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帮助启动并监督过美国航空航天局 (NASA)多项最受欢迎的科学计划的卫星通信技术先驱者伯顿I·埃德尔森 (BurtonI.Edelson)博士于今年 1月 6日因心脏病发作在纽约逝世 ,享年 75岁。1982年 ,罗纳德·里根总统任命埃德尔森为美国航空航天局副局长 ,负责航天科学及其应用。在该岗位上 ,埃德尔森博士在多项计划———包括哈勃太空望远镜和火星探索计划———的启动和指挥中扮演了主心骨的角色。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应用空间研究所副所长尼尔·赫尔姆说 :“他来到NASA时 ,航天科学预算很低。但他努力使预算有了较大的增加 ,…  相似文献   

2.
1984年12月10日,瑞典诺贝尔基金会在斯德哥尔摩举行了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颁发仪式,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亲自把生理学·医学奖奖金、奖章和证书授予拥有英国和阿根廷双重国籍的塞萨尔·米尔斯坦(César Milstein)博士、联邦德国乔治·科勒(Georges K(o|¨)hler)博士和拥有英国和丹麦双重国籍的尼尔斯·  相似文献   

3.
医学生理学尼尔斯·耶恩博士(72岁)出生于英国伦敦。瑞士巴塞尔免疫研究所顾同。其免疫理论为单克隆抗体打下了基础,成为目前的最高权威。乔治·克勒博士(38岁)出生于联邦德国。塞沙·米尔斯坦博士(57岁)出生于阿根廷。瑞士巴塞尔研究所成员。以上两氏于1975年使癌细胞与抗体产生细胞融合,进一步开发了制造单克隆抗体的技术,使之成为诊断与治疗的武器。  相似文献   

4.
为纪念DNA双螺旋结构发现 50周年 ,《科学美国人》杂志主编约翰·瑞尼(JohnRennie)不久前在位于纽约长岛冷泉港实验室詹姆斯·沃森的办公室 ,对这位著名科学家作了访谈 (沃森曾任该实验室主任达 2 5年之久 )。沃森把分子生物学的现状以及围绕遗传学的争论归于双螺旋的发现——  相似文献   

5.
托马斯·S·库恩是当今世界知名的学者,他因其科学哲学名著《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而名满天下。其实,库恩是从物理学转向科学史,并进而转向科学哲学的。由于他明确提出并详尽阐述了科学共同体的概念,因此也有人把他列为与默顿传统无关的三位科学社会学代氧人物之一(其他两位是普赖斯和本·戴维)。正因为库恩的研究横跨了较为广阔的领域,具有多角度的视野,因而他对科学史论也有比较深刻的洞见,从而形成了他独树一帜的科学史观。本文拟对此作一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6.
最佳科幻电影:《少数派报告))Minority Report最佳男主角:罗宾·威廉姆斯Robin Williams(((--/J~时快相》0ne Hour Photo)最佳女主角:娜奥米·沃兹Naomi Watts(美国版《午夜凶铃》)最佳男配角:安迪·塞基斯Andy Serkis(((毁灭之路》)最佳女配角:萨曼莎·莫顿Samantha Morton(((少数派报告》)最佳青年演员:泰勒·贺希林Tyler Hoechlin最佳特效:《星战前传2))Star Wars Episode II:111e Attack of the Clones最佳DVD:《闪灵战士))Dog Soldiers最佳经典影片DVD:《外星人》E.T.the Extra—Terrestrial第29届土星奖电影类获奖部分…  相似文献   

7.
罗伯特·S·科恩是当代美国的著名科学哲学家,美国波士顿大学哲学教授。由他领衔主编的《波士顿科学哲学研究丛书》从1963年出版第1卷开始,到现在已满70卷。这套书大体上代表了当今世界科学哲学的主要潮流。其中1980年出版的《科学发现:案例研究》和《科学发现、逻辑与合理性》姊妹卷曾被誉为十九世纪惠威尔的《归纳科学历史》和《归纳科学哲学》在二十世纪的再现。科恩教授是美国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并尝试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整个科学的学者之一。他坚持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广泛分析各种社会文化因素对科学的作用,特别是语言和逻辑思维的作用。由此他高度评价了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在这个方面的贡献,并给予皮尔斯、马赫、赖欣巴赫、杜威、纽拉特等思想家以应有的历史地位,以资推进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科恩在1964年国际科技大会所作题为《科学和伦理学》的影响广泛的演说中,曾系统阐述过科学理性同人类自由的内在联系。本文继续了对同一主题的分析,即科学作为人类有目的的、自觉的生活方式,不能不受到政治和哲学的作用,从而也不能不服从于某种超越于科学之上的对人类自由和社会民主的追求。科恩的这些探索,不失为现时代向前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有益的尝试。本文译自《纪念伊姆雷·拉卡托斯论文集》(《波士顿科学哲学丛书》第39卷,1976年)第79~86页。原文是作者在第五届国际“科学和社会”大会(1973)上的演说的浓缩。罗伯特·科恩教授目前正在我国访问讲学,他的观点引起了我国听众的广泛兴趣。仅以此文提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已经56岁的埃里克·赫勒(Eric J.Heller,见图)博士,多年来一直梦想某天成为受到大众欢迎的视觉艺术家。在洛斯阿拉莫斯、哈佛大学和U.C.L.A等协会日常的科学工作中,赫勒博士设法为自己赢得了一次特殊的展览——展示他的风景画和照片。  相似文献   

9.
注册在英格兰的The Vega Science Trus网站的记者约翰·萨尔斯通(John Sulston)不久前访问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弗雷德·桑格(Fred Sanger)博士,谈到了他当年在实验室工作的情况。材料弥足珍贵,特将其译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钱文元(Wen-Yuan Qian)的《巨大的惯性》是对李约瑟的纪念碑式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一个挑战。D·J·迪拉·普赖斯称李约瑟的著作是“人文科学上最后的最伟大的传统与综合性的工作。”李约瑟认为,公元1500年以前中国在好几门科学中的成就远远胜过欧洲的成就。那么,为什么中国以后在通向现代  相似文献   

11.
斯蒂芬·杰伊·古尔德 (StephenJayGould ,见上图 )是哈佛大学生物进化论科学家 ,他的研究、演讲以及大量科学散文作品给古生物学研究领域注入了新的内涵。 2 0 0 2年 5月 2 0日 ,他在曼哈顿的家中去世 ,癌症夺去了他的生命 ,享年 60岁。古尔德博士可以说是 2 0世纪最有影响的进化生物学家之一 ,也可以说是自查尔斯·达尔文 (CharlesDarwin)以来最知名的生物学家。他引发了多场争论 ,时而迫使科学家们重新考虑已成定论的有关进化模式和进化过程的观点。他最有名的理论之一是与奈尔斯·埃尔德雷奇(NilesE…  相似文献   

12.
改革·生存·发展──在《世界科学》创刊15周年科学家座谈会上的汇报毕东海1989年,《世界科学》主编夏禹龙教授在创刊10周年时.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十年磨一剑,利钝任评说》。他推心置腹地与广大读者作了恳谈,包括我们编辑人员的苦楚。自那以后,在主编的...  相似文献   

13.
我担心,特别是随着新的千年期愈益逼近,伪科学和迷信将年复一年变得更有诱惑力.非理性的诱人歌声更加白亮、更蛊惑人心。……蜡烛的火苗渐趋熄灭。微弱的烛光摇曳不定。黑暗笼罩.鬼怪开始作素。——卡尔·萨根:《鬼怪作崇的世界》(1996)一、“科学超新星”的陨落“世界上最有力、最雄辩的科学和理性之声永远沉默了!”美国康奈尔大学天文学家、行星研究实验室主任卡尔·萨根(CarlSagan)博士,在与骨髓病斗争了2年后,因患肺炎抢救无效,1996年12月20日病逝于西雅图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享年62岁。作为杰出的科学家、教育…  相似文献   

14.
英国著名地质学家查尔斯·赖尔(CharlesLyell,1797~1875)是地质科学的主要奠基者之一。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曾称誉道:“只有赖尔才第一次把理性带进地质学中,因为他以地球的缓慢的变化这样一种渐进作用,代替了由造物主的一时兴发所引起的突然革命。”  相似文献   

15.
时间旅行     
美国科幻大片《时间机器(Time Machine)》,讲述了一种时间机器可以让人回到过去或进入将来的故事。该片一上映就赢得不菲的票房收入,观众对时间旅行兴趣大增,那些正在进行时间旅行研究的科学家也因此嘱目起来,物理学家罗纳德·马利特博士就是其中一位。  相似文献   

16.
《生态学的背景——概念和理论》(The Background of Ecology;Concept and Theory),罗伯特·麦金托什(Robert McIntosh)著。剑桥大学出版社,纽约,1985年,383页。《构造自然的模型——种群生态学史上的插曲》(Modeling Nature;Episodes in the History of Population Ecology),莎伦·金斯兰(Sharon Kingsland)著。芝加哥大学出版社,芝加哥,1985年,268页。  相似文献   

17.
三位显微镜设计的开拓者昨天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从而大大扩大了人类深入窥测微观世界的能力。获奖者是1931(原文如此)年发明电子显微镜的德国科学家恩斯特·鲁斯卡博士和1981年发明一种能够勘测个别原子表面的装置的在瑞士的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实验室成员瑞士科学家海因里希·罗赫尔和联邦德国科学家格尔德·宾尼格。  相似文献   

18.
美国数学协会编撰并出版了《数学的研究动态》,其中第25卷为《数学经济学的研究动态》,由斯坦利·罗伊特(Stanley Roiter)主编.美国印度安纳大学经济系的罗伯特·贝克尔根据该卷的内容综述成本文.  相似文献   

19.
为配合今年诺贝尔奖的颁布,诺贝尔基金会网站发布了由该网站记者对198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迈克尔·毕晓普(MichaelBishop)博士的视频访谈资料,所谈内容涉及科学家如何做出创造性工作,以及科学和艺术、宗教间的内在联系等,为使读者了解科学大师的亲身感受,本刊特刊出该次访谈内容。  相似文献   

20.
篇名期页篇名期页 科学学、未来学、科 学哲学、管理科学、科技 政策与科技立法综合类技术转让与技术评价·········……141国民经济规范方法论基础···……144.超自然现象·····················……1 60希望与挑战并存—布什政府 1湘2年度研究与发展预算……犯一统一后德国的科学和技术,··……247科学如何塑造未来—技术上的 冒险(上)···············,·····…… 2 49作为人工制品的宇宙·········……2筋学术研究的社会效益···,·····……印科学如何塑造未来—技术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