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目前手工布置隔震支座费时费力、效率低下的问题,基于遗传算法研发了隔震支座优化布置软件.首先研究了偏心率计算方法和限值要求,阐述了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及其求解偏心率问题的具体含义和适应度函数设计,然后简要介绍了隔震支座优化布置软件的开发,最后基于实际隔震建筑工程对该优化布置软件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优化布置软件可自动快速地控制偏心率,提高隔震支座布置效率,从而有利于促进隔震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隔震结构隔震支座布置最优问题,提出一种两阶段的隔震支座布置优化方法:先采用多种群遗传算法进行隔震层参数优化,再采用线性规划法完成隔震支座布置优化.整个过程需要优化算法和动力分析相结合,采用SAP2000 API函数库与MATLAB,实现隔震结构动力时程分析与优化程序的相互调用.用一个实际隔震工程分析表明:与原设计方案相比,采用本方法确定的隔震支座布置方案,水平向减震系数可减小约12%,各支座最大位移减小约21%,隔震层造价增加约14%,说明该方法优化结果可靠,可有效提高隔震工程的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3.
讨论圆弧曲线箱梁桥的偏心距及其对支座反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内支座采用单支座布置的曲线连续箱梁桥可以通过改变支座的偏心距来调整支座的反力差.不同的支座布置形式合适的偏心距不同,并随着圆心角的增大而增大,边跨端部布置固定支座时偏心距较大,中间内支座采用墩梁固结时偏心距较小.  相似文献   

4.
为了避免桥台的地震破坏,提出一种新型桥台支座布置方式,通过双向滑动支座、弹塑性挡块和拉压连接装置的联合作用来工作.以2座连续梁桥为例,通过新型桥台支座布置方式和传统桥台支座布置方式的对比研究,分析了挡块屈服力、桥台约束刚度对桥梁横向地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传统桥台支座布置方式,桥台承受的地震力随着地震强度的增大而增加,存在地震破坏风险;对于新型桥台支座布置方式,可以通过调节挡块横向屈服力来控制桥台地震力,既可使桥台分担一部分结构地震惯性力,又可避免桥台破坏.进行抗震设计时,可以根据具体的桥梁和对应的地震动输入,选择合适的桥台挡块横向屈服力,以使整座桥梁的地震反应达到最优状态.  相似文献   

5.
非规则结构隔震层在平扭耦联地震中会产生平动与转动.隔震支座则处于水平双向受剪状态.文章设计了一种加力装置使直径100mm的单个铅芯橡胶隔震支座产生两个水平方向的变形,相应隔震层则产生平动和转动.通过两种布置工况对隔震支座进行两种水平加载比例的双向低周疲劳试验,得到了橡胶支座水平Y向滞回曲线以及扭矩与隔震层转角的关系.试...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以往气弹簧加工装配方法的缺陷,提出了用微机控制液压传动进行气弹簧生产的新方法,介绍了气弹簧成型机的特点,并就其重要组成部分的结构、功能作了分析。实践证明,气弹簧成型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桥梁支座合理布置及旧桥支座更换方法,以尚志公铁立交桥支座更换工程为例,重.最研究了钢扁担梁法更换支座的原理,并针对尚志公铁立交桥支座的重新设计方案,设计了钢扁担梁法更换该桥支座的支座更换施工系统,拟定合理的施工工艺及保证梁体均匀上升的技术控制措施。对该法的经济造价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气弹簧杆表面检测是通过人工的手摸、目视、光照反射及光照投影等方法进行检查,存在检测效率低,效果差等缺点。结合气弹簧杆尺寸长、类圆柱状及表面光滑等特点,利用Labview开发了一种基于多CCD的气弹簧杆表面检测系统,基本实现了气弹簧杆的快速、稳定、高效率及高精度的表面检测,对其他长杆型的工件表面检测具有参考意义,该系统已成功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9.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曲线箱梁桥的支座反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通用有限元程序建立了混凝土连续曲线箱梁的空间受力模型,对福州市湾边互通立交工程中一联曲线箱梁桥的支座反力进行了计算,探讨了其在自重状态下和考虑预应力状态下的支座反力分布,并对支座的合理布置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包装货物装卸机上料臂支座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变形较大、结构笨重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优化上料臂支座结构的方法。对上料臂支座进行了多工况下的静力学仿真,并对支座进行了扩充设计;以最小柔度为目标,使用拓扑优化的方法对支座的肋板区域重新设计;根据优化后模型进行参数化建模,以模型质量、最小变形为目标进行了响应面法的多目标参数化优化。优化结果表明:支座等效应力减小了69.97%,质量减小了17.71%,最大变形减小了11.12%。该优化方法对同类装卸机关键零部件的设计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纯电动客车侧碰撞有限元建模及仿真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有效开展纯电动客车侧碰撞仿真为目标,建立了纯电动客车BK6122EV整车骨架、覆盖件、动力电池包有限元模型以及移动壁障有限元模型,按照碰撞法规对车体后部(后轮后)位置进行了侧后碰撞仿真,分析了电动客车车身、动力电池包在碰撞过程中的变形情况,评价了动力电池包在碰撞过程中的安全性,指出了电池箱门骨架刚度小、电池模块固定能力差、碰撞区侧围骨架缓冲吸能能力弱等影响安全性的缺陷.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全方位远程地采集公交车安防信息,确保其运行安全,采用无线射频模块和红外、烟雾及门磁传感器完成了系统硬、软件的设计.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通过串口传输给无线射频模块.烟雾传感器防止公交车火灾的发生,门磁和红外传感器防止盗窃.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准确有效地处理和传递来自传感器的信号,已应用于公交车辆安防控制系统中.  相似文献   

13.
由于客车车身刚度是评价客车车身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文章采用梁体混合模型的方法,建立了一款半承载式客车的有限元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客车车身在不同工况下的刚度,通过静态刚度的分析,对客车中门进行了改进,并为整个车身结构的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Y型浮式生产储油轮船侧结构耐撞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先进的非线性数值仿真技术,对一种浮式生产储油轮(FPSO)的Y型船侧结构的耐撞性进行了研究.计算出5万t穿梭油船以6m/s航速正撞30万tFPSO Y型船侧结构的场景下,FPSO船侧的结构损伤、最大碰撞力-撞深和船侧构件吸能-撞深等曲线及数据,并与传统型FPSO船侧结构在同样碰撞场景下的相应数据进行比较,以评价Y型船侧结构在耐撞性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针对部分充液运动罐体内液体晃动对罐车运输安全的问题,以带有单个防波板的运动罐体模型为基础,采用双向流固耦合方法,对运动罐车在刹车过程中罐体内液体的晃动现象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了不同材料防波板在载液罐体内的受力情况,以及在刹车制动过程中罐体内气液两相分布状态,从而获得了采用单向耦合方法不能获得的罐体结构应力随时间的变化历程.研究结果表明:罐体端面受力随着充液比的增加而增大,当充液比为0.8时,罐体的总体受力最大;对于不同材料的防波板,当防波板变形较小时,其对罐体端面和罐体整体受力的影响相对较小,防波板的最大剪切应力随着材料剪切模量的增大而非线性减小.  相似文献   

16.
为监测海洋资料浮标的舱温变化,设计了一种基于敏感测温点的浮标舱温监测系统。利用单总线和寄生电源供电技术,将温度传感器布设在浮标内部多个测温点,组成舱温监测网络,然后挂接到浮标采集系统的核心单元微控制器(MCU)上,只占用一个I/O口线实现对浮标多个测温点的实时监测。海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用于对大型浮标舱温的网络化监测。  相似文献   

17.
门架式双排桩通过连系梁连接成为空间超静定结构,整体刚度大,使双排桩水平位移明显减少.以某客运站深基坑工程为实例,采用abaqus软件建立平面非线性弹塑性有限元模型,从连系梁的截面尺寸,特别是厚度变化、材料性质两个方面对双排桩连系梁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连系梁厚度是双排桩设计中的重要参数,其厚度越大,前后排桩的水平位移越小,但当厚度增大到一定值后,水平位移变化不明显,建议取值在0.5~1m;连系梁材料强度的增加,连梁的受力增大,桩体的内力向后排桩传递,前、后排桩的水平位移稍有减小,但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8.
研究结果表明展向振荡电磁力可控制湍流边界层,电磁力的振荡频率对湍流的控制效果有影响,但并未讨论电磁力振荡频率对控制效果的影响机理。实验研究了不同频率展向振荡电磁力控制翼型绕流的减阻效果及其影响机理。实验在转动的水槽中进行,在翼型的背风面包覆展向振荡电磁力激活板,并将其浸入水槽中,利用应变传感器测量翼型的阻力,基于意法半导体公司生产的微处理器开发电磁力控制器,用于控制电磁力的方向和振荡频率。研究结果表明展向振荡电磁力对翼型绕流具有减阻效果,对比分析了不同频率的展向振荡电磁力的减阻效果,发现电磁力的振荡频率为20 Hz时减阻效果较优,减阻效率可达到18%;展向振荡电磁力可减小翼型阻力的振动幅值,具有减震功能;当电磁力的振动频率与阻力曲线内小波动频率相近时,电磁力的减阻减震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开心乐园     
《少儿科技》2009,(8):32-32
公交车上人很多,没有空位。当一位女士上车时,坐在门边的男子想要站起来,但女士把他按回了座位上。“谢谢。”她说,“但请别为我让座,我完全可以站着。”“但是,夫人,请让我……”男子开口说。  相似文献   

20.
剪切变形对厚壁圆形贮液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池壁厚度较大的圆形贮液池当作中厚壳圆筒,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建立贮液池结构分析的中厚壳理论,其微分方程与Winkler地基上Timoshenko梁的微分方程一致,当贮液池池壁剪切刚度取无穷大时,其可退化成相应薄壳理论,是一个通用模型.利用初参数法,推导微分方程的解和有限元列式,分析底部固结、顶部自由圆形贮液池在三角形分布荷载和池顶弯矩作用下,其环向力系数、弯矩系数随池壁厚度、高度的变化,并与不考虑剪切变形影响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圆形贮液池中考虑剪切变形影响的挠度等计算结果偏小;壁厚越大,计算结果越小;剪切变形对环向力和径向位移的影响比对弯矩和剪力的影响大,其影响程度与贮液池结构、边界条件及作用荷载形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