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镇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发展是镇域经济的核心和基础,特色是镇域经济的主要竞争力。镇域产业必须走特色化的发展道路,形成特色镇域风貌,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打造特色产业和名牌产品。特色产业的发展要立足于本地实际,以工业园区建设为平台,加快特色产业集聚;以农业产业化品牌战略为抓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以招商引资为突破,破解镇域特色经济发展的资金难题,尽快打造镇域经济发展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聚视角下我国特色小镇创新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管理研究》2017,(6):61-64
基于产业集聚视角,首先,从当前我国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出发进行阐述;其次,从顶层设计、项目建设、科技服务、体制机制这4个方面探讨了特色小镇创新体系建设的路径;最后,结合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推进我国特色小镇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淇 《科技促进发展》2017,13(7):523-528
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进入关键期、特色小镇工作步入发展期的当下,开展知识产权特色小镇建设,有利于激励特色小镇各类主体创新创业,发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和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有利于强化传统特色产业优势领域,加强新领域新业态和加强民生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推动区域知识产权协调发展,以知识产权促进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福建特色小镇与地域文化具有互动发展的关系。地域文化是促进特色小镇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力量,贯穿特色小镇建设始终。地域文化是特色小镇的"特"之所在,"魂"之所系;它提升了特色小镇的规划层次,打造了特色小镇的品牌知名度,其"个性"深刻融入了小镇的特色产业,促进了当地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同时,特色小镇建设彰显了地域文化特性,推广了特色产业文化,完善了地域文化的服务体系,极大地促进了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独特的地域文化成就了福建特色小镇与众不同的魅力,特色小镇的发展又传承、弘扬了个性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建德市根据产业基础和发展趋势,加强了对有机硅、碳酸钙、粉末冶金、先进装备制造等技术和资源特色产业创新培育建设,努力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对杭州市全面实施"工业强市"、"生态立市"等战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色产业现状:基础优势带动创新发展产业基础和优势明显。建德有机硅产业规模和技术发展水平居国内领先,形成了以新安化工为龙头的有机硅单体和以顺发化工、白沙化工为代表的下游产品生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大力建设发展特色小镇,各个小镇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竞争能力代表特色小镇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必须不断提升竞争优势。结合波特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市场需求、相关产业、企业战略、政府作用和发展机遇6个方面来综合评价辽宁省特色小镇的竞争力。建议特色小镇在政府的支持下,准确定位,注重特色产业发展,区分经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高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该文基于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应用出口导向与技术进步耦合的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导向,因地制宜构建出口导向下县域特色农业产业耦合发展理论框架,并对古田县黄田马蹄笋特色产业发展阶段划定及其动态跃迁进行深入分析。同时,优化设计了以马蹄笋开发为特色的产业发展路径,并提出以特色农业资源优化配置与挖掘生产要素聚集潜力、以农业要素结构优化升级促进高品质绿色产品生产、以农业技术进出与有效替代促进特色农业双循环发展、以机制创新促进区域特色优质产业高质量跨越发展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海洋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利用基尼系数、核密度分析等空间分析和空间计量等方法,探讨海洋特色小镇的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海洋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区域差异大、产业同构化严重、海洋产业结构低端化以及在空间上地理集聚与产业集聚不同步问题。并提出政策引导海洋特色小镇省际间分布,确保充分合理利用中国海洋资源;避免产业同构化,打造差异化定位的基础海洋产业;在三大经济区内重点打造新兴海洋产业聚集区;促进海洋特色小镇产业地理集聚,打造区域产业品牌优势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产业融合的经济学视角出发,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当前我国出现的产业融合趋势、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情形进行分析;发现体育和相关产业较高的资产通用性构成了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的内在条件,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指引形成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融合的外在动力机制。结合我国当前宏观经济社会环境,提出以下运动休闲小镇建设路径建议:1)多部门协作促进产业融合; 2)科技打造促进产业融合新模式; 3)加强具有体育特色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0.
正桐庐生态环境良好,文化底蕴深厚,具备建设特色小镇的天然优势,加上智慧城市、美丽乡村建设,培育建设特色小镇有基础、有潜力。桐庐智慧安防小镇位于桐庐县富春江科技城主城区,规划面积3.48平方公里,紧邻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杭黄铁路桐庐站,是桐庐富春江科技城的核心区块。小镇以智慧安防产业为核心,以智慧安防产品生产、硬件研发制造、软件研发、应用示范、物联产业等项目为载体,打造兼具智慧体验、旅游观光、休闲居住等功能于一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揭示我国经济林产业当前集聚的关联性特征、影响因素及作用效果,以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性导向政策,提升经济林产业的集聚效应,实现经济林产业乃至整个林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方法】根据产业集聚理论,运用空间计量方法,测度我国经济林产业集聚水平,分析经济林产业集聚的空间关联特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效果。【结果】2014—2018年经济林产业集聚水平呈现波动上升状态;各省份的经济林产业集聚类型变化不大;苏、皖、浙、沪、闽、赣、湘表现出显著性的高值集聚,冀、宁基本呈现显著性高-低集聚,而甘、青、新地区表现出显著性低值集聚;从事经济林产业的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重、林业产业总产值、经济林加工制造业产值所占比重、林业旅游与服务业产值所占比重、林业法人单位数、林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对提升经济林产业集聚水平的影响较大,而人均主要经济林产品产量、城镇人口所占比率、乡村林场个数与经济林产业集聚度呈负相关关系。【结论】推进经济林产业链的延伸,可提高产业集聚水平;挖掘经济林文旅康养等功能,以提升产业集聚内涵;加强技术要素渗透力度,以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依据各省林业建设优势,积极调动影响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  相似文献   

12.
农产品加工业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形成区域“块状经济”,是内陆地区有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增长方式,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与小城镇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作用机制。以武威市凉州区黄羊镇为例,探讨了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与小城镇建设的互动机制,并提出了促进黄羊镇农产品加工产业集聚与小城镇发展良性互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桂花(Osmanthus fragrans)是我国特有的珍贵花木,四季常绿,花香浓郁,有着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通过桂花优良新品种的选育可推动桂花产业的发展。【方法】以实生苗为材料,选育出1株特异单株对其进行扞插繁殖,并对无性系进行DUS测试。【结果】选育出的新品种‘葱郁’株型特别,呈阔柱状,花色淡黄,花香浓郁,叶片小。【结论】通过DUS测试,显示其性状具有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获得植物新品种授权。‘葱郁’是优良的景观树,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专业镇是一种新型的产业集群形态,是珠三角地区小城镇的主要发展模式之一。本文以常平镇电子信息产业为例,分析其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转型升级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困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常平镇产业转型升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苏南历来是人多地少的地区,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在当前社会经济水平下,把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并不现实。只有在发展农村工业的同时,通过对农村城镇的建设,把农村人口就近就地转移到小城镇,这样既可避免因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导致基础设施、住房、环境等问题,又可安置农村剩余劳力,同时又为现代农业的发展预留空间。通过对已有文献、统计资料的分析和实地调查,就苏南农村地区城镇化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针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存在的注重生态保护功能、忽视功能布局形式以及功能性体现不足的现象,探寻有助于完善城市湿地公园理论体系及解决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5个分布在苏南水网地区,区位优势明显的长广溪、沙家浜、固城湖、昆山、绿水湾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借助风景园林学和社会学调查方法,通过问卷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考察各城市湿地公园功能布局的现状,结合用户满意度,选取反映城市湿地公园功能布局适宜性的相关指标,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江苏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功能布局的适宜性。【结果】专业评价指标包括整体功能布局完整性和适宜性,以及分区功能布局完整性;用户满意度指标包括生态环境、科普展示、游览活动和管理服务满意度几个方面。综合评价认为:江苏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中,沙家浜城市湿地公园功能布局为适宜,固城湖城市湿地公园功能布局不适宜,其他为一般适宜。【结论】现阶段江苏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功能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生态保护区和生态缓冲区的建设,以及生态保护功能与游览活动功能关系不合理。因此,在进行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和建设时,不能只关注公园的社会经济效益,还应在重视湿地生态环境优化的同时更重视生态效益,从游客需求角度出发,完善公园内的相关配套服务设施,以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同时,结合公园的规划设计定位,统筹考虑并综合规划,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规划设计方案,使城市湿地公园内的各功能区之间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结合我国实际,对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改革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改革发展的“四化”标准、“三战略”选择及两者政策的结合等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长治市城市规划工作存在着种种问题,今后应加强城镇体系规划,注重城市规划特色,提高详细规划覆盖率,为城市建设发展做出高水平的规划。  相似文献   

19.
京族海洋特色小镇(东兴市江平镇)是自治区批准创建的第一批广西特色小镇。“海洋”和“民族”是江平镇发展的底色,“康养”则可以成为江平镇发展的亮色。可以通过深挖康养文化,融合特色产业;紧扣海洋特色,规划功能街区;保护生态环境,打造宜居小镇;拓宽宣传渠道,彰显小镇魅力等路径积极推进当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小城镇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以河北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化过程的必由之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的战略性选择.然而在小城镇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不容忽视.本文以河北省为例,分析了河北省小城镇建设中应把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并针对河北省小城镇建设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土地资源浪费、乡镇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和农业污染,提出了不同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