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居住区绿地规划的重要性出发,针对居住区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道路绿地,水景绿化等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操作性强的规划设计方案,并对居住区绿地的养护管理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 1 新疆绿化树种现状及存在问题1.1 新疆绿化树种现状 通过对新疆公共绿地、道路绿地、单位绿地、居住区绿地等处的树种调查。了解到新疆栽培最广泛的树种有:榆叶梅、白榆、杂交杨、玫瑰、丁香、大叶白蜡、云杉、油松、紫穗槐、接骨木、新疆杨、白柳、樟子  相似文献   

3.
宋琪 《广东科技》2008,(24):68-69
前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地居住区用地不断增加,而居住区绿地在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美化局部环境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居住区环境的好坏。提高设计水平应在尊重传统、尊重科学基础上摒弃原有落后的环境,注意生态及景观设计,使居住区绿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4.
王芳芳 《科技信息》2013,(26):157-157
居住区绿地是影响居住环境的主要因素,尤其是植物的选择及应用。衡水市的居住区绿地发展现状不是很好,这与其经济发展状况有很大关系,虽然近几年的居住区建设对绿地有所重视,但从居民的使用方面讲,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5.
陈科 《科技资讯》2012,(14):142-142
本文通过对居住区绿地中高频率使用人群的生理、心理、行为特征及需求特点的研究,概括这部分人群对绿地使用的要求和特点,为今后的居住区设计提供依据。从而指导今后的居住区绿地设计朝更宜人化,更情感化方向发展,同时有效提高绿地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居住区绿地国家园林城市指标及游人活动面积率等指标的解析,重点阐述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的重要性及建设过程中如何进行配置。  相似文献   

7.
楚芳芳 《科技信息》2009,(14):243-243,245
本文从居住区绿地和环境的联系,居住区绿地内部的统一和居住区使用者三个角度对居住区绿地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巴州科技》2007,(3):14-16
一、居住区绿地的概念和意义 目前库尔勒市居住用地形成主要有居住小区、单位家属区和分散的私人住宅。居住区绿地属附属绿地性质,包括组团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绿地、小区道路绿地。居住区绿地建设不仅对城市绿化面貌和城市人工生态系统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城市住宅小区绿化种植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住宅小区绿地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分布最广 ,最接近居民 ,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绿地 ,它在改善居住区小气候和卫生条件 ,美化居住区环境和为城市居民创造室外休息活动场所等方面有显著作用 .从城市住宅小区的历史现状及设计原则看 ,对现代住宅小区如何营造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作探讨很有必要 .  相似文献   

10.
公共绿地空间的配置影响城市人居生活质量.该文以武汉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与语义分析方法,探究以公园绿地为代表的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可达性与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优化路径.研究表明:1)武汉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空间呈现沿长江对称集聚分布,且呈现汉阳、武昌双核布局模式,各级公园绿地空间分布均垂直于长江走向.2)武汉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布局形式以自然为基底,凸显了山水公园的特征.3)社区尺度下,基于步行出行方式武汉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的可达性呈现沿江向内陆圈层式递减规律,并以地铁出行方式有效补充公园绿地整体可达性.应通过下移公园绿地布局尺度,发挥公园多元功能性助力韧性社区建设;从主题、空间、媒介等方面打造体现地方文化的公共绿地,推动公园绿地的文化转向;适时对接居民需求,将公园绿地空间打造成“可情感表达”“可感知体验”“可社会交往”的公共空间.旨在丰富社区公共空间的研究类型和拓展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视域.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宁波公园绿地、道路绿地、防护绿地以及居住区绿地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宁波城市园林发展的现状,指出存在植物认知方面的误区以及绿化模式单一、生物多样性水平低、忽略外围绿化、大量使用杀虫剂与除草剂等问题,提出在保证绿化面积与连通性的基础上运用本土树种确定乔木主导地位,构建稳定的城市园林系统,以期发挥城市生态与城市美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居住区具有建筑密度大,绿地率高的特点,绿色屋顶和下凹绿地利用蓄水空间能有效调控居住区雨水径流。以漳州市某居住区为研究区域,构建雨水系统SWMM模型,通过改变绿色屋顶径流路径,模拟不同重现期绿色屋顶与下凹绿地各自排洪与串联使用对居住区的径流削减效果。结果表明,在降雨历时2h重现期为2a、5a、10a、20a的降雨条件下,绿色屋顶与下凹绿地各自排洪(绿色屋顶径流不接入下凹绿地)时,其径流总量削减率为37.3%~38.5%,峰值削减率为37.5%~43.2%。当串联使用(绿色屋顶径流接入下凹绿地)时,削峰减排效果更加明显,且对于低强度降雨,优势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介绍了多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常用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14.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人口密集,园林绿地的作用日趋显著。运用生态学理论,从道路及街景绿化、小游园与居住区公园绿化、单位绿化、垂直绿化等方面阐述了城市绿化建设及其植物配置。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建设生态居住区的现实意叉,从选址和规划布局的科学化、道路交通系统与绿地的生态化、雨水的集约蓄收和污水的循环利用、建筑单体设计的节能和生态化以及太阳能和沼气等能源的利用等方面探讨了生态居住区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低影响开发理念(LID)是一种可轻松实现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生态技术体系,其关键在于原位收集、自然净化、就近利用或回补地下水.在该理念指导下,通过对信阳市自然条件、人文特点等现状分析,选取信阳市典型居住区,针对居住区屋顶、铺装、植草沟、雨水花园及下沉式绿地等进行适宜的低影响开发改造,探索有效的低影响开发建设途径和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7.
韩永红 《科技信息》2012,(31):454-454
居住区绿地的作用大致有:美化环境、改善小气候、丰富社区业余生活、减灾避灾和维护坡地稳定。因此,规划绿地的基本原则自然就是:以人为本、经济实用、因地制宜、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平面与立体统一等原则,通过绿地规划,达到在居住区形成相对安静的绿化空间,有利于居民开展户外活动、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密切人际关系。创建和谐社区。  相似文献   

18.
王乐 《科技资讯》2014,(34):30-30
在当前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过程之中,加强对整个景观的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故在实践的规划设计过程之中应当加以重视,以更好地促进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和规划的效果。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地分析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之中的难点,同时对工作开展的流程以及设计规划工作的核心原则等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旨在以此为基础更好地促进工作向前发展,使得设计的效果和规划质量可以得到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19.
邱俊元 《科技资讯》2006,(23):137-137
城镇园林绿地是城镇生态系统中唯一具有自动调节、自动净化功能的部分,在维护生态平衡上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城镇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对居住区环境的要求更为苛刻。建设部制定的《绿地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对居住区绿化建设提出了权威性的设计指标。本文通过对居住区园林绿地生态功能的介绍,提出了生态建设的几项重要措施,从而使居住环境更加适合人类生活。  相似文献   

20.
居住区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居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着手,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环节,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居住区绿化、美化的要求及欣赏水平也越来越高。强调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应遵从节省成本、方便养护的原则,提出小区绿化养护要突出时间和空间的概念,追求节约成本、长效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