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加强对古民居的保护与管理,黄山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安徽省皖南古民居保护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了《黄山市古民居保护暂行办法》。《办法》规定本市行政区域内1911年以前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的民宅、祠堂、牌坊、书院、楼、台、亭、阁等建筑物,受国家法律保护。集体和私人所有的古民居,其所有权受国家法律保护。古民居的所有者和使用者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办法》的规定。《办法》对古民居在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打击走私、盗窃和违法买卖国家法律保护的古民居建…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乡村古民居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同时也是不可再生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乡村古民居特有的建筑结构使其存在诸多火灾隐患,导致近年来古民居火灾频频发生.文章就乡村古民居建筑的防火保护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乡村古民居建筑的特点,然后结合现行消防防火工作,列举了乡村古民居建筑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徽州古民居旅游发展路径及其保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民居是一种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保护和旅游开发价值。徽州文化区域内存在着数量庞大、特色显著、分布广泛的古民居,已构成区域旅游重要的吸引物,目前徽州古民居的破坏严重,旅游开发处于粗放型的初级发展阶段,存在着诸多不足。本文结合徽州古民居保存和旅游开发的具体现状,对开展古民居旅游发展提出合理化的措施,实施有效保护,充分发挥古民居的旅游价值和功能,推动区域旅游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4.
新余市古民居共有百余处,大多数分布于城郊以外的乡野之中,比较著名的有15处。总体上看,新余的古民居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更没有得到开发利用。介绍了新余市古民居的特色及渝水区罗坊镇下寸村明清民居群、渝水区观巢镇汉泉村昼锦堂、分宜县尚睦村邓家大屋等几处典型的古民居,就如何保护和利用新余市古民居,提出了若干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当大家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古窑址的保护上时,我们身边的古民居却在一点一点地消失。民居记录着过去的生活,和其他建筑一样,能反映一个城市当时的经济、文化、风俗等各方面的情况。本文从古民居存在的真实价值角度出发,对景德镇古民居在城市建设中的未来发展规划进行探讨,并提出古民居独特个性的保护策略,开发创新型旅游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古民居是保存历史记忆与文化的重要资产,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更好地保护这种人类智慧的结晶是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扩充实境技术(Augmented Reality,AR)重现古民居在不同时代的风貌,这不仅能让用户能更了解古民居的历史,也能对于所学知识点印象更加深刻.另外,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结合用户兴趣的个性化信息交互,增加了了解古民居知识的趣味性.  相似文献   

7.
古民居保护和开发的策略——以镇江西津渡古民居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镇江西津渡古民居在风水格局、规划布局、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资源价值,应当从科学规划、原真保护、和谐拆迁、创新利用、协调开发和把握“文脉”等方面保护和开发西津渡古民居。  相似文献   

8.
高洁 《科技信息》2007,(36):12-12,62
民居是中国古建筑中最具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与文物保护形成反差的是,在中国有大量的非文保古民居在法律保护上属于尴尬地位。本文通过对非文保古民居保护现状进行根源分析,着重就非文保古民居的保护机制进行研究,提出几种保护方式。  相似文献   

9.
邢台市区西部太行山前古民居具有一定规模,大多为清朝中晚期和民国时期石砖木结构建筑;建筑布局独具特色且有防卫设施,建筑坚固厚重、精致耐用;石木构件精雕细刻,图案较多,表达了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祈愿;门楣刻字极具教化和励志功能;民居内人员生产生活遵从特定的规则。太行山前古民居属传统农业社会太行山区和华北平原结合部古民居,具有较高历史人文和旅游开发价值。但由于年代久远,很多古民居已经破旧不堪,甚至露天漏雨,有的木雕已脱落残损。如果十年不维修保护,将彻底毁坏。针对古民居现状,建议有关部门要尽快加强调研,制定保护规划,积极进行保护、开发,以形成邢台市"古城区历史文化观光游——太行山前区古民居乡村文化休闲游——太行山水自然风光游"连线成片旅游格局,弥补冬季旅游资源之不足,促进邢台市旅游和文化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苍坡村是楠溪江流域的一个著名文化旅游古村落,20世纪90年代初开展保护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村中标志性的古建筑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但古民居的保护情况不尽人意。近年来苍坡村新式民居日益增多,苍坡古村原来独特的庙宇、宗祠、古宅院等整体村落风貌严重受损,村民普遍失去在古民居的居住热情,村民拆除古民居兴建新式民宅和政府强行拆除村民新建民居的事件屡有发生。苍坡古村保护工作出现些许发人深思的现象。从婚姻、养老、人口的变迁角度来看,古村落保护工作应以民众为保护主体,正视并协调好古村落保护规约和民众实际的居住需求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城市和乡村的现代化进程中,急功近利的更新改造,打着旅游开发的名义随意破坏古建筑,已经使我国不少古村落、古民居遭到极大破坏,令人痛心.随着这些铭刻着一代代当地人成长记忆的古建筑、古村落的减少,古老的记忆正在消失,地域文化的基础日益削弱.如何有效保护古民居、古村落,延续中华文明的文脉,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司泽富 《科技信息》2011,(20):I0162-I0163
古民居群因其独特的景观效果、文化内涵及生活气息,吸引着众多旅游者。本文以玉林市高山村古民居群为例,提出了古民居旅游的开发构想,并对其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以期对同类型景区的开发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怀旧心理和体验追求的不断增强,古民居日渐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保护性旅游开发有益于地方经济建设,有利于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以古民居的保护为目的,以武夷山城村古民居的旅游开发模式为重点,通过调查分析,基于"客源"、"资源"两种角度,构建了古民居保护性旅游开发的一般模式,并因地制宜地分析讨论了适合城村景区的保护性旅游开发模式,根据规划目标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依据团山村民居建筑现状考证张氏族人祖先落脚团山村以及张家花园的建盖历史与时代背景,解析张家花园建筑结构布局,民居建筑结构的整体特征和表现样式,探索古民居的过去和未来、传承与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5.
该文主要分析了中田村古民居保护的现状及保护所存在的问题;然后总结归纳出保护的内容和原则;最后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徐欣  许艳  张丽娜 《工程与建设》2007,21(6):867-868
徽州民居是中国古民居的代表之一.其错落的马头墙,高深的天井院以及细窄的街巷,与绿水青山组成一幅永恒的水墨画,它所带给人们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生态价值应该是予以保护和弘扬的.但今天的人们,却迷失在新旧的交替中.  相似文献   

17.
在城市和乡村的现代化进程中,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打着旅游开发的名义对一些文物古迹进行急功近利的更新改造,使我国不少古村落、古民居遭到极大的破坏,古老的文化记忆正在逐渐消失。如何守护鲜活的文化记忆,有效保护好古民居、古建筑、古村落,延续中华文明和地区文化的文脉,已经成为摆在当下有识之士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文章引入反映木结构榫卯连接的半刚性单元,建立了徽州木结构古民居的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获得了其内力、应力和位移.结果表明:徽州木结构古民居是安全的,且具有较大的安全度;脊柱的安全可靠是整个木构架、以至古民居不发生倒塌等毁灭性破坏的关键;古民居的破坏往往不是构件破坏,而是结构破坏,同时预示了可能发生破坏的最危险部位;徽州古...  相似文献   

19.
浅析徽州古民居生态设计的系统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徽州古民居讲究人的居住空间和生态环境,符合现代建筑提出的"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的设计理念.该文从生态节能的角度来系统的分析徽州古民居的生态观和节能理念.  相似文献   

20.
文化播报     
据悉,当年徽商休憩、品茶的一座茶楼“翠屏居”如今堆满了杂物,海外的商人却相中了这依然古色古香的民居,准备将其整体“移民”到国外。最终当地政府根据“皖南古民居保护条例”,对海外搬迁紧急叫停。皖南古民居,是指安徽省境内长江以南地区建于1911年以前的具有历史、艺术、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