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能源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安全保障的基石,其开发利用需深度融合新一轮科学技术成果,以优势能源学科为纽带,赋能能源高效绿色开发与清洁高效利用。分析了能源生产消费结构、能源学科发展状况、学科发展面临的挑战,结合未来能源发展,提出创建一流能源学科构想。以“创新驱动发展”为遵循,从统筹发挥政府引导性作用、学科内涵式建设、联动市场资源配置作用方面提出了能源学科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第18次双清论坛主要讨论的风能发电与光热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途径,提出一些见解。首先指出利用能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的一般特点;并论证了搞好可再生能源利用要着重学科交叉与发展储能技术。文中认为制约可再生能源实用的主要障碍是设备的单位有效功率造价太高,并对风能发电与光热发电分别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3.
建筑冷热电联产是建立在能源的梯级利用概念基础上,将制冷供热(采暖和供热水)及发电过程一体化的多联产总能系统,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系统的安全性,还有利环境保护和降低投资成本.本文对建筑冷热电联产系统进行了深入分析.实验表明,建筑冷热电联产系统提高了综合能源利用率、减少了大气污染.  相似文献   

4.
 能源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安全保障的基石,其开发利用需深度融合新一轮科学技术成果,以优势能源学科为纽带,赋能能源高效绿色开发与清洁高效利用。分析了能源生产消费结构、能源学科发展状况、学科发展面临的挑战,结合未来能源发展,提出创建一流能源学科构想。以“创新驱动发展”为遵循,从统筹发挥政府引导性作用、学科内涵式建设、联动市场资源配置作用方面提出了能源学科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前,能源已经成为社会上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在工业发展如此之快的现代化社会中,一些能源逐渐走向枯竭的状态。特别强调在建筑中能源利用问题,因为它所占的总能消耗量比例相对最大。所有,在建筑过程中加大节约能源力度,强化能源节约意识是建筑业的重要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6.
邓鑫 《科技资讯》2010,(17):27-27
本文分析了总能系统利用的发展阶段,指明了总能系统的发展阶段为物理能—化学能和物理能综合梯级利用;说明了物理能综合梯级利用发展阶段的地位和作用、发展特点;讲述了化学能和物理能综合梯级利用发展的必要性、新机理。  相似文献   

7.
在实际的Stirling热力循环过程中,往往同时有泄漏和热传递.而对于这方面的研究,通常只注意到泄漏量的本身,而未涉及到泄漏对热力循环过程的影响.本文根据变质量系统热力学理论,提出同时有泄漏和热传递的Stirling热力循环的过程指数及其计算方法.该方法较好地反映了实际的Stirling热力循环过程,而且计算简便,对研究和设计Stirling循环发动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热力循环中的不可避免yong损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确定在热力循环中可回收的能源潜力,将其yong损失分为可避免和不可避免的yong损失,通过内可逆卡诺循环传热温差引起的不可逆yong损失力学分析,提出了利用有限时间热力学来确定在热力循环中的不可避免yong损失的方法,推导出了确定工质和热源间的不可避免yong损失的计算公式,利用推导的公式和平均温度的概念,可以对实际循环中由温差传热引起的可避免和不可避免的yong损失进行分析和计算,从而减少可避免的yong损失,以改进循环和提高循环的yong效率。  相似文献   

9.
现代分布式能量系统的出现是能源领域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件大事。讨论了有关这一系统的一些基本概念,把它定义为“位于或临近用户中心、不以大规模、远距离输送电力为目的并具有环境相容性的电力总能系统”。分布式能量系统为热电联产和多联产的有效实施提供了最有利的系统形式,以分布式能量系统的方式耗用天然气可提高其经济性和与环境的相容性。认为,从长远的观点应把洁净煤也视为分布式能量系统的重要一次能源。微型透平是近年能源技术的一大成就,但在小型原动机领域中,内燃机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选择在发展大型集中式能量系统过程的同时不失时机、因地制宜地发展分布式能量系统,把它放在与之并行不悖且相辅相成的地位,以促进我国能源事业的可持续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分布式供能系统直接面向用户,满足用户冷、热、电等多种能源需求,具有高效、环保、可靠、经济等特点。分布式供能系统与电网等集中式供能系统的互补是未来可持续能源利用技术的发展方向。分布式供能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微型、小型动力技术,中低温余热转换和利用技术,以及系统集成技术,是实现系统大幅度节能最有效的手段。本文提出了分布式供能系统集成应当遵循能的综合梯级利用,能源、资源和环境的综合互补,以及全工况系统集成等原则。  相似文献   

11.
本文包括以下内容:(1)研究了总能态、次能态间的跃迁系数与物态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2)计算了氢原子n从1到6的总能态间的跃迁系数在非热动平衡态下可能出现的极值,并与热动平衡态之值进行了比较;(3)分析了氢原子总能态平衡方程中应用跃迁系数时存在的问题;(4)指出了总能态谱线能源函数的穆斯特里——谢维尔尼公式P_λ=2hc~2/λ~5 g_n′N_n/g_nN_n′以及非平衡态下总能态谱线能源函数的常用公式P_v=2hv~3/c~2-[(g_nN_n′/g_n′N_n)-1]~(-1)是利用了热动平衡条件下总能态的跃迁系数之间的关系而获得的,因此,这些公式一般不适用于非热动平衡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关于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简要地综述与分析了分布式能源系统和它的主要优、缺点,其适用的设备与热力循环以及这种系统适用的地区。得出的主要结论是:这种系统特别适用于电、热(冷)联产;为保证变工况下任意电、热(冷)负荷的需求,宜用加补燃的程循环(蒸汽循环);在我国,目前这种系统适用于经济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13.
总能(Total Enegy)一词首出于美国,是本世纪初欧美一些国家给采用燃气发动机的动力系统单独起的一个名称。到了七十年代初,总能概念逐渐被认为是尽量回收利用各种工艺流程中所产生的余热,以减少总能消耗量。所以总能也可以称为最经济地利用燃烧热量的一个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工程。而在欧美各国目前所理解的总能概念,主要是指热——电平衡或热——电结合。如美国等许多国家都广泛地采用比较现代化的热——电结合系统,在技术和经济上都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能源生态系统建设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能源资源开发和利用所产生巨大的极化效应使整个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越来越严重的挑战。应用工业生态学的观点对能源系统建设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提出了“源生态系统”的概念,并从基本概念、系统构成、空间结构和调控方法等几方面对其进行阐述,以期为能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讨论当前重点发展的电子信息科技形势、内容、趋势以及应用,述用实例说明了它在公安业务中的应用以及对未来公安科技提出的挑战和机遇。继第一次和第二次技术革命之后,迎来电子信息这一第三次技术革命,它的影响面更宽、作用更大,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一跨世纪的发展,最主要的是电子依靠信息大学科的发展。当代电子信息大学科的基本内容是:利用传感器、微电子与光电子器件、通讯网络系统、计算机与处理系统和控制系统,对自然的与人工的多媒体信号进行检测、传递、变换、处理、融合与利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HAT循环的填料塔加压增湿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HAT循环是极具发展前任的先进热力循环,其中地增湿饱和器是系统的关键部件。本文研究了针对HAT循环的填料塔加压增湿过程,为避免使用Lewis关系造成误差,采用传热传质系数直接关联法建立了过程的数学模型。在规整 填料塔加压湿实验装置上进行了常压和加压空气增湿的对照实验,实验数据与理论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7.
赵巍 《当代地方科技》2012,(18):110-110
本文通过介绍和分析分布式能源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发展分布式能源系统的重要意义,并探讨了分布式能源的应用与前景。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曾经作为社会发展支柱之一的能源.也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对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制约,如何拓展新能源的利用、摆脱能源危机就成了备受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问题。在形形色色的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和风能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途的两种能源,若加以高效利用.必将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可再生能源的开拓与创新则离不开有“高性能系统与集成不可或缺的关键核心技术”之称的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技术。  相似文献   

19.
多层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和环境是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的主要问题之一,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其中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型能源应用非常广泛,但目前在我国太阳能的利用集中在小型家用热水系统中,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笔者结合镇江市“阳光世纪花园”住宅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设计,论述了多层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提出了多层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的一般思路,为新型舒适性住宅采用节能型热水系统提供了设计的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20.
厦门东部燃气电厂LNG热电冷联产系统节能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厦门东部燃气电厂实际情况提出一种LNG热电冷联产节能方案.在一定假设条件下,分析了该方案下的系统能源利用率、运行经济性及节能潜力.分析结果表明:该节能方案冷电、热电系统能源利用率分别可达89.2%和82.8%,联产系统总能利用率超过80%,而且供冷系统的运行费用较低,投资回收期小于5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