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作为列宁主义的发源地和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几十年内就从一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度可以和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分庭抗礼,这无疑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但是,一夕之间苏共垮台,苏联解体了。这种也许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强大国家自我解体的现象,非常值得人们去探讨。苏联解体是国际共运史上的大事,苏联解体的内在原因到底是什么?它有哪些可吸取的教训,很值得深入研究。在经济全球化和两大阵营冷战的背景下,美国对苏联进行战略遏制、经济封锁和贸易禁运,通过经济、贸易、金融和技术等手段对苏联经济进行战略挤压、围堵、控制、诱导等政策,是苏联解体的外部原因。而苏联又不能有效破解和突破资本主义的封锁,进而加剧苏联国内经济困难并引发一系列问题,是苏联解体的内部原因。  相似文献   

2.
作为列宁主义的发源地和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几十年内就从一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度可以和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分庭抗礼,这无疑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但是,一夕之间苏共垮台,苏联解体了。这种也许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强大国家自我解体的现象,非常值得人们去探讨。苏联解体是国际共运史上的大事,苏联解体的内在原因到底是什么?它有哪些可吸取的教训,很值得深入研究。在经济全球化和两大阵营冷战的背景下,美国对苏联进行战略遏制、经济封锁和贸易禁运,通过经济、贸易、金融和技术等手段对苏联经济进行战略挤压、围堵、控制、诱导等政策,是苏联解体的外部原因。而苏联又不能有效破解和突破资本主义的封锁,进而加剧苏联国内经济困难并引发一系列问题,是苏联解体的内部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年三月一日史太和美国斯克?霍华德新闻社总裁霍华德在克里姆林所作的谈话,可说中一个极重要的历史文件.其中关于苏联对日对德的政策,苏联与外蒙的关系,苏联对于世界革命的基本态度,美苏间的外交关系,苏维埃社会主义和意大利法西斯主义及德国国家社会主义的区别,以及苏联新宪法的真正民主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民主主义的差别都有扼要的说明.这会谈的全文曾由永?周刊译载,兹特转载如下,给大家作参考.  相似文献   

4.
前苏联与前南斯拉夫在对待主体民族政策上的比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南斯拉夫由于缺乏对国内各民族历史和现状的深入分析,在制定民族政策上出现了严重的失误,尤其是在对待国内主体民族的问题上,两国更是违背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的原则.苏联片面宣扬"大俄罗斯主义",压制国内其他少数民族;南斯拉夫则把斗争矛头指向"大塞尔维亚主义",以维护国家的安定统一.虽然两国在对待主体民族方面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政策,但却产生了相同的结果,使这一问题演变为引发国内民族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最终导致了国家的解体或分裂.  相似文献   

5.
最近,到东欧国家转了一趟,颇有收获,想谈几个问题。我觉得,当今整个社会主义都处于一种危机中。从苏联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以来70多年的历史中,人们还从未有过如此强烈的危机感。当然,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危机的性质有些不同,有的是因为没有改革而产生的,有的是因为改革中的一些困难产生的。我这里着重谈谈实行改革的国家所面临的困难问题。它们的困难大体上有5个:一是通货膨胀,其范围和幅度都超过没有改革的国家及它们自己改革前的状况;二是外债,这在东欧国家比较突出,匈牙利的纯外债现在已达120亿美元。如何解决外债与今后一二十年的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三是人们巨大的收入差距。这是历史上最明显的时期,现已引起许多人的抱怨,也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不安,人们议论纷纷;四是民族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扩大,引起民族之间、地区之间矛盾的加剧。这在苏联、东欧国家特别明显;五是在改革过程中,人们逐渐淡化了党的形象、社会主义的形象或马克思主义的形象,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失误是导致苏联解体不可忽视的重要社会根源,主要表现在:强大国家机器对社会力量和民众利益的压制,导致国家与社会之间产生严重的结构性矛盾;扭曲的社会阶层结构与僵化的社会流动体制,限制社会发展的动力与活力;社会主义信仰缺失和社会认同危机,导致人们对苏联共产党和苏联社会主义产生严重的信任和认同危机。苏联解体的社会建设根源是世界社会主义应铭记和吸取的重要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7.
在苏联政权存在的七十几年里,苏联共产党的历届领导人都对其国家政治体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改革,但都未能解决好这一问题,从而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带了严重的后果,本文从苏联政治体制改革这方面入手,对苏联解体与苏联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1956年2月,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进行了彻底的揭露和批判.这次大会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促使了社会主义国家进入摆脱苏联模式,进行独立自主地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阶段.中国以苏联为鉴,在"八大"上提出了加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系列主张.  相似文献   

9.
343000苏联、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的挫折,西方国家的右翼势力欣喜若狂,一些信仰社会主义的人们感到迷惘,我们国内也有些人对中国这座社会主义大山能否存在下去表示怀疑。从世界范围内来看,社会主义仍然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西方左翼力量正在拿起社会主义理论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尖锐的批判,尽管它们的立场、方法、理论有其偏颇之处,但这却说明我们的社会主义并不孤独,对于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仰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周兰 《科技信息》2006,1(12):193-194
二战后,苏联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其民商法观、民事立法模式影响了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民法观延续了从德国开端的财产法民法观的转向,使从罗马法以来一直奉行的市民社会民商法观的链条至此断开.此外,苏联的商品经济民法观也是一股暗涌,这依次产生的两种民法观引起了中国50年代-80年代的2次大讨论--通过调整对象理论体现出来;同时,一国民法观与其民事立法模式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苏联的财产法民法观、商品经济民法观在立法模式上相应体现为对潘德克吞体系的移植,这些都对中国历次的民事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当今中国新民法典的制定前夜,它的民法观、立法理念仍如幽灵一般在其上空盘旋.本文从民商法观、民事立法模式、当前我国民商法典的制订来谈谈苏联民商法对我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苏联模式由于其产生时的历史背景和后期改革措施不力而产生了一系列的弊端,并最终在历经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走向了失败。但人们不能简单地将苏联模式中一些具体形式上的弊端夸大为苏联模式本质上的弊端,更不能将这些弊端直接作为苏联解体的原因,更不应因此而否认苏联模式对苏联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曾经作出的伟大贡献。而是应在分析苏联模式弊端的基础上,结合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现状对避免其弊端的可能性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2.
过去多年,人们认为苏联官方公布的军费并不是它的实际军费开支,后者一直是保密的。西方国家总是千方百计地要获取这一情报,世界各大研究机构和有关人士也纷纷加以推算与估计。1989年苏联首次公布了实际军费开支,却又引起人们对其可信性的猜测和怀疑。 1988年以前,苏联官方公布的军费从1970年到1984年每年为170亿卢布,1985年和1986年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浪潮中,私人雇工作为十分敏感的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在苏联和东欧国家(以下简称苏东国家),对私人雇工的政策和理论不尽相同,然而都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并呈现逐渐放宽的发展趋势。对这一过程和趋势的研究,可启迪我们新的思维,对当代社会主义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同时,对于我国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也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王蕾  梁永召 《科技信息》2007,2(5):251-252
在俄罗斯,救世主——弥赛亚思想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它的影响面越来越大,以至于这个国家的许多人都具有了这种情结。苏联领袖斯大林就是其中之一。斯大林的弥赛亚思想形成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随着十月革命、二战、社会主义建设这几个历史时期不断向前延伸,最终形成了斯大林独特的弥赛亚意识。这种意识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过深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苏联、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的挫折,西方国家的右翼势力欣喜若狂,一些信仰社会主义的人们感到迷惘,我们国内也有些人对中国这座社会主义大山能否存在下去表示怀疑。从世界范围内来看,社会主义仍然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西方左翼力量正在拿起社会主义理论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尖锐的批判,尽管它们的立场、方法、理论有其偏颇之处,但这却说明我们的社会主义并不孤独,对于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仰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们伟大的盟邦苏联,在今年的第二天,成功地发射了一颗巨型、多级的宇宙火箭,现在,这颗宇宙火箭已经进入围绕太阳运行的新轨道;从此它就永久地成为太阳系其他大小行星的新伙伴。象征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优越性的苏联红色行星,也将永远地在宇宙间同日月争光。这是英雄的苏联人民和优秀的科学技术人员在伟大的苏联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向宇宙进军又一次光辉灿烂的新胜利。人类在很早就有想“遨游太空”的主观愿望。我国古代有嫦娥奔月这样美丽的神话;在人民中间广泛地流传着如西游记、封神榜中“腾云驾雾”的幻想;孙悟空一个斤斗翻去十万八千里路程的故事更是我们每个人在童年时代所向往。但是能使物体——不论是车、  相似文献   

17.
一项战略方针观察一下几十年来苏联的经济发展,人们发现,其发展速度曾长期高于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尤其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每当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生产下降的时候,苏联经济往往发展得更快。例如,1929—1933年西方经济发生大危机时,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下降了44%;而苏联在差不多同  相似文献   

18.
中国革命文艺从一开始就深受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影响,并且一直受其影响.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一个重要理论来源就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理论.20世纪50年代,中国文艺理论几乎完全是苏联的模式.1958年之后,中国文艺理论试图摆脱对苏联的依赖关系,但真正摆脱这种关系是在80年代中期之后.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已经根深蒂固,它的影响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9.
二战中,苏联主要的战略目标是与盟国合作打败法西斯集团,并利用战胜之势为苏联的安全构筑势力范围,但势力范围的确定只是苏联的一个低层次的目标,它的深层考虑是通过苏联控制的势力范围,建立与资本主义对立的社会主义体系,从而确保苏联的国家安全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安全.苏联目标与美国目标本质上的对立,使战后美苏不可能有真诚的合作,因而战后美苏冷战也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20.
一苏联第四届最高苏维埃已经在三月里选出了,党和非党联盟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人民在这富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日子里,检阅了过去四年即两届最高苏维埃之间所达到的成就,人们不能不发现:苏联这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已经走过很长的道路,在各方面都改变了自己的面貌,共产主义的曙光更加接近了。「一切都留在你后面了,远远的留在你后面」,伟大的俄国作家果戈里的预言在苏维埃国家变成现实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