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宋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们对宋词的理解不能仅仅来自于对宋词的文本欣赏,更要对宋词中所蕴涵的文化精神与人生意趣有所体会。张玉璞的《浅酌低唱一宋代词人的文化精神与人生意趣》用优美的文笔仿佛在叙说一段宋词的故事。著者主要从宋代词人的心路历程和心态变迁来探讨宋词的委婉低回或者是豪迈激越。正如文中所说:“心理结构正是浓缩了的人类历史文明,文人的创作则又是打开时代灵魂的心理学。基于这一点,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说应该是人类的心灵史。”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起源于音乐的抒情文学,宋词最根本的艺术特性就在于以委婉之笔,抒内心之思,体现出“言长”的艺术特征。宋词的音乐性、宋代的时代风气和社会习俗以及词人的创作动机和审美心理,决定了宋词的艺术风格必然是“以婉约为宗”。  相似文献   

3.
宋词的雅化是中国文学从俗到雅而发展的历史性的必然规律,也是宋词社会由于歌舞欢乐的极度享乐,终于招使外族入侵,破灭天国的美梦,从而重视社会现实的严肃问题的要求,也是词人们追求人生价值,追求骚雅清空和忧时伤世的怀抱、情趣的要求。宋词雅化,拓宽了词的艺术境界,提高了词的品位,使调运用比兴之法,而有寄托,有深厚的思想内容和灵通的蕴藉,显得妩媚多姿,情韵荡漾。但宋词的彻底雅化之后即失掉了艺术生命力,终于走向死亡。  相似文献   

4.
宋都汴京发展百余年,富遮繁华。其间各种盛大的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对宋词的内容和风格产生了深刻影响,刺激了宋词创作的繁荣兴盛,而宋词也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丰富了汴京的都市文化,使我们今天能更多地了解到提供给词人肥沃艺术土壤的汴京的社会情景。  相似文献   

5.
民国词史与当时出现的众多宋词选本密切相关,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然而,迄今尚未有人对此予以全面的考察。从词选外部特征包括形体、语言、选词对象、选词范围等,选词的目的、功能,以及撰写方式等三方面来划分,民国时期的宋词选本则分别出现各类“选型”。对其选型的划分与分析,既是对此时众多的宋词选本的横向梳理,也有利于词选学中“型体”类别的明确与衡定,还有利于我们在认清民国时期宋词选本面目的同时进一步阐述其特征与意义,从而为民国词的创作环境、创作理论以及创作流派等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清词“中兴”局面的形成是多方面合力作用的结果,唐宋词在明末清初的广泛传播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在明未清初,唐宋词主要是通过纸本的方式传播的,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词籍传播”,当时词籍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唐宋词籍的汇刻和唐宋词选的重印,其中唐宋词选重印者主要有《花间集》、《草堂诗余》、《绝妙好词》和《乐府补题》等,这些词籍在不同时期的传播间接地反映了明末清初词学观念的变迁。  相似文献   

7.
北宋初期江西词人在宋词上体现的审美情趣主要表现为:晏殊雍容华贵的气度;欧阳修深沉浑厚的词境:晏几道温雅清丽的语言。他们的这种语言风格在宋词的发展史上起着美学上的定型作用。由于他们坚持诗庄词媚、选择南唐词风和偶然的以诗为词,发展了“婉约为正宗”的美学观,开启了宋词的雅化之路和豪放风格,界定了后期词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8.
《梦粱录》中的“小唱”主要指宋词的演唱。联系其他资料看,宋代小唱可能经历了由雅而俗的过程:按宋人标准,早期的小唱主要是对大曲的摘唱,较雅;后来主要指宋词的演唱,较俗。  相似文献   

9.
宋代歌妓唱词不仅能扩大词人的影响,还使词人的词作广泛流传于世。但是不同类型的歌妓在不同的场合唱词,会导致词作传播范围的不同。在官妓、家妓、私妓共同承担了宋词传播任务的情况下。宋词的传播范围得以极大的拓广。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十首有代表性的宋词为例,围绕宋词创作中常见的一种巧妙精致的抒情策略——“预设、颠覆、突破”策略,从抒怀遣愁的途径预设、预设途径的全面颠覆、情在词外的超越突破等三方面进行了详尽探讨。  相似文献   

11.
宋词译如歌     
谢华  王翠 《科技信息》2011,(21):I0161-I0161
宋词,以凝炼优美的语言承载丰富的思想内涵,是汉语精粹。宋词是宋代最富特色的文学体裁,具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随着翻译的发展,尤其是诗词翻译的长足发展,宋词翻译也受到大家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解析许渊冲教授所译的李清照《声声慢》,来突出宋词翻译应注意词的音乐性,完美再现词的音美,做到宋词译如歌。  相似文献   

12.
宋词的鉴赏比起唐诗的略微要难一些,因为宋词在学生教育中没有唐诗那么多.加之本身的韵律堆理解,所以宋词鉴赏的题目也是学生感觉不太好的部分,本文对如何解答宋词鉴赏的题目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对此进行新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初步总结宋词的传播方式,将其分为歌唱、评价、文字、唱和四种传播类型,包括酒宴歌唱、名句、品评、刊印、书写、题壁、唱和、次韵等多种方式;并分别讨论各种方式对宋词发展的影响,认为宋词的繁荣、宋词的风格流派的形成、体式改变、题材创造、词的文体地位的确立等问题都与宋词传播有相当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词是文学样式之一,其鼎盛之时在两宋时期。宋代,词达到了其艺术顶峰,和唐诗并列对举,称之为宋词。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宋词鉴赏,能让同学们切身感触到中国古代最美的文学,最动人的文学,最擅长抒情的文字,最让人沉醉心迷的文字。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传统美德,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现有的诗词生成方法忽略了风格的重要性。另外,由于宋词大部分词牌词句较多,逐句生成宋词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上下文缺乏连贯性的现象,在上下文连贯性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针对这两个问题,在编码解码的文本生成框架基础上,引入自注意力机制的句子表示算法计算多注意力权重矩阵,用于提取词句的多种重要语义特征,让模型更多地关注上文的显著信息来提高上下文连贯性。引入条件变分自编码器(CVAE)将每条宋词数据转化为隐空间中不同风格特征的高维高斯分布,从各自的分布中采样隐变量来控制宋词的风格。由于自构建的宋词语料库缺少完整风格分类标签,使用具有风格标签的宋词微调BERT模型,将其作为风格分类器标注全部的宋词数据。在上述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宋词生成模型,生成上下文连贯的婉约词以及豪放词。通过与其他4种基准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引入自注意力机制的句子表示算法和条件变分自编码器,在上下文连贯性和风格控制方面有一定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窗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意象。宋词中的窗意象内涵丰富,其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别具一格,揭示了宋词的一个独特的文化景观。宋词窗意象在前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演变,在语义方面指向家园,在审美形态方面则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现实世界的美学观照方式。  相似文献   

17.
“庾郎愁”这个意象发轫于庾信,发展至宋代而成为宋人常语。它作为一个表达愁绪的综合体,是宋词抒情典范之一,并与其他意象共同构筑了宋词的抒情基调,即言愁风尚。宋词这种言愁的抒情基调,塑造了宋代文化含蕴深沉的一副面容。  相似文献   

18.
元好问在词的词风及自然山水空间、情词审美范畴上的开拓,扩大了词的审美空间和审美趣味。在宋词基础之上的继承和创新,使元好问成为集金词之大成的大家,在宋词对金词的熏染以及金词对宋词吸纳过程中,起到了整合、创新甚至提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宋词由俗而雅,是宋词发展的重要特点.李清照崇尚雅致,其词词情风雅、词境清雅、语言雅致、韵律和雅,她的词风雅之致,浑然天成,形成了脍炙人口的“易安体”,她从理论和实践上,推动了宋词雅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论柳永词     
通过对柳永生平及柳词艺术成就和贡献的论述,意在给柳永及柳词在宋词的发展过程中一个客观的定位。柳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崭新的艺术形式和接近生活的内容在宋词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赞扬一种文学来自于生活服务于大众和对封建正统的反叛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