来看,进入新时期,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高层管理部门也适时出台了国家高新区发展规划、国家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等指导文件.另外,区域产业发展战略日益抬升,安徽省自贸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等纷纷出台.本文主要结合新站高新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新站高新区产业发展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站高新区产业发展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8.
产学研合作是一种促进科技成果转变为生产力的有效途径,是区域创新体系和产业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中,产业技术路线图的方法被广泛运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高新区是载体,产业集群是突破点。产学研合作体系可以将区域内产业创新网络进行有机整合,有效汇聚科技创新资源,对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已呈现产业集群特点,但多数是生产驱动型,产品缺少核心技术,市场竞争力不强。万钢分析,"过去20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依托国家高新区、大学科技园等基地呈现出产业集群特  相似文献   

10.
于良 《太原科技》2010,(11):36-37
产业发展相关的国家部委(如国家科技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财政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都在陆续出台相关政策以加大基于产业集群的投入力度。如国家发改委早在2007年就印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科技部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在对(国家级)高新区和火炬特色产业基地的评价中重点强调其产业集群特征,资金投入、项目支持都相应倾斜。由国家科技部主管,国家财政部监管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在2009年末已经开始产业集群示范投入的试点工作。产业集群已成为我国区域发展的重要产业组织形式和经济载体。  相似文献   

11.
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强国富民的重要基础和国家安全的根本保证。高新区是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是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是抢占世界高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是高新区的根本宗旨.加强科技创新是高新区建设发展的首要任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高新区履行职能的根本要求。高新区在科技创新中承担着责无旁贷的重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肩负着重大的时代和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2.
淄博高新区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强化同科技发展的孵化体系和人才体系建设,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高新区经济舞台上的"顶梁柱"。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值、利税等主要经济指标达到了全区的9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高新区经济的快速膨胀,使区内经济发展规模跃居全国53家国家高新区的  相似文献   

13.
于良 《太原科技》2011,(6):31-34
高新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对国家升级转型过程有着重要影响。济南高新区的发展过程非常典型,代表了一大批高新区的发展现状,其产业转型的经验有助于类似高新区产业转型借鉴。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国家高新区在新时期促进科技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地位,并结合高新区的发展经验和现状,从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实施创新型人才战略、拓宽科技融资渠道以及发展产业集群等方面就如何提升高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5.
正为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马鞍山慈湖国家高新区(以下简称高新区)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围绕"221"现代产业体系,把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重中之重,使慈湖高新区"高新"特色愈发彰显,确保了几年来在国家高新区综合评比中排名持续前移。在国家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创建中,高新区强化政策扶持力度,出台了有关科技创新奖励和专利资助等政策措施,科技型企业如雨后春笋涌现。现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142家,拥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家、优势企业6家、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8  相似文献   

16.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产业集群对科技创新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又使得产业集群创造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财富。目前我国已经发展起来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但总的创新能力还较薄弱。专家建议,我国应该以产业集群为基础,建立有效的科技创新平台,形成强有力的国家科技创新系统。  相似文献   

17.
《广东科技》2008,(9):34-34
“十一五”期间,省发展改革委联合省科技厅指导协调制定高新区的规划并积极纳入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包括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高新区给予重点支持。通过把高新区产业集聚作为全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途径。加快产业向优势区域和主要城市的集聚,积极建设特色高技术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8.
董凤 《广东科技》2011,20(21):94-96
二十载励精图治铺就科技创新路,二十载栉风沐雨谱写科技辉煌曲。20年前,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国家高新区的重大战略部署,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迎来了历史性的重大发展机遇。1992年11月9日,佛山高新区被批准成为86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  相似文献   

19.
合肥高新区主导产业和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合肥高新区已拥有四大主导产业和围绕主导产业形成的产业集群,即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材料等四大产业集群。近年来,这些主导产业和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逐渐提高,本文现对其发展现状作出概要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20.
2012年7月5-9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会议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20年成就展(又称"两会一展")相继在北京召开。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高新区20年成就展全面展示我国高新区建设20年的发展成果,丰富的展品、鲜活的演示,让人们充分领略到了科技的魅力。在上海张江高新区展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