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垃圾分类及分类处理可提高垃圾资源回收率,减少最终垃圾处理量,减轻垃圾处理压力和难度,正越来越多地在我国多地倡导实施。广州市早在本世纪初开始实施垃圾分类,并在2011年4月出台《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以后,更是大力动员开展垃圾分类。目前,广州已探索实施了多项垃圾分类举措,制订了垃圾分类全流程技术体系,垃圾分类宣传深入居民社区,前端生活垃圾收集、清运相比过去也有了较大改变,然而,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尤其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产生的生活垃圾也在大幅度增加,这对生活和环境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强烈与明显。因此,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就愈来愈重要。垃圾分类收集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解决城市垃圾处理问题的有效方法,而我国采用垃圾分类收集的方法起步比较晚,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该文通过垃圾分类收集的意义和垃圾的分类方法,简单介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进行的现状,分析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处理垃圾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陈静 《科技信息》2009,(11):74-74
根据我国中小城市生活垃圾的现状,从垃圾分类状况、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垃圾收集和处置三个方面的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中小城市生活垃圾处置模式方面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4.
崔炜  孔少飞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6):26-26,160
本文根据对徐州十余所高校生活垃圾成分的的实际调查,表明高校校园生活垃圾只含废纸、废塑料、废金属等几种组分。然后分析了在高校推行垃圾分类回收的可行性。并就如何在高校有效开展垃圾分类回收工作做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而对应的工业化生产速度也在逐渐增加,这使得全球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各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进行垃圾的处理,为了保护自然环境,我国和欧美的发达国家相继开展了城市垃圾分类收集的研究,通过对各国城市垃圾收集措施等进行整理,设计了一套对应的绿色环保自动化垃圾处理系统,这一系统能够在我国未来发展中高效处理城市垃圾,减少我国经济发展中对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根据生活垃圾分类政策的实施情况,采用S-CAD方法对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进行了分析和评估,包括其内在逻辑性、充要性、经济性、可行性等方面,以便总结经验,为其它城市垃圾分类治理提供参考借鉴。强调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国对资源的有效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是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举措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广东科技》2021,30(2)
正0引言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是衡量垃圾分类成效的重要指标。根据住建部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文件,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是指,未进入生活垃圾焚烧和填埋设施进行处理的可回收物、厨余垃圾的数量占生活垃圾总量的比例,我国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到2020年年底达到35%以上。生活垃圾总量通常为生活垃圾产生量,既包括进入环卫系统的生活垃圾清运处理量,也包括来自生活源最终进入废旧资源回收系统的玻璃、金属、塑料、纸、大件垃圾等可回收物量。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对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越来越重视,以及城市居民对环保的意识逐渐增强,垃圾分类渐渐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上海已走在全国前列,率先立法规范市民的垃圾分类行为。南京与上海同属长三角城市群,面临着相似却不同的垃圾分类困境。该文通过文献阅读和网上问卷调查,试图了解南京市民垃圾分类意识,从个体层面了解垃圾分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提出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环境问题是当今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其中以城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最为重要,城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受多种因素制约,致使各国垃圾资源化进程各异.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分析,本文从城市生活垃圾成分、分类收集、焚烧、堆肥几方面分析、比较了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状况,并着重分析了我国在资源化处理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提高我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水平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生活垃圾分类受到政府和公众的一致重视,已在我国多个城市大力推进。对于西部农村地区而言,建议以中小学校为抓手,通过修订相关教材、编制指导手册、组织实践活动、加强师生交流培训等方式,开展环保理念教育和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普及,以减轻生活垃圾对农村环境造成的压力。  相似文献   

11.
王文刚  王婷  曹大勇 《科技信息》2011,(20):I0046-I0046
本文说明了我国生活垃圾分类现状,分析了生活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明确了生活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工程,提出了生活垃圾分类有效实施的对策建议,指出了实现生活垃圾分类会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沈颖 《科技信息》2009,(25):337-337,320
随着城市生活垃圾的急剧增加和成分的变化,生活垃圾混合收集方式已经不再满足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要求,本文结合目前城市垃圾主要处理技术分析了垃圾分类收集的意义。并对垃圾分类收集的实施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城市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城市数量及城市人口显著增加。与此同时,城市生活垃圾问题便显得日益突出起来。本文就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现状,全现分析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完善垃圾回收系统、加强分类回收利用、加大宣传等几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村民的生活也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与此同时,农村生活所产生的垃圾也是有着新时代的气息,导致垃圾种类越来越多,成分越来越复杂,目前农村垃圾处理存在许多问题,情况不容乐观。本文针对农村垃圾的分类特点以及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对有些垃圾进行循环利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立法的现状,讨论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立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通过青岛市垃圾分类立法的实践,探索城市制定生活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不断的加快,人们的生活也逐渐富裕起来,但是,城市生活垃圾总量逐年呈现上升的趋势,垃圾成分的复杂性也是越来越严重,对于现阶段的垃圾处理要求,中国现有的垃圾处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为此,对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进行改变势在必行,当前科学合理的垃圾分类方法已经成为我国迫切的垃圾处理方式,该方法对环境不但具有保护的作用,而且还能够对废弃物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再利用,对社会资源的节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当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对策,以期能为同行业者提供有利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垃圾分类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的产生量也急剧上升,1995年我国当年由环卫部门清运的生活垃圾就有1亿多吨,是1979年的4倍,仅北京每天就要产生1.2万吨垃圾。这些垃圾通常被露天堆放或送到郊外填埋,它们侵占土地、污染水体。垃圾围城,已成为我国日趋严重的环境公害,而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则是解决垃圾公害最好和最终的出路。一、重建垃圾回收系统垃圾分类投放和分类清运回收的做法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北京日报1957年12月12日报道:“本市城区就要全面实行垃圾分类收集的办法。目前,西四区和西单区已经全面实行了这…  相似文献   

18.
对杭州多个社区进行实地考察和居民问卷调查,以了解杭州垃圾分类的总体情况和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态度及投放结果。为此,设计源头细分+社区监管、源头粗分+专业分捡、混合收集+集中分捡等3种垃圾分类管理的改进模式。针对垃圾分类的未来发展提出:按处置方式确定垃圾类型,促进企业生产方式与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强化垃圾分类宣传,推进垃圾分类的智慧化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收集模式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我国存在的城市垃圾收集现状,对我国城市垃圾收集模式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按照投放成分不同,分别叙述了混合投放和分类投放。对收集过程中的垃圾接收方式进行了描述,并对存在的情况进行了分类评价。随后描述和评价了典型的垃圾收集及其收集运输的模式。最后根据现有垃圾收集模式的情况,对收集模式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对周边土壤中铅、锰重金属污染的影响,选用我国北方某市生活垃圾中转站及其附近1 km范围内的土壤作为研究样本,在中转站外设立一个垃圾回收对照区。给出土壤p H和土壤有机质测定方法,介绍了铅、锰含量测定过程。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美罗综合污染指数对土壤中铅、锰的污染情况进行衡量,分析了研究区域生活垃圾物理组成。为了使得到的结果更加准确,对铅、锰的分布特征及其和土壤理化性质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确定土壤对铅、锰重金属污染的影响程度。给出不同采样区表层0~20 cm土壤中重金属铅、锰的污染情况和污染指数评价结果。分析了土壤中重金属铅、锰化学形态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土壤p H与有机质含量对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中转站周边土壤中锰含量基本没有影响,可忽略;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能够降低周边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