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羟基苯乙酮或2-羟基苯丙酮与甲醛和芳香胺的缩合物在氯化氢-无水乙醇溶液中可直接发生 Mannich 反应,得到2-羟基-3′-芳氨基苯丙酮(1)或2-羟基-2′-甲基-3′-芳氨基苯丙酮(2).用 IR,~1HNMR,~(13)CNMR,MS 和元素分析确定了产物的结构.~1HNMR 证实:2-羟基苯乙酮或2-羟基苯丙酮与甲醛和芳胺缩合物发生反应时,反应发生在与羟基相连的甲基或亚甲基上.  相似文献   

2.
苯并咪唑、甲醛与芳胺在甲苯溶液中回流分水,得到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N,N-双-(苯并咪唑基甲基)芳胺,N,N-双-(苯并咪唑基甲基)芳胺与芳香酮在氯化氢-无水乙醇溶液中可发生交换反应,得到β-芳氨基双酮或β-芳氨基酮,β-芳氨基双酮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分子内醇醛缩合,得到环化产物4-羟基-4-苯基哌啶。用IR,1HNMR和元素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3.
在三苯基膦二氯化钯/碘化亚铜的催化下,对溴苯甲酸甲酯与苯乙炔发生偶合反应,生成化合物l,化合物l分别与苯乙酮、2-乙酰呋喃、2-乙酰噻吩发生克莱森缩合反应,合成了三种新型β-二酮化合物3(a-c),并利用1HNMR, IR, MS,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
代金玲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28):6934-6935,6939
苯乙酮-β-环糊精的包合物在有机反应中有好的不对称选择性。采用了饱和水溶液法制备苯乙酮-β-环糊精的包合物,并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对包合物进行了分析。实验表明与苯乙酮和β-环糊精的混合溶液相比,包合物的最大特征吸收峰(λmax)有明显变化,证明了包合物的形成。并用等摩尔系列法确定了包合物中苯乙酮与β-环糊精的最大包合比为1∶1。  相似文献   

5.
以取代苯乙酮为原料,首次得到了反应中间体二-(1,1-二氯-1-芳酰基)三硫醚,对其进行了红外、核磁、质谱和X-衍射分析.并且用该化合物与仲胺反应得到了六个α-羰基硫代甲酰取代胺.  相似文献   

6.
作为酸性组分和胺组分,β-芳氨基酮肟可与甲醛发生分子内 Mannich 反应,得到3,6-二芳基-4,5,6,7-四氢-1,2,6-氧杂二氨杂).共合成了8个未见文献报导的新化合物.用IR 和 MS 确定了产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7.
从二茂铁和廉价易得的L-缬氨酸、苯丙氨酸出发,合成了4个手性氨基醇衍生的二茂铁基β-氨基醇.研究了它们对醛的不对称加成和前手性酮不对称氢转移反应的对映选择性.特别在钌催化的苯乙酮的不对称氢转移反应中,二茂铁基氨基醇4b以最好99.1%的产率和74.2% e.e.值,得到产物R-1-苯-1-乙醇.而用与4b对应的α-胺基膦氧化物5催化时,化学产率和e.e.值分别为51.5%和41.1%.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用二本基膦三甲基硅烷与α-氯代或溴代酮反应合成α-二苯基膦苯乙酮(Ⅰ)、二苯基膦甲基-β-萘基酮溴化物(Ⅲ)、二苯基膦甲基-1-金刚烷基酮溴化物(Ⅴ)等新化合物.用二苯基氯膦与乙酸乙酯烯醇锂盐反应制备α-二苯基膦乙酸乙酯(Ⅵ);用四氢铝锂还原羰基化合物制备相应的仲醇;酯Ⅵ与甲基溴化镁反应制得二苯基膦叔丁醇(Ⅶ).并对各化合物的~(13)C和~(31)P核磁共振谱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新型含氟杀菌剂trifloxystrobin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邻溴甲苯和乙二酰氯单甲酯为原料通过有机铜试剂进行偶联反应得到酮酯,进而与甲氧胺盐缩合得到重要的中间体肟酯,再经溴化后与(E)-间三氟甲基苯乙酮肟反应最终制得(aE,E)-trifloxystrobin,本合成路线步骤较少且产率较高,总产率可达到25%。  相似文献   

10.
由β-芳甲酰丙酸(1a~e)在乙烯酮存在下合成了5-芳基-2(3H)呋喃酮(2a~e),β-芳甲酰丙酸(1a~c)与四氢噻唑-2-硫酮在碘代-1-甲基-2-氯吡啶盐及三乙胺存在下反应合成N-芳甲酰丙酰基四氢噻唑-2-硫酮(3a~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