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隐喻学研究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隐喻的生成和理解依赖于一定的语境。与静态的语言语境不同,非语言语境具有交际时的灵活性和不确定性,以及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因此理解隐喻就必须根据特定的交际情景以及民族文化背景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2.
吕盼 《科技信息》2009,(4):68-69
关联理论是一个有关语言交际的认知语用理论,提出了交际中的明示—推理模式,认知语境则为语用推理提供了相应手段。而顺应论认为语言的使用过程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是各种关系相互顺应的过程,也包括语境关系的顺应。Verschueren指出语境包括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是顺应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类学、语用学及社会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学家视野逐步扩大,研究逐步深入:从语言结构转向语言与社会、语言与人脑、语言与文化等等的关系。本文通过语言与文化、语言与社会辩证关系的阐述以及对汉英语言的词、短语和句子的得体运用的例述,说明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与其所属民族文化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语言产生于社会环境之中,因社会交际需要而为人们所使用,并随社会交际需要的不断发展而变化。人、社会、文化和语言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就形成了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不但语言结构与文化有关,语言使用方式也跟文化有密勿关系。对短语、句子的理解和使用除了要了解语言的结构之外,还要顾及社会文化背景及语境尤其是交际时的社交语境、认知语境。  相似文献   

4.
在语言交际中,语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脱离了语境,表达和理解都只是纸上谈兵。本文从语境角度出发,通过分析语境的概念、分类及主要功能,阐明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如何运用语境,掌握语言交际这门艺术。  相似文献   

5.
交际行为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解码过程。语境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如何参与交际以及在交际过程中如何发挥语境作用的基础。语境在交际过程中,具有限制功能、解释功能、确认功能、信息矫正功能和信息补充功能。在交际过程中,只有在言语的基础上,依靠语境进行推理判断,才能准确理解话语的真正含义,完成有效的交际行为。  相似文献   

6.
人们交际过程中离不开对语法结构的选择。语言交际中的语用推理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在语境的参与下完成交际的心理认知过程。在分析认知语境概念的基础上运用认知语境理论对静态的语法的主要五个层面进行了动态的语用研究 ,认为认知语境对语法结构的选择及其隐性意义的确定起着动态的语用制约作用 ,具有很强的认知阐释力。  相似文献   

7.
语用学的研究成果表明,语境是与交际者的认知能力和心理体验密切相关的,是交际者的主观意识的反映,是一种心理现象。话题和连贯是语篇分析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对解读语篇起着重要的作用。话题多以隐性形式存在于语篇中,对它们的解读需要借助语境中的主观因素,来激活相关的认知图式。语篇的连贯性产生于理解者在认知语境中寻找关联而进行推理的过程中。语境中的主观因素在语篇理解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林茹 《科技信息》2012,(7):415-416
认知语境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组成部分,适应了语言发展的客观要求,它强调对语言的理解应建立在人总体认知的基础上。而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人类的一种普遍思维方式。对隐喻意义的理解一直是语言学界很关注问题,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隐喻的理解有过不同的阐述。无论是从哪个视角去解释隐喻的意义,都离不开语境,尤其是认知语境的作用。认知语境与隐喻理解有着密切的联系,认知语境对隐喻理解具有解释和制约作用,对于隐喻意义的推导和意义的筛选过程具有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任何语言交际活动都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并受环境的制约影响。语境是语言交际中所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于准确理解词语和话语起着重要作用,有了语境才能对一个词,一句话作准确的,全面的理解。探讨了语境在英语听力理解中的作用,强调语境分析对于听力理解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把握好语境线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从建构语境知识,辨明交际意图和寻找语境线索三个方面探索语境在听力教学中的运用。建构语境知识,主要包括熟悉语言语境,建构情景语境和学习文化语境。辨明交际意图就是要根据言语功能判断出显性意图,进而参照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推断出隐性交际意图。寻找语境线索是有助于听力理解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认知语言学认为,推理在语言符号转换中起着重要作用。语言交际中信息的理解与表达实质上是个推理的过程;翻译旨在探究对原文的理解和译文的表达。然而,语言互动和交际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差异往往给翻译带来种种障碍,对策之一就是通过认知推理以求翻译中的等值转换。  相似文献   

12.
主要从建构语境知识,辨明交际意图和寻找语境线索三个方面探索语境在听力教学中的运用.建构语境知识,主要包括熟悉语言语境,建构情景语境和学习文化语境.辨明交际意图就是要根据言语功能判断出显性意图,进而参照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推断出隐性交际意图.寻找语境线索是有助于听力理解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张淳 《长沙大学学报》2010,24(3):104-105
根据关联理论,阅读理解是一个明示——推理的动态认知过程,读者通过明示的交际行为寻找最佳关联性从而理解文章的暗含意义。但是,英语阅读是一种跨文化阅读,对于可能出现的文化缺省现象,关联理论的解释力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通过帮助阅读者运用常规关系推导跨文化语境含义并有效实现跨文化交际是一条提高跨文化阅读能力的可行性途径。  相似文献   

14.
何红玉 《科技信息》2009,(32):171-171,173
关联理论的语境是交际者认知环境的一部分假设构成的,假设随着上下文环境和认知因素的变化而不断改变,故而是动态的,比较能客观地解释交际者双方的理解交际话语的过程。话语理解主要是通过三种途径来实现,即:产生新信息,新信息加强旧信息,新信息排除旧信息。而交际者通过语境补足和选择达到话语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语言具有模糊性,言语交际是在一定语境中进行的信息传递的动态系统,是交际双方在意图和意义之间映射的互动过程。语用模糊是语言运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语用模糊现象的存在说明交际活动中的语言有不确定性,而话语意义的协调又需要借助具体的认知语境来实现。  相似文献   

16.
以认知和语言顺应理论为依据,讨论跨文化交际和语言"出格"现象的问题.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们为了交际,就应掌握、运用语言;要交际成功,就应选择、理解语言,求得双方认知心理平衡,让语言顺应环境,并根据环境来顺应语言.  相似文献   

17.
礼貌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规范之一,语言活动中的礼貌同样不容忽视。任何一种语言交际都受制于当时的语言环境,交际中的礼貌语运用也必须充分考虑具体的情景、社会、文化、认知等语境,才能正确表达,达到良好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8.
程式化表达是语言运用中的普遍现象,研究认为,它们具有与文化情境相连、整体性和固定性等特性,在交际意义的建构和诠释过程中具有引导获得文化和情景语境知识、易于掌握和运用、帮助语言使用者获得准确信息,并有助于快捷地建构和理解意义等语境线索功能。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论证了认知语境在商业广告理解中的动态建构过程及其作用。一方面,广告商要恰当预测广告受众的认知语境,另一方面,广告受众在关联性基础上选择和调整自己的认知语境,这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只有当广告商和广告受众的认知语境互相显映,交际才会成功。  相似文献   

20.
谭荔 《科技信息》2013,(26):51-51,53
阅读理解是一种语言交际活动,是交际互动的过程;阅读是解读作者意图的推理过程,阅读的目的是寻求最佳关联信息,推知交际意图。本文从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出发,总结了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把关联理论应用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词汇层面,从认知语境中选择最佳关联的假设,尝试找出词义最佳相关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