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振动测试的大跨桥梁损伤检测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文章将基于振动测试的大跨桥梁损伤检测分为 4个阶段 ,介绍了大桥损伤检测中的振动测试和有限元模型建立 ,着重讨论了几种常用的损伤检测方法 ,包括损伤指标法、反分析法、模式识别法和异常检测法 ,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 ;对现有损伤检测方法用于大跨桥梁存在的一些问题 ,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瞿阳  袁宝  王丰 《工程与建设》2009,23(4):520-521
重点讨论了当今应用最为广泛的索力检测法--振动频率法的原理及应用.应用振动频率法对成桥后的钢管混凝土拱桥进行吊杆索力检测.振动频率法操作方便,对结构无破坏,测试精度较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CNG储气井套管检测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CNG储气井套管检测是当前套管检测研究的热点,并在商业方面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综述了CNG储气井的检测技术的现状及最新进展,介绍了国内外对套管井的主要检测方法和检测原理,重点分析了声学检测法、射线检测法、电学检测法、磁学检测法、光学检测法等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对于CNG储气井的检测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至少有十种方法可用来检测食品罐头内的真空度。本文特别介绍一种扫频式电磁场声电检测法。这种方法的原理如下;扫频式电磁场作用于罐头的罐盖而使之振动,振动的音响由一个电探头所检测。研究已经表明,罐盖的振动的自然频率与罐内的真空度有关,自然频率随真空度的升高而增加。本文论述这种方法和装置的详细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热原物质及其检测方法进行阐述。方法:通过对热原物质本质的分析,总结药典要求的家兔热原检测法和内毒素检测法的优缺点,并根据两种常用检测方法使用存在的局限性,简要介绍新的热原检测法-细胞检测法。结果与结论:家兔法和内毒素检测法的影响因素限制了检测方法的使用范围,新的检测方法拓宽了检测范围,实现标准化,但仍需要进一步验证和论证,故需要进一步完善热原检测方法,实现药品的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6.
为了检测轨道车辆PT(铂)温度传感器在振动条件下的性能,设计了轨道车辆PT温度传感器振动检测实验台。根据传感器实际工况确定了实际工况模拟条件以及振动检测实验台机械结构。应用ANSYS软件对关键部件进行有限元分析,CATIA软件对各部件进行建模。实验仿真曲线表明,该检测实验台能准确模拟PT温度传感器的实际振动工况。  相似文献   

7.
不同应力状态下金属磁记忆检测信号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利用金属磁记忆无损检测技术研究了构件在单向拉伸应力状态和纯剪切应力状态下的磁记忆检测信号特征,并对此进行了对比和分析。通过试验发现,磁记忆检测信号与构件的损伤状态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通过检测法向磁场的过零点可以实现对构件早期损伤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SI-FLAT板形仪激振频率设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I-FLAT板形仪是国内宽带钢冷连轧机首次采用的非接触式工业用板形仪,但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对于常轧规格的带钢,其激振频率设定始终为同一固定值,激振力仅随张应力的变化而变化,导致板形控制不稳定,激振频率的设置严重影响着板形检测的精度.本文在分析现场实际生产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激振频率的设置应该遵循的两个基本原则,即振幅控制原则和检测间隔控制原则.为了对带钢振动进行固有频率和受迫振动振幅的分析和计算,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12.0建立了带钢振动仿真模型,分析了带钢板形、宽度、厚度、张应力等因素所导致的带钢固有频率波动对带钢振幅的影响.研究发现,张应力和板形对带钢固有频率的影响较大.最后,基于振幅控制原则和检测间隔控制原则提出了可行性方案,即通过限制最小张应力,减小板形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同时为了控制最小检测间隔,便于对板形的在线控制,激振频率的大小应根据带钢速度进行调节设定.  相似文献   

9.
CPR1000机组是在引进法国核电技术基础上形成的"二代加"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其在役检查工作参照法国RSE-M规范执行。本文就CPR1000机组中要进行间接目视检测技术的设备和部件进行简要的归纳和总结,并对间接目视检测技术的基本工作流程进行简要的叙述。这对在CPR1000核电站从事间接目视检测的无损检验人员具有一定的学习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Solid Works建立探测机器人机械臂模型,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机械臂危险工况进行振动分析,得到机械臂的振动特性,根据分析结果对机械臂进行结构优化。通过对机械臂进行参数化建模,然后建立优化模型,采用Workbench响应曲面分析方法对机械臂结构进行优化,根据优化结果选取合适优化参数。改进后机械臂整体质量减小5.1%,优化后最大应力明显减小,固有频率明显增大,机械臂的末端振幅明显减小,有效减小了振动对机械臂工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