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杭州,位于南山路的中国美术学院南山学区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个非常江南化的作品,同时它又融会了许许多多的现代元素。置身其间的人们看到的都是这样的场景:完全反常规的主体建筑中水墨画般的青砖灰瓦白廊柱,单体建筑架空层下的水榭联绕,而在屋顶坡面、外墙弧度等细节上,又同时跳跃着最现代的设计构造。一方面,老杭州的建筑符号和语  相似文献   

2.
赣派民居在南方是非常有特色的建筑,青砖灰瓦,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朦胧感,这对于色彩写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本文主要在艺术系美术专业色彩风景写生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以赣派民居为写生对象,探讨色彩风景写生课程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根据恒温条件下饱和盐水溶液控制的恒定相对湿度,测试了苏州吴江地区近现代2种青砖的等温吸湿曲线.比较了不同样砖、不同年代青砖等温吸湿曲线的差异性,给出了平衡含湿量随相对湿度变化的拟合公式.结果表明:在7%~92%的相对湿度环境中,苏州清末青砖的平衡含湿量在2.84~27.65 g/kg之间,20世纪80年代青砖的平衡含湿量在1.45~10.14 g/kg之间,苏州清末青砖的吸湿量是苏州20世纪80年代青砖的3倍以上.得到的公式及数据可应用于历史建筑砖墙"酥碱"程度的量化确定,并为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性能劣化机理及砖构建筑热湿耦合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年代青砖的等温吸湿特性差异对历史建筑中冻融、酥碱及微生物繁殖等与水分相关劣化现象的影响,使用恒温条件下配置的饱和盐水溶液控制相对湿度恒定,测定了温州谯楼遗址中分别于唐末五代、元末明初、20世纪70年代和现代生产的4类青砖的等温吸湿曲线,比较了不同年代青砖的等温吸湿特性差异.结果表明,在相对湿度为11%~97%的条件下,4类青砖平衡吸湿量的平均值变化范围分别为2.2~10.5、8.3~77.5、2.3~19.3和1.0~3.7 g/kg,其中元末明初青砖的等温吸湿能力最大,然后依次为20世纪70年代、唐末五代,现代青砖最小.在环境相对湿度变动下,元末明初青砖的含湿量波动也远大于其他3类青砖.实验结果为历史建筑砖体的热湿耦合及劣化机制研究提供了数据参考,也为中国砖构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改进提供了更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杭州城市艺术应当体现杭州城市的文化水准与艺术风貌,提高杭州城市的艺术品位与创新特质。关键在于实施艺术都市计划,应从加强杭州城市雕塑的建设、建立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打造南山路艺术休闲一条街、建立都市艺术仓库区、建立都市艺术市场、注重杭州城市的建筑美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黄静媛  陈梦  余永彬 《科技信息》2009,(23):334-334,347
在南方的园林中,水边常建水榭以观水景,形体为取得与水面的调和,以水平线条为主.建筑物一半或全部跨入水中,下部以石梁柱结构支承,或甩湖石砌筑,总让水深入底部;临水一侧开敞,或设栏杆,或设鹅颈靠椅;屋顶多为歇山回硕式,四角起翘轻盈纤细:建筑装饰比较精致、素洁。水榭作为接待室使用,除布置有主要休启、厅外,还安排了一些附属的小房间,以敞厅、矮墙将它们组织成为一个整体,空间上变化较多。舫则指建在水中的仿船型建筑。本文就谈谈两者的建筑设计艺术。  相似文献   

7.
作为杭州风景园林主要绿化树种之一的桂花,某树姿飘逸、碧枝绿叶、四季常青,终身朴实无毕,默默地带给人们美好的祝愿和甜甜的芳香,她一直是杭州人民喜爱的传统花卉.1983年7月经杭州市民评选,市六届人大九次会议通过,正式命名为杭州市花.我国是桂花的故乡.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山海经·南山经》上就有“招摇之山,其上多桂”的记载.浙江又是桂花的自然分布区之一,张邦基的《墨庄漫录》中载有“木樨花,江、浙多有之.一种色黄深,而花大者,香烈.一种色白钱而花小老,香短.清晓溯风,香来鼻观,其天芬仙馥也.湖南呼…  相似文献   

8.
快速准确地对古建筑青砖进行检测是文物建筑保护工程中普遍关注的问题,选取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古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60组青砖试件,按照行业标准<回弹仪评定烧结普通砖强度等级的方法>进行试验和数据分析,建立该地区古建筑旧青砖回弹专用测强曲线,为回弹法测试技术在该地区文物建筑保护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华东科技》2005,(11):60-61
杭州高新区“江北孵化,江南壮大”的模式在杭州、浙江以及全国其它一些高新区的影响力正在慢慢加大。对于这样一种孵化、创业模式,不管受益者还是旁观者都有话要说。  相似文献   

10.
江南的瓦当     
江南是多雨的,而多雨的江南,又孕育了多姿的江南瓦当。看,那从屋顶筒瓦最下面一块垂下来的部分,有圆形的,也有半圆形的,既是对建筑  相似文献   

11.
罗小宁  王永清 《科技资讯》2009,(21):209-209
海珠城广场所在的AH0118819、AH01182地块位于海珠区的中心,北面和东面分别是两条主要的城市道路——江南西路和江南大道,从城市景观出发,其正是展现城市景象,丰富城市立面的重要地段。在适当的提高项目各项指标以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以及保证建筑使用功能的同时,将智能化绿色生态环保节能的理念融入项目设计中去,打造一栋形象独特,可识别性高的“绿色”建筑,在设计中,海珠城广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长三角地区形成了发达的城市群落。物流总量的持续增长使长三角各地港口,公路,内河及信息平台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呈快速发展态势。而要打造中国东部的物流大通道,长三角地区将如何通过区域通关改革来实现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四个直属海关关区的通关作业一体化?又将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呢?本刊邀请上海、南京.无锡.杭州、宁波的一线专家.领导,畅谈长三角物流信息一体化建设。[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柏小利  邓寿朋 《科技信息》2007,(33):135-135
我们通过对新校区基地现状条件的分析,合理的组织各功能,营造了亲切宜人与开阔大气相结合的校园空间,为师生学习交流的提供了舒适的室内外场所、在建筑单体设计上.巧妙的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既传承了当地建筑的历史文脉又体现了校园建筑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打造胥口“香山帮”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园林古建产业基地 苏州香山位于太湖之滨,自古出建筑工匠,擅长复杂精细的中国传统建筑技术,人称“香山帮匠人”,史书曾有“江南木工巧匠皆出于香山”的记载。  相似文献   

15.
漳州将军山公园规划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漳州将军山公园规划设计创作,追求盛唐时期建筑文化仍具有生命力,同时又结合地域建筑文化的特性,呈现出建筑形式的多样化。它既衔接历史,接近社会和当地人们的认可及喜爱,又使俗文化与雅文化相结合,现代与传统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杭州高新区“江北孵化,江南壮大”的模式在杭州、浙江以及全国其它一些高新区的影响力正在慢慢加大。对于这样一种孵化、创业模式,不管受益者还是旁观者都有话要说。“江北孵化,江南壮大”的模式最大特点是把杭州高新区产业发展目标与高新区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根据高新区自主创新要求和高新区做大做强的要求结合起来运作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这一模式走的是一条自主发展的道路,既迅速壮大区域经济规模,又积极搭建科技创业培育体系和环境,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劲,为科技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杭州高新区将孵化器设在老城区,对企业创业宵着很大的帮助,体现了“一切以企业为主”的思想。在老城区创业,最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举世瞩目的杭州西湖博物馆,坐落在南山路西侧,位于钱王祠以南的西子湖畔。西湖博物馆于2004年8月开工建设,到2005年9月止,历时一年顺利落成,10月1日正式向中外游客揭开面纱。投资逾亿元的西湖博物馆,占地总面积达23800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8020平方米,分为地上、地下各一层。为与南山路周围环境和谐协调,整个建筑最高点距离地面控制在9米以下。西湖博物馆在绿树掩映、鲜花簇拥中,与西湖南线湖滨绿化带的优美风光自然衔接,有机融合于一体。西湖博物馆是以全方位、多角度,并采用综、横结合的方法,全面展示西湖秀美自然风光和丰富历史人文精华…  相似文献   

18.
农历八月的江南,被浓厚绵远的桂花香层层裹住,无处不香甜。这种僧道、俗世都崇尚的植物,唐代的《郭橐驼种树书》最早称其为“木犀”(Osmanthus fragans Lour.),目前是杭州、苏州、合肥、黄山、桂林等19个城市的市仡,是人们所熟知的一种植物。在我国,桂花代表的是一种极其典型的东方文化现象,由桂花所引喻的“桂冠”成为才华和荣誉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9.
陶艺与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陶艺进入建筑和环境领域,是现代艺术领域的新拓展。现代陶艺和建筑,环境的融合,打破了现代陶艺是在架上纯艺术的结构形式,拓宽了其艺术语言的表现力,也有别于以往陶瓷材料在建筑和环境中的应用,而更注重人文文化和艺术表现,因而,现代陶艺不只是纯欣赏的造型艺术,同时也是具有实用价值的设计艺术,是环境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合理地利用现代陶艺这一艺术语言,是现代环境设计的一门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生态染整及污染控制”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是由浙江理工大学牵头,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江南分院、浙江传化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华泰丝绸有限公司、浙江雀屏纺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天创净水设备有限公司、杭州喜得宝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亚太特宽幅印染有限公司和日信纺织有限公司共同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