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了解南昌某高校在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高校有效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依据。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该高校大一至大四年级学生1 145名,通过线上线下问卷调查了解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结果该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的知晓率平均为68.3%,远低于国家水平;绝大多数同学能接受婚前性行为,但是只有76.07%的学生知道安全套的使用能有效阻断艾滋病的传播,只有38.78%的学生知道安全套的正确使用。今后高校应该以讲座、视频及微信公众号推送等多种形式灵活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全面认知,让其正确面对艾滋病,真正远离艾滋病。  相似文献   

2.
吉安县中小学教师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选择吉安县辖区内中小学教师898名,采用调查问卷方式,进行艾滋病及相关知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但对相关基础知识及生活行为方式与艾滋病关系方面了解不足,对艾滋病人态度尚有欠缺。提出应加强艾滋病知识的宣传,科学正确地认识艾滋病,针对性地进行艾滋病知识的普及和教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唐山市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更加有效地开展大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唐山市某大学965名在校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总体知晓率为83.9%,三大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达90%以上,非传播途径知晓率较低,其中蚊虫叮咬不能传播知晓率仅为44.7%。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男生优于女生(P<0.01),医学生优于非医学生(P<0.01);对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的正确态度率较低(43.1%-47.1%);91.5%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开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课重要;大学生获得艾滋病有关知识的主要途径依次为广播电视、书刊报纸、互联网,而来源于学校教育相对较低。结论: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应注重全面性、系统性,还应根据不同性别、专业的特点,制定适合大学生教育的有效措施,培养正确的观念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4.
徐建华 《甘肃科技》2013,29(11):146-147
通过对兰州市城关区娱乐场所高危女性性工作者(FSW)艾滋病综合干预,了解干预对其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以及安全套使用率的变化情况,评估干预的可及性和有效性,总结积累适合该人群的干预方法,探讨了该人群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5.
在大学生中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大学生掌握艾滋病知识的现状,使学校为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从而确定在大学生中进行艾滋病教育的重要性,采用自行设计的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2005年入学新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结果显示,大学生对艾滋病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艾滋病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尤其是对艾滋病病原体等专业性问题的知晓率较低。对于一些非传播艾滋病途径错误认识率较高,大多数学生对艾滋病存在着恐惧心理,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艾滋病离自己还远。因此,对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教育非常必要。在学校开展艾滋病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大学生中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解大学生掌握艾滋病知识的现状,使学校为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从而确定在大学生中进行艾滋病教育的重要性,采用自行设计的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2005年入学新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结果显示,大学生对艾滋病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艾滋病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尤其是对艾滋病病原体等专业性问题的知晓率较低.对于一些非传播艾滋病途径错误认识率较高,大多数学生对艾滋病存在着恐惧心理,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艾滋病离自己还远.因此,对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教育非常必要.在学校开展艾滋病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高校新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以金华本地2所高校2017年9月入学的9 342名新生(包括专科、本科、硕士)为研究对象,采用网上匿名问卷的形式,对其进行了艾滋病知识、性相关知识及知识来源等的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了整理与分析.结果显示:1)9 342名新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知晓率为60.5%,本科、专科、硕土新生的知晓率分别为63.1%,59.3%,57.8%,三者之间差异性明显;2)男生知晓率高于女生;3)对"男男同性性行为是青年学生主要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仅为48.0%;4)对性知识的知晓情况与对艾滋病的知晓情况呈正相关关系;5)对艾滋病和性知识的获取途径依次为网络、学校教育、影视.结果表明,高校新生对艾滋病及相关性知识的知晓情况普遍不好,高校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艾滋病是当今世界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重点是预防。凉山州是我国艾滋病的高发区,大中专学生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本文通过对凉山州大中专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为今后在凉山州大中专学校开展艾滋病防治的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依据和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重庆8所高校500名体育专业学生营养知识及饮食态度行为的现状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调查、分析与研究,其结果表明,学生饮食态度较好,但营养知识总体得分率偏低、饮食行为存在着明显问题,提出应加强体育专业学生营养知识教育,改善饮食行为,以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江西地区大学生对艾滋病一般认知、传播途径、态度、获取相关知识途径,预防途径等方面的认知情况,得出大学生对艾滋病一般认知知识了解得比较好,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以及对艾滋病患者态度的认知结果是令人欣慰的,但对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缺乏正确认识,对艾滋病的预防措施缺乏正确认识和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因此有必要在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的教育,提高对艾滋病各个方面知识的认知,来预防和减少艾滋病在校园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高校研究生对艾滋病知识掌握的情况,观察健康教育的效果,以2017年9月入学的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以开展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宣传资料发放、微信推送等多种形式对研究生新生进行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教育前后分别进行网上调查问卷测评,并进行效果评价;同时,对他们的生活习惯、性相关知识及知识来源途径等进行调查、分析、整理.结果表明:通过健康教育后,研究生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从教育前的57.8%提高到教育后的92.0%.表明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宣传资料发放、微信推送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效果显著.结论:研究生新生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应采用性知识、行为生活方式及艾滋病知识教育一体化模式,借助多形式、多渠道、多方位的教育途径,从而有效地提高研究生新生对艾滋病的防范能力,遏制艾滋病疫情在校园蔓延.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艾滋病知识及其相关态度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常识的掌握情况、对待艾滋病病人的态度以及假定患有艾滋病后的行为倾向,为学校进行相关健康教育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取样法,对湖南科技大学230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对艾滋病常识的掌握程度偏低;对待艾滋病病人的态度整体上较积极;但对假设自己患有艾滋病后的行为倾向表现出多样化趋势。结论:大学生对艾滋病的了解不够,部分学生对待艾滋病及其病人缺乏正确的态度、行为,学校应普及艾滋病预防教育、着力培养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技能。  相似文献   

13.
基于高校体育改革与创新更加有针对性与实效性,文章确定高校体育在形成和发展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念与能力为本研究的思考点,以寻找高校体育教育结果与教育目标达成之间差距为研究视角,从大学生体育知识、态度、行为为切入点,调查大学生与终身体育相关的体育知识、认识与态度,以及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现状,分析探讨调查结果及影响因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云南某高校医学类大一女生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探寻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学校开展女医学生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提供线索。方法:按照整群抽样方法,对674名医学类大一女生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结果:该校大一女医学生对艾滋病总知晓率为91.52%;其中对高危行为和预防措施的知晓情况比较好,而对传播途径中蚊虫叮咬、多个性伴侣和术前检查等问题的知晓情况并不理想;除区域外,是否为独生子女、学历、民族和户籍等对其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均有影响(P〈0.05)。结论:该校大一女医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较好,但在某些环节还存在一定的误区,仍有必要全面、系统、细致地开展艾滋病知识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状况,在学生中,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并且,分析健康教育前后,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等方面的改变及进行相应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05年长春大学入学新生,采用自行设计的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分别在健康教育前后进行内容一致的基线调查,最后对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健康教育后,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健康教育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从而得出结论,在大学生中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及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状况,在学生中,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并且,分析健康教育前后,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等方面的改变及进行相应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05年长春大学入学新生,采用自行设计的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分别在健康教育前后进行内容一致的基线调查,最后对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健康教育后,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健康教育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从而得出结论,在大学生中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及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根据Icek Ajzen的"计划行为理论",自编《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训练态度及成因调查问卷》,并通过该问卷对影响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训练态度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认为影响其训练态度的因素依次为:学校因素、教练因素、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生活因素中是否饮酒和恋爱朋友对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训练态度影响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县自愿咨询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分析影响自愿咨询/安全性行为的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930名自愿咨询者进行了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调查。结果:我县自愿咨询人群在艾滋病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均有一定的了解,文化程度越高,艾滋病知识得分也越高;职业对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影响大。结论:针对广大人群开展宣传干预工作在对艾滋病传播途径、预防措施方面起到很大作用,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高可降低艾滋病高危行为发生的危险。  相似文献   

19.
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应该成为高校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存在的问题表现为:1.重视不够,措施缺失.2.高校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缺乏了解,学习及生活压力大,涉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议高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大学生关于艾滋病的认知状况,进一步预防艾滋病,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本文通过对贵州大学花溪北校区一至四年级100名在校本科生采用匿名自填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在被调查的学生中,他们对预防艾滋病的态度是积极的,对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十分明确。但是,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来源主要为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等大众新闻媒介的传播,而不是学校教育,这提示我们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尚不够全面深入,健康教育有待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