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返侏罗纪     
灭绝的动物真会在地球上永远消失吗?也许若干年后,科学家们就能依赖现代生物技术的神厅,恐龙和其他早已灭绝的动物重新出现在地球上,至那时或许我们真的能看到电影《侏罗纪公园》里面的景象,这绝非天方夜谭,对于面临灭绝或已经灭绝的野生动物,目前就有不少生物学家家正在从事保护和使它们再生的种科研究。英国《每日电讯》前不久报导,美国科学家已经用沉睡塘底:300年的桡足动物的卵、成功地孵出了桡足动物的幼虫,这些虫卵属桡足亚纲,孵化出的幼虫呈水滴状,其表面长满了触须和进食、游动器官科学害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法对虫卵所在…  相似文献   

2.
《世界科学》2008,(6):48
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已成功地复活了已经绝种的动物袋狼(Tasmania Wolf)的一个基因。这是科学家首次利用已灭绝物种的DNA诱发另一活体生物的机能反应。  相似文献   

3.
根据科学家们估计,最近400年中,地球上有300多种野生动物已经绝种。今天,还有1200多种动物正面临着灭绝的严重危险。几乎每天都有一种野生动物在消失。保护我们的自然宝库,已成为当代人类刻不容缓的重任之一。有些野生动物之所以灭绝,除了自然环境的变化外,或多或少地都与人类本身有关,有些则应由人类负直接责任。例如,  相似文献   

4.
《大自然探索》2004,(12):77-77
世界上最大的食肉动物因为自己的体型过大而付出了代价。一项新的研究结果显示,各种相互制约的自然因素最终必然会把食肉动物的体型大小限定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科学家研究了灭绝于更新世末期(5万年前至10万年前)的大型动物,结果发现其中的巨型动物全部都是在600万年以内灭绝的,而相对较小型的动物却  相似文献   

5.
<正>科学家调查发现,人口过度膨胀及人类过度消耗,导致以数十亿计哺乳类动物、鸟类、爬虫及两栖动物从地球上消失。科学家警告地球已步入自4亿多年前冰河时期以来的第六次"生态大灭绝",速度之快超出预期。研究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出的2.7万种脊椎动物为对象,结果发现近几十年,约1/3的品种数量大幅减少。科学家呼吁,各国制定应对动物灭绝的措施已刻不容缓,并建议短期可从控  相似文献   

6.
有史以来第一次 ,科学家们确定了一种已灭绝动物的线粒状基因组序列。设在莱比锡的马克斯·普朗克人类进化研究所的古代DNA专家亨德里克·波因纳说 :“这是科学技术上一项里程碑式的成就。它使古代DNA的研究领域进入基因组阶段。”DNA (脱氧核糖核酸 )很少保存在化石中 ,因为它很容易受热量、酸雨或其他外力的作用而被破坏。幸而恐鸟的骨骼还能在寒冷的高山岩洞中找到。恐鸟是一种生活在新西兰的无翼大鸟 ,它已在 4 0 0年前因捕猎而灭绝。因为这些岩洞属于石灰岩质 ,浸水受到缓冲而对DNA较少危害。英国牛津大学的生物学家阿兰·…  相似文献   

7.
《大自然探索》2009,(6):4-4
最近,日本科学家利用取自16年前冷冻死鼠的细胞,成功创生了这只死鼠的健康克隆鼠,使之“死而复生”。这是世界首例成功克隆冷冻动物试验,它预示着将来从冷冻残骸中克隆出猛犸象等已灭绝物种已经曙光初现。  相似文献   

8.
<正>在上一次冰河期的末期,马科动物在西半球灭绝。但是,马在欧亚大陆上为什么却没有灭绝呢?有一种理论认为,是驯化拯救了马。有利于马在欧洲生存的环境条件在欧亚大陆比在美洲的更好。因此,在公元前8000年之后的某个时期,即马在美洲灭绝的大致时期,欧亚大陆的人们或许开始了把马作为提供肉食来源的牲畜喂养,这涉及捕捉野马并关起来,这可能有助于保护马这个物种。马也完全符合驯化牲畜、让之能与人近距离相处  相似文献   

9.
近日,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里重新激活一只已经灭绝的动物的DNA,整个过程让人联想起影片《侏罗纪公园》里的情节。科学家提取了塔斯马尼亚虎(也称袋狼,20年前已被正式宣布灭绝)的DNA。将它注入到老鼠的晶胚中.并在这个晶胚形成软骨和其他骨骼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视野     
正超新星灭绝巨齿鲨paleontology古生物大约260万年前,地球天空中出现了一种持续数周或数月的奇异亮光。它是距离地球大约150光年的超新星(爆发的恒星)。几百年后,也就是超新星亮光减弱之后很久,来自超新星的巨量射线又到达地球,引发气候巨变,导致包括巨齿鲨(其身体大如一辆大巴)在内的大量大型海洋动物灭绝。科学家最近称,  相似文献   

11.
2006年初,科学家宣布已经解读了猛犸象基因组的50%,这意味着克隆已经灭绝的猛犸象、让猛犸象重返人间的可能性又增加了一成.与此同时,以重现1万年前的史前生态环境为目的的"更新世公园"也在加紧建设之中,一旦完成,这些"史前公园"可以容纳许多濒临灭绝的动物,还可能会有被克隆出来的已灭绝动物,其中最有可能的就是猛犸象.  相似文献   

12.
恐鸟是一种新西兰无翼大鸟,大约数个世纪前,就已在地球上绝迹,但对恐鸟的世系问题一直存在争议。现在,科学家们已能揭开这种灭绝鸟类的遗传密码,他们从恐鸟残骸中提取DNA样本,并与现代鸟的DNA比较,从而能正确地将恐鸟置于进化树中应有的位置。传统上生物学家将不能飞行的恐鸟与现代平胸鸟类(如无翼的鸵鸟、新西兰儿维等)放在一起。然而  相似文献   

13.
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的研究表明,尤卡坦半岛陨星撞击事件早于恐龙灭绝30万年前就发生了,根本不能构成恐龙灭绝的原因。自从上世纪80年代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希克苏鲁伯陨石坑被发现以来,科学家们一直相信它就是6500万年前的一次陨星撞击地球后留下的,并相信这次撞击导致了恐龙灭绝。  相似文献   

14.
正气候变暖将如何影响生活在北极的动物们?在上一期(2014第年9期)的封面文章《北极熊的明天》里,科学家们把目光聚焦于北极熊。这里,科学家们又将目光对准到了另外一种北极动物——北极驯鹿。  相似文献   

15.
<正>野马,这个在地球上生存了6000多万年的物种,20世纪中叶,它的野生种群已经灭绝。现存的野马都是圈养野马的后代。如何让野马重归故里,在卡拉麦里荒原上自由驰骋,是中国科学家野马保护者们孜孜以求的夙愿。本期特邀在戈壁滩上野马繁殖一线坚守20多年的"野马公主"——高级工程师张赫凡老师以其亲历给我们讲述野马放野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现在,科学家成功克隆了_一头几年前灭绝的皮雷安野山羊(尽管它只存活了几分钟);日本科学家成功克隆了死亡16年的具有优秀肉质的冠军种公牛"安福号",他们还利用从冷冻了16年的实验室小棕鼠尸体身上提取出的大脑细胞成功地进行了克隆,使它"死而复生";澳大利亚科学家和美国科学家已经着手研究克隆已灭绝的袋狼;前不久,英国一家杂志列举出10种最有可能通过基因技术复活的古代生物,包括大约在2万年前灭绝的尼安德特人……不过,在所有复活计划中,人们最关注的恐怕还是恐龙的复活.  相似文献   

17.
<正>究竟是人类还是气候变化导致上一个冰期大量大型哺乳动物灭绝,这一直是考古学家们持续探讨的问题,丹麦奥胡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冰期大型动物的灭绝进行了首次全球分析,结论显而易见——人类才是罪魁祸首。这项研究明确地指出人类是过去10万年间导致世界各地大型动物大规模灭绝的主要原因。"我们  相似文献   

18.
科学有的时候真是令人喜忧参半。最近,继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ENCODE这一理解人类基因组的基本数据库研究取得显著进展,科学家采集并分析了超过15万亿字节的原始数据,大大拓展了对人类结构和功能基因的认知,其前景令人鼓舞。然而,令人沮丧的则是英国伦敦动物学会(ZSL)发布的《全球无脊椎动物生存现状调查报告》,其数据称,从1970年以来,脊椎动物种群整体下降率达到30%,而无脊椎动物类群的灭绝和灭绝风险被严重低估,其种群的下降速度甚至超过了人们更为关注的脊椎动物。  相似文献   

19.
物种灭绝     
地球上的生命正处于又一次大灭绝的时期,在过去500年中,诸如旅鸽、海雀、袋狼和斑驴等844个物种已经灭绝,还有多达16000个物种正受到灭绝的威胁,世界上11%的鸟类已经芳影不存,非洲一些地方的类人猿减少了超过50%,亚洲40%的动物和植物将很快消失,目前一半的有袋(目)动物和三分之一的两栖动物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境地,到2025年,全球2/3的海龟也将与我们永别。这仅仅是物种灭绝的冰山一角,尽管已经有150万个物种被人类所认识,但估计自然界中物种的实际数量为500万到3000万个,科学家估计可能每20分钟就有一个物种灭绝或者说一年灭绝27000个物种,很…  相似文献   

20.
法国国家海洋地貌研究所的科学家在巴巴多斯以东5000米深处的海下发现了一座泥火山和沼气.科学家们声称,在如此深的海洋下,发现这样的泥火山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这些科学家是采用曾在1985年用于发现大西洋海沟的SAR遥控声纳探明这些泥火山的.声纳所反映出的资料表明泥火山具有一个约1公里宽的椭圆型裂缝.科学家从这种椭圆型裂缝中心采集了一些泥样品,经测试这种泥样品的温度为21℃较在那个深度下泥样品应该具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