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声矢量传感器在二维平面波入射时的输出信息,提出了其"解析振速"的输出模型,将目标的方位信息蕴含在输出信号的相位之中,并由此得到了矢量阵的输出模型.当ESPRIT算法应用于矢量阵时,由于矢量阵的内禀属性,旋转矩阵不再与阵型和信号的频率有关,只与目标方位信息有关,从而能够实现任意阵型全空间的无模糊测向.理论分析和仿真表明:本算法无需先验已知阵型;单声矢量传感器也可以应用ESPRIT算法,且此时其性能逼近克拉美-罗界.湖试表明本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基于口字型布局的二维稀疏面阵结构,该结构在保证等效阵元均匀分布的前提下,有效减小了进入接收机的耦合信号的能量。在载频35 GHz、带宽5 GHz的系统条件下,该结构采用64个发射天线与64个接收天线,通过电动扫描的方式可以实现对指定区域的三维快速成像。点目标扩展函数的仿真结果显示该阵型结构在方位向、高度向和距离向的分辨率分别达到6 mm、6 mm和3 cm;对复杂目标的三维成像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该阵型结构具有良好的成像性能。  相似文献   

3.
空时自适应处理算法能够增强全球定位系统接收机的抗干扰性能,但是通过对均匀线阵和均匀圆阵进行理论分析发现,当强干扰信号垂直于天线阵组成的平面时,使得接收信号协方差矩阵奇异,不能计算最优权值,因而对特定方向的强干扰无法有效抑制。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构建了基于立体结构的7单元天线的双正四面体阵,该阵型有效地减少了各天线共面情况的出现。仿真结果表明,新阵型不仅可以有效检测特定方向的强干扰,而且具有更好的天线方向图和捕获性能。  相似文献   

4.
在协整理论和分形市场理论基础上,构建一种新的基于信息融合和策略转换的商品期货量化投资策略,并通过实证检验了该策略的有效性和稳健性。部分大宗商品间存在价格联动关系(同涨同跌或A涨B跌)。以往研究基于价格联动,设计并验证了商品期货的跨品种统计套利策略,而本文则利用价格联动设计并验证了基于信息融合的趋势跟踪策略。在此基础上,基于分形市场理论,增加了策略转换环节:在趋势性市场使用趋势跟踪策略,在均值回复性市场使用统计套利策略。实证结果表明,信息融合能够提升趋势跟踪策略的表现,而应用策略转换能进一步提升投资绩效。最后,使用蒙特卡洛模拟验证了实证结果的稳健性,并给出了不同模型假设下的最优交易策略。  相似文献   

5.
对于在线投资组合选择问题,充分利用历史数据能有效地减少市场噪声对投资策略的影响,但这往往会导致策略计算效率降低。与其相对应的是,高频交易的日益发展与数据量的爆发式增长愈发要求投资策略具备高效的计算能力。为此,借助于自适应矩估计,以增量的方式利用历史数据,提出了一个基于自适应矩估计的在线投资组合梯度下降策略。理论分析表明,该策略具有泛证券性,即其与离线的最优定常再调整策略具有相同的渐近平均对数增长率;同时,该策略在充分利用历史数据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线性时间复杂度。实证分析表明,该策略在收益以及计算时间等指标上表现出较好的性能,同时能承受合理的交易费用,故而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在消费者策略行为与企业成本削减的双重驱动下,分别建立了质量递减型和质量递增型两种垂直差异化产品投放策略的动态博弈模型,并探讨了企业的最优策略及实施条件。研究表明,当成本削减幅度较小时,递增型策略是企业的最优选择;当产品质量差异程度有限且成本削减幅度较大时,递减型策略可以有效缓解消费者的延迟购买行为。此外,还分别考虑了混合型消费者以及成本削减的固定投资,并发现当短视型消费者和策略型消费者同时存在时,递减型策略始终是企业的最优选择。第1阶段销售收入与同时期总成本的内在关系不仅取决于固定投资成本,而且还受到产品质量差异程度、消费者策略程度以及成本削减幅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基于可拓-集对的经济策略生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斌 《系统工程》2004,22(4):91-94
提出经济策略的概念,经济策略不是最优策略,经济策略也不等同于满意策略。经济策略的生成是决策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以可拓方法和集对分析为基础,提出一种适合于生成经济策略的新方法——基于可拓一集对的经济策略生成方法,并以赈灾物资的管理为例.介绍该方法的应用步骤。  相似文献   

8.
产品上市时间的先后以及销售变化引起价格的波动,必然会引起顾客的消费行为变化.顾客通过比较不同时期产品价格的变动,选择最佳的购买时机,表现出购买行为的策略性.针对顾客的这种策略性行为,商家该制定什么样的策略?基于这个问题,本文分别构建了价格承诺和定量配给决策模型,通过对决策模型的分析,给出了不同策略下商家的产品最优定价和订货量,使商家在对应的条件下进行策略选择.对比不同策略下的结果表明:这两种策略并不能彻底消除顾客的策略行为,只是在满足一些条件下可缓解他们的策略性行为.因此,商家可根据合适的条件选择策略来达到利润最优化.最后利用数值算例分析了相关参数扰动对最优策略的影响,并给出了针对商家采取不同策略下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种求解旅行商问题的交叉禁忌搜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杨宁  田蔚风  金志华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4):897-899,908
提出一种改进的禁忌搜索(TS)一交又禁忌搜索(CTS),并用于混合优化问题旅行商问题(TSP)的求解。CTS主要包括集中策略和分散策略,采用选择规律的改变促进移动的混合,集中策略增强了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分散策略是用于开辟新的搜索空间,在CTS中,采用遗传算法中的交叉算子作为分散策略,优解选择法作为集中策略。CTS、标准TS、带集中裳略的TS和蚁群算法用于求解相同的TSP例子,所用例子都是来自TSPLIB例子库和Fogel路径。求解结果显示了CTS的性能优于其它算法。  相似文献   

10.
徐寅峰  朱志军 《系统工程》2004,22(11):62-66
外汇兑换是现实中的一个典型占线决策问题。R.El-Yaniv等人将外汇之间的兑换抽象成了一个占线兑换模型,提出了基于风险的兑换策略。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考虑汇率每日波动在一定范围内的双方向外汇兑换问题,运用博弈的分析方法,给出了占线均衡策略和平均分配策略.并在理论上证明了均衡策略是该问题的最优占线策略,最后通过数值结果对两个策略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A time-variant consensus tracking control problem for networked planar multi-agent systems with non-holonomic constraints i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In the time-variant consensus tracking problem, a leader agent is expected to track a desired reference input, simultaneously, follower agents are expected to maintain a time-variant formation. To solve the time-variant consensus tracking problem of planar multi-agent systems with non-holonomic constraints, a time-variant consensus tracking control strategy is designed on the basis of an unidirectional topology structure. One of main contributions of this paper is the time-variant consensus tracking protocol for general time-variant formations of planar multi-agent systems with non-holonomic constraints, the other main contribution of this paper is an active predictive control strategy, where predictions of agents are generated actively, so that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is improved than passive approaches. The proposed control strategy is verified by two types of time-varying formations of wheeled mobile robots,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control strategy is effective for general time-variant consensus tracking problems of planar multi-agent systems with non-holonomic constraints in local and worldwide networked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多个无人机的协同运动问题,提出一种多无人机协同运动的虚拟队形制导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跟随-领航者法,借鉴虚拟结构法的思路,首先,根据航路点数据和协同任务队形结构在线规划出虚拟队形期望航路,避免了虚拟结构法刚性结构的缺点;然后,设计非线性航路跟随制导律,导引无人机沿期望航路运动,完成对虚拟队形期望航路的跟踪;第三,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设计了队形误差控制器,用来补偿由于航路机动带来的航迹切向队形误差;最后,综合制导律和队形误差控制器得到协同运动控制指令。仿真算例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实现多个无人机的协同运动。  相似文献   

13.
研究舰艇编队的优化配置方法和兵力机动方法对于提高水面舰艇编队对潜搜索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认真研究对潜搜索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水面舰艇编队对潜搜索效率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对潜搜索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进行了仿真计算,据此得出了不同舰艇数目的编队对潜搜索时相邻舰艇间的最佳距离以及编队对潜搜索的最小速度值,并对传统战法中舰艇编队的机动策略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4.
编队卫星构形精确保持是实现分布式卫星任务的关键技术。基于摄动对编队相对轨道构形的影响,针对卫星轨道半长轴有偏差的不稳定编队,设计了一种基于视线测量无主星编队的循环协同控制系统。编队中每一颗卫星跟踪自己轨道前方邻近卫星,产生一个视线测量矢量,编队的第一颗卫星追踪最后一颗卫星,产生循环编队,将编队卫星之间的视线距离作为反馈控制量来实现队形控制,文章给出了相对摄动力方程和控制系统的仿真算例,仿真结果表明,该循环协同控制系统能够实现队形控制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粒子群算法求解不等质量库仑卫星编队最优构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求解出不等质量4星库仑卫星编队在平面和立体情况下的最优静态构型。当库仑卫星编队中各卫星的质量、带电量以及位置均为变量时,库仑卫星编队的静态构型模型具有很强的非线性特点。此时可以将非线性模型的求解问题转化为约束条件下的参数优化问题,通过PSO求得各种编队构型下的最优静态构型。同时,所提方法可以应用于求解PSO复杂多星编队情况下的最优静态构型,并为卫星队形重构问题等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首先基于TR磁浮车辆,轨道梁及桥梁等建模方法建立起高速磁浮车辆-轨道梁-桥梁统一模型,在此基础之上编写计算机仿真程序,最后进行仿真计算和分析。对不同列车编组作用下桥上轨道梁的竖向振动和车体加速度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列车编组对桥梁的振动和乘坐舒适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通过改善列车编组的方法可以提高车桥耦合振动中车辆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7.
李文皓  张珩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20):4765-4768
设计了一种仅采用相对位置偏差状态进行多无人机编队阵形保持的分布式保持策略。首先,分析多无人机编队的特点及其阵形保持问题,提出其阵形保持策略的要求,然后设计一种采用局部阵形状态制定的阵形保持策略。该保持策略从非一致性的冗余状态中进行简洁的处理,判断阵形的保持状态,采取相应的保持机制。最后,应用于几个多无人机编队飞行的例子,仿真结果验证了该保持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战场态势数据分析与规律知识挖掘需求,基于掌握的战场目标历史活动信息,分析目标间深层次关联特征,运用Prim算法和模板匹配思想构建目标关联性研判、目标编队自动提取以及编队特征匹配识别模型,提出了一种快速实用的空中目标编队自动分析挖掘算法。通过若干案例仿真验证了该算法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所提算法能够快速有效地从海量历史活动数据中挖掘出存在关联性的目标编队,给出目标关联可信度,能够对目标间关联关系、编队类型等编队特征进行有效识别,并且该算法计算量小,易于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19.
直升机编队的对地攻击过程中,目标分配是实现作战任务的重要条件。确定了直升机目标分配的优势度计算方法以及目标分配的原则。利用蚁群-模拟退火算法实现了直升机对地攻击的目标分配过程,并针对分配过程中,采用综合优势度最大来确定最优路径所出现的不足对算法进行了改进,即根据信息素的积累量来确定最优路径,能够综合考虑信息素浓度与优势度的影响,避免了为达到全局最大优势度而出现的个体分配效益不好以及收敛缓慢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效率更高,收敛的速度较之前更快,分配结果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20.
针对突防编队对抗雷达网的应用背景,以雷达网检测概率为评价指标,建立了应用于干扰机编队多样式协同压制雷达网的干扰效果评估模型。首先阐述了影响压制效果的时间、空域、频率和处理增益4个因素,据此计算了单部雷达在多样式干扰下的检测概率。然后结合雷达网判决中心的工作方式,将网内成员雷达在多样式干扰下的检测性能映射到计算全网的受干扰影响程度。最后充分利用干扰机编队的航线信息,提出以“电子对抗环境下雷达网判决中心对不同航线段内突防编队的联合检测概率下降程度的加权积分”为干扰效果评估函数,建立干扰机编队对雷达网的多样式干扰效果评估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在雷达网干扰效果评估问题上具有很好的应用性,对合理分配干扰资源、提高干扰机编队的整体干扰效果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