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市场经济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特别是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流动,农村家庭小型化,土地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比例下降,农村家庭养老和土地保障功能弱化,使我国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面临巨大挑战,迫切需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适合新农村特点的养老保障制度。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成因,农村老年人养老面临的新问题进行分析,探索解决我国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关丽苹 《科技信息》2008,(12):150-150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出现,养老问题日益突出。要解决养老问题,实现老有所养,就要同时满足老年物质、精神和生活照料需求。满足老年精神和生活照料需求,不仅要有物质保障作为基础,还要完善老年服务,给予老年人更多的照顾和关爱,这样才能使老年人幸福地渡过晚年,实现老有所养。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逐渐加深,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776亿,占总人口的13.26%,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因此,与之相伴随的养老问题便成为政府和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使老年人老有所养、安度晚年,专家学者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宝贵意见。本文拟分析各种不同的养老模式,通过比较,发现不同养老模式的优缺点,以期对老年人的养老选择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厦门人口老龄化呼唤全面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厦门市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业取得了可喜成绩.但随着厦门市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社会化养老需求迅速增长,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和单纯的机构养老模式远不能满足众多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完善厦门市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不仅是“老有所养”的重要保障,也是构建和谐厦门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5.
赵爽 《科技信息》2010,(8):I0041-I0041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已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程度也日渐严重。伴随着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也逐渐成为中国的社会问题之一。而如今我国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严重制约了养老保障制度在农村的发展。本文针对目前农村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旨在促进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能得到更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城镇化的加速,农村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留守老人的比例不断上升,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农村老年人面临的养老问题逐步凸现。这不仅影响到了家庭的稳定,也正在逐渐演变为一个社会问题。逐步探索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补充、社会共同参与的综合养老模式将是解决农村养老困境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已经有8510万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全国人口的7%。从1999年起,我国已经进入老年社会。中国的人口中农村人口占了绝大部分。解决老有所养问题,尤其是农村的养老保障问题成为了重中之重。农村的养老保险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从原因入手,给予足够的重视,并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措施以实现农村养老保险的落实。  相似文献   

8.
农村养老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在分析农村老年人的有关特征和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指出了随着农村经济关系、生产方式、思想观念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老年人在农村家庭中的地位、作用发生了新的变化,农村家庭养老模式日益暴露出了许多问题;进而阐明:在巩固和发展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的同时,应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体系,充分发挥好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妥善解决好农村养老问题,给农村老人一个幸福安宁的晚年。  相似文献   

9.
采用横断和纵向比较的范式对居家/机构养老模式变化对老年人代际关系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发现:(1)养老模式变化的老年人比无变化的老年人代际关系显著偏低.(2)养老模式变化的老年人初始代际关系显著低于无变化的老年人,且养老模式变化会抑制代际关系的上升速度.(3)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年人的代际关系总体呈上升趋势;年龄、配偶状况、自评生活质量可调节代际关系的变化速度.研究进一步拓展了机构养老对代际关系影响的研究,认为社会各界应重视机构养老老年人的初始代际关系,尽量减少距离等因素对代际关系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赖冉冉  林梅 《科技资讯》2010,(23):232-232
本文针对养老机构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提出了如何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减少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疾病的发生,使其安度晚年。  相似文献   

11.
该文首先对影响农村养老的各种微观因素和宏观因素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设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认为现阶段应巩固和加强家庭养老功能、政府应为家庭养老助力、大力弘扬孝道观念、发挥社区养老、社会养老等形式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并正在向老龄社会发展.面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如何打造出既符合国情,又符合老干部特点的养老方式,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推进文化养老事业的发展,需要正确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顺应老干部精神文化需要,拓展文化养老理念,夯实文化养老机制,改善老同志的生活质量,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文化养老的新路子.文化养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的诸多方面,应科学合理地早研究、早规划、早部署,并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实行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养老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养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农村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农村目前日趋严重的老年化问题、失业问题,分析我国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弊端,并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保障老年人的权益的视角提出一系列个人、集体和社会共担农村养老责任的原则和模式。  相似文献   

15.
从园路设计、无障碍设计、设施设计和活动空间设计四方面探讨了老年公园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麻醉75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常用各种麻醉,探讨老年人最佳手术麻醉方法。方法;对75例老年人各类手术麻醉选择及术前用药,术中管理,麻醉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进行分析。结果:硬膜外麻醉较为安全可靠,具有阻滞范围易掌握,肌肉松弛好,生理影响小,康复快等优点。结论:掌握好老年人生理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老龄化社会,老人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对象。目前历史学界对历史上老人问题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老人的家庭问题研究更少。在晚清社会,老人的家庭居住方式与老人的家庭养老方式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老人家庭居住方式是获得养老的条件和手段,是研究养老方式的基础。老人居住方式按照代际关系可以分为老人独居、一代户、两代户、三代户、四代户、隔代户等6种类型。  相似文献   

18.
中国老年人口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比较老年人口生活质量与一般人口生活质量的区别,在界定了老年人口生活质量涵义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法分析并构造了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的指标体系及权重确定,这为中国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的评判及提高奠定了较为具体的、可操作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生育控制为宗旨的四位一体的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综合改进方案,勾画了一个双二元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的设想蓝图,并认为以老龄化和养老负担问题为缘由而提出放宽生育政策的建议并无理论和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20.
对老年急性心肌梗塞(AmI)80例,与同时住院老年前期,青壮年组AmI,从临床症状,并发症, 预后等分析,讨论。理论上探讨老年AmI的死亡率仍高,应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