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介绍铝合金(Lc4)零件热流变成形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其中包括对金属在模具型腔中的流变过程、速度场、等应力场、等应变场、等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结果表明:其模拟结果不但与实际情况非常相似,而且验证了文献的理论推导结果  相似文献   

2.
铝材铸轧过程中辊-板系统温度场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铸轧过程中各相关因素对系统温度场的影响,建立了辊-板系统传热规律的基本方程,揭示了铝材铸轧过程中辊-板系统温度场的变化规律,并研究了轧制不同厚度铝材时,厚度对铸轧速度和温度场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3.
椭圆盒拉深成形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板料的冲压成形过程中,应变硬化化指数n和厚向异性系数r是两个重要的材料力学参数.采用DYNAFORM软件通过对椭圆盒的拉深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应变硬化化指数n和厚向异性系数r对零件成形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大面积HFCVD系统衬底温度场建模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大面积HFCVD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传热学理论建立了衬底温度场模型.根据金刚石成膜过程中对衬底温度大小及均匀性的工艺要求,对影响衬底温度场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最后,应用灵敏度法综合分析了各参数对衬底温度场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5.
铣刀片是机械加工过程中重要的切削工具,由于受到的热冲击对刀片会造成严重的损毁,因此研究切削过程中刀片内部的温度变化规律对揭示刀片的破损非常重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利用元胞自动机模型对铣刀片进行单元划分,建立了三维元胞自动机温度场模型,模拟温度场在刀具内部的分布。建立的温度场模型可以根据切削区所测的温度值来计算刀片其它区域的温度值,是研究铣刀片内部温度场变化的重要依据,为进一步研究切削热对刀片的破损原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金属板材的加工中,我们常常用到多点形成的方法对三维曲面成形进行一种柔性加工。我们利用多点成形压力机对薄板进行压边,实现多点成形。本文的主要内容为研究薄板多点成形的过程,根据其多点成形的特点,再对过程中的有限元模型建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流变断裂学理论,结合非平衡态热力学,对裂纹扩展过程中裂尖塑性流变区由于内耗热而形成的温度场,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在理论上分析了材料内部的不可逆变化及熵产生、熵流等内耗机制,得到内耗热源函数,指出裂尖温度场的成因,从而进一步得到控制温度场分布和变化的热传导方程。在讨论内耗对裂纹扩展的影响时,我们推出耗散型能量守恒方程的微分和积分形式以及裂纹扩展的耗散型控制方程。在实验研究中,我们测定了裂尖区的温度场,从而验证了本文的理论,指出经典断裂力学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金属板材多点柔性成形理论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多点柔性成形是一种先进的金属板材成形技术,这种成形方法能够实现成形路径选择、分段成形等传统成形方法无法实现的功能.文中基于理想路径成形理论,提出了板材多点柔性成形最优成形路径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建立了多点分段成形过渡区设计准则与多点成形过程中静力隐式弹塑性大变形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应用给出的路径设计理论与方法,计算了典型样件的最优成形路径,应用数值模拟理论、方法及开发的数值模拟软件进行了典型件多点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9.
板料拉深成形过程中变压边力的数值模拟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起皱和断裂是板料成形过程的主要失效模式,合理控制成形过程中压边力,可以消除这些缺陷,提高成形性能,以轿车前门内板的成形为例,采用Dynaform软件对变压边力控制的成形工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并得到了该零件采取变压边力时的最优控制变压边力曲线。  相似文献   

10.
考虑逆时热传导问题,即由某一时刻T>0温度场分布来确定初始时刻温度场分布.给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这种方法是基于正则化技术和SOR迭代算法.对正问题使用离散奇异卷积(DSC)过程.数值实验表明求解过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论含缺陷流变性材料的基本方程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缺陷演化期间裂法过程区内形成局域温度场和热磁效应的实验结果,首次提出在含缺陷流变性材料基本方程组中热-力耦合和热-电磁耦合效应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验证我们关于流变断裂学理论的新见解,特别是作者提出的“变质量断裂模型”的正确与否,本文对裂尖塑性流变区的实验研究进行了阶段性的报告。文中提出了“光塑性实验新方法”,在国防科大和兰卅石油机械研究所的支持下,利用现代高科技成果对塑料试件随外载连续而不可逆的色度场进行了数字图象分析和红外扫描研究后,使我们能定量地给出裂尖塑性区随裂纹扩展的变化情况及对应的温度场,应力应变场和热耗散值。文中给出了部分由计算机处理后的彩色图片和计算结果。这些新的方法和实验结果表明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走在国内外前列,它不但为断裂力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而且在弹塑性力学,有限元计算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等方面都具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室温固化PU/PEMA IPN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聚氧化丙烯多元醇为原料合成了甲苯二异氰酸酯预聚物,探讨了滴加顺序和反应时间对甲苯二异氰酸酯预聚物的影响;确定了引发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对甲基丙烯酸乙酯预聚物的影响;采用“同步”互穿技术合成了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乙酯互穿聚合物网络。TMA对玻璃化转变温度区间的检测结果表明,该IPN的玻璃化转变温区在-26.32℃~23.90℃,IPN技术有明显拓宽玻璃化温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连续梁桥、墩台、基础共同工作时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并以某铁路钢筋混凝土连续梁为例,进行结构的反应谱分析和弹塑性地震反应时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充分反映各活动铰支座的移动情况及结构由弹性阶段进入弹塑性阶段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连续梁桥,墩台,基础共同工作时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并以某铁路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为例,进行结构的反应谱分析和弹性地震反应时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充分反映各活动铰支座的移动情况及结构由弹性阶段进入弹塑性阶段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6.
含缺陷物体形变过程中的能量耗散及其分形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含缺陷物体的形变过程是一个缺陷跨多层次演化的复杂过程,不同层次上的演化各有独特性,但其共同特点是耗散性.以过程中的耗散性为研究对象,实验研究表明:缺陷演化过程中因能量耗散而形成的缺陷局域温度场具有分形特征,其分形维数是时间的函数.本文从理论上初步探讨温度场分形维数、断面分形维数与能量耗散的关系,并讨论了分形效应产生的物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作者用不同以往的细胞移接法,首次获得了贻贝棘尾虫(Stylonychio mytilus)的口围带相邻的镜像骈体——口邻镜像骈体。观察了该骈体的形成过程、皮层形态及二分裂期间的形态发生。以上述实验结果为依据,初步讨论了该骈体的形成机理和模式形成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任百祥 《松辽学刊》2014,(1):102-104,107
论文采用超声与Fenton高级氧化技术联合处理啤酒废水,同时考察了影响啤酒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因素.当功率为200 W,超声波频率为45 kHz,初始pH值为2,超声时间为20 min,H2O2浓度为70 mmol/L,FeSO4浓度为7 mmol/L时,啤酒废水COD去除率达到89.8%.  相似文献   

19.
在含缺陷分子材料破坏过程中多场耦合跨物质层次分析成果的基础上,以裂尖过程区为重点,以能量耗散机制为主线,对含缺陷高分子材料破坏理论的未来研究方向与应用前景进行了概括性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