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3 毫秒
1.
采用OrCAD/PSpice仿真软件对交流接触器在闭合与分断主电路时的三相电压、电流波形进行详细分析研究,提出了智能无弧交流接触器全新的控制方法.以磁保持继电器为基础,设计了一款性价比高、使用简便、性能指标优良的智能无弧交流接触器.该接触器采用3台磁保持继电器作为交流接触器的本体,实现三相电路的灵活控制.在主电路中并联3个单向可控硅,完成接触器在起动与分断过程中的无弧控制,提高了接触器的各项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基于TOP246的单端反激式双输出开关电源设计,结合自制的脉冲变压器,用于交流85~265 V的宽电压输入,实现直流24 V/2 A高精度、直流12 V/1 A双输出.实验证明,设计在实际电路中表现出良好的电气特性,可以为相关设计提供较好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该接触器可用于交流50Hz,额定电压380V,电流360A的电力系统接通和分断电路,特别适用于电压波动较大,要求噪声低的场所.同时可与热继电器或电子式保护装置组合成电磁起动器,以保护电力系统发生过载.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传统交流接触器在分合闸过程中会产生电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混合式交流接触器,采用无触点器件双向晶闸管接触器主触头并联的方法.并提出了一种晶闸管故障检测方案及故障时的负载保护方法,即在分合闸前通过接通一个电阻负载支路对晶闸管故障情况进行检测,判断晶闸管是否出现开路或短路故障,实验证明,该混合式接触器可实现无弧或微弧,该方案安全、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基于TOP246的单端反激式双输出开关电源设计,结合自制的脉冲变压器,用于交流85~265 V的宽电压输入,实现直流24 V/2 A高精度、直流12 V/1 A双输出。实验证明,设计在实际电路中表现出良好的电气特性,可以为相关设计提供较好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交流接触器无法在高压环境下灭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交流接触器触发控制系统.该系统以高压双向晶闸管为主体分流结构,通过光纤通讯的技术将低电位的触发信号传送到高电位的晶闸管门极来实现晶闸管的触发.该无弧交流接触器高压晶闸管触发系统克服了电磁干扰且实现了高低压电隔离,解决了在高压环境下的交流接触器产生电弧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接触器的电寿命.  相似文献   

7.
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交流接触器的机械寿命已大大提高,但远远低于机械寿命,电寿命,这是已经成为制约交流接触器发展的瓶颈。特别是在使用类别AC-4,切换过程中产生电弧成为交流接触器电寿命的关键限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无弧接触器结构,这种无弧交流接触器与常规交流接触器使用方法和外观完全一样,替换方便,并且还具有无弧通断的功能,大大提高了接触器的电寿命,取消了特殊材料触头的制作并避免了所有因开断电弧产生的电磁干扰和火灾风险。在断开接触器后,电源侧与负载侧具有明显的分断口,可靠地实现了电气隔离,这一点又与常规接触器的特性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8.
小功率单相异步电动机调速控制器采用555集成电路作为核心器件,检测信号通过555组成触发电路,使单向可控硅交流电网电压在-10V~10V范围触发,实现了电动机能在过零时"通"或"断",减少对交流电网的谐波干扰。  相似文献   

9.
电工·电子·计算机技术TM572.2284智能型恒流交流接触器的探讨〔刊〕/张培铭…(福州大学)∥低压电器——1999.(1).15~16交流接触器的吸合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如果采用微处理器控制恒流电路,在不同电源电压、不同闭合相位条件下,使交流接触...  相似文献   

10.
引弧稳定性是制约焊剂带约束电弧焊接方法实现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为解决引弧不稳定问题,设计了一种焊接控制系统,实现了引弧阶段和焊接阶段独立控制.实验发现:引弧工艺参数是影响引弧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当引弧延时时间为0.8~1.2 s、引弧电流为160~170 A、引弧电压为22~24 V时,能够稳定引弧,电弧不会出现攀升现象,焊缝成形良好.  相似文献   

11.
结合低压交流接触器电弧的特点,建立了低压交流接触器链式电弧模型。按照传统的电弧通道模型建立了三层物理结构并分别推导了各层的电弧控制方程。利用控制体积法结合控制方程对电弧参数的径向分布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应用该数学模型可快速模拟电弧开断过程的参数变化。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以单片机为基础的交流接触器的智能控制方案和原理。把单片机的逻辑判断及通讯功能和交流接触器组合,可实现智能化控制。其功能 要表现在确保交流接触器吸合后,会自动扫行低压直流吸持子程序,监测设备的过流、过压、欠压、三相不平衡及漏电情况,在过零检测的基础上,使触点分断时的火花能量最小。和上位机联网,可以组成简单DCS系统。  相似文献   

13.
为了不断提高开关电源的性能,保障用电系统的安全性,采用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方法,设计并制作了单相AC/DC变换器.对系统进行实物制作和测试,测得输入交流20、24和30 V电压下的系统效率.结果表明:系统无论是满载还是轻载,电源效率均达到85%以上,与以往单相AC/AD变换器相比,该系统控制灵活,体积小,功率因数高,效率高,极大地提高了用电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4.
二极管钳位三电平逆变器电源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基于DSP的二极管钳位三电平逆变电源设计.主电路前级采用推挽电路升压整流,为后级提供稳定的直流母线电压.后级采用二极管钳位三电平逆变电路,产生稳定的220V/50Hz交流电压输出.电源采用数字化控制,驱动信号由DSP计算产生.逆变器工作于恒压模式,采用电压电流双闭环PI控制策略,通过PI算法调节三电平逆变电路的驱动占空比来实现闭环控制.最后制作了1kW的样机进行验证,实验证明,方法可行,具有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控制的Buck Boost型AC DC变换器。相对于现行的双环结构控制方式 ,滑模控制没有增加控制电路的复杂性 ,而且能得到近似为 1的输入功率因数 ,电路效率高。同时分别提出了针对输出直流电压以及输入交流电流的控制策略。对输入电流采用滑模控制以获取高功率因素 ,对输出电压 ,因其动态响应相对较慢 ,采用PI控制器调节。最后给出了仿真及实验结果 ,表明该电路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因数及低谐波畸变等特性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以ds PIC为控制核心的交流接触器数字化控制技术.对BUCK电路进行改造作为线圈供电主回路,分别利用数字PI和流限开/关,实现了线圈电流的闭环控制,使得吸合过程的吸反力合理配合,减小触头和铁芯的弹跳与碰撞,提高电寿命.可靠吸合后,切断PWM斩波信号,转入直流低压运行,能耗小、无噪声.分断时,采用负压控制,线圈能量被快速吸收,提高了接触器的分断速度.通过PROTEUS软件对吸合、吸持和分断过程进行仿真,有助于智能控制模块的设计及控制方案的分析.相关试验结果表明,数字化控制技术改善了交流接触器各项性能指标,具有较好灵活性、通用性.  相似文献   

17.
一种高频高压电源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频高压电源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如材料改性、金属冶炼、环境保护等.本设计采用220 V交流输入,经整流成直流后,通过直流斩波调压,再通过IGBT逆变为交流,最后通过电感滤波、高频变压器升压来实现输出为高频高压的正弦波.研究获得参数范围为电压峰-峰值为0~30 kV、频率为10~30 kHz和功率为2 kW的高频高压电源.  相似文献   

18.
设计一种智能接触器高频激磁动态特性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满足传统工频交流或直流激磁下的数据采集,同时也可以满足智能控制时高频激磁动态数据的采集.在此基础上结合电磁机构驱动电路,提出根据驱动电平信号及前端滤波电容的低频电压来合成线圈高频电压的方法.通过实验验证了这一合成方法的有效性,并分析了影响合成精度的因素.该方法不仅大幅降低了采集系统的硬件成本,更重要的是便于实现智能接触器高频激磁下磁链计算方法的嵌入式应用,为接触器动态特性在线监测及探索新的智能控制方案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滕建华 《科技信息》2010,(19):143-144
随着电力电子与单片机相结合技术的不断成熟,利用单片机对稳压电源进行开发研究引起了电源研究者的广泛兴趣。利用单片机为基础设计的直流稳压电源具有良好的性能,能够实现电气设备节能降耗的控制,得到许多工程运用人员的好评。本系统以AT89S51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以AD7543作为输出电压的调节模块,实现输出直流电压的调节。利用键盘输入技术作为整个系统的人机接口,通过数码管对输出电压信号进行转换并显示,且整个系统的设置电压步进等级高达0.1V,大大提高了直流电压源的供电范围,起到直流电源的智能调节和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中初级回路主电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可工作于Buck和Boost2种控制模式的新型交直交变换器,该变换器不仅有效地解决了传统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中大容量滤波电容和DC/DC调压环节所引起的电流冲击、成本高、控制复杂等问题,而且通过2种模式的切换和其对应的开关管占空比的调节可实现输入电压大范围波动时的谐振电流恒幅控制。分析了该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阐述了变换器在2种模式下的切换控制策略,并给出了仿真验证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