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研究药用刺五加浸膏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HPLC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对刺五加浸膏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从刺五加浸膏中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3-甲氧基-4-羟基反式苯丙烯酸正十八醇酯(1),2-呋喃甲酸(2),反式对羟基肉桂酸(3),异嗪皮啶(4),异香草酸(5)。化合物1,2,3,5为首次从刺五加浸膏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水杨梅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柱色谱技术,对水杨梅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从水杨梅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从正丁醇萃取部位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根据光谱分析和文献对照的方法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异香草酸(1),七叶内酯(2),咖啡酸(3),5-hydroxy-2-methylchromone-7-O-β-D-xyl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4),东莨菪素(5),7-O-β-D-glucosyl-noreugenin(6),东莨菪苷(7).化合物1、2、3和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龙胆科花锚属植物椭圆叶花锚(Halenia elliptica D.Don)的干燥全草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椭圆叶花锚的干燥全草用90%乙醇提取,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对乙酸乙酯萃取部分采用各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1H NMR,13C NMR,MS)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vogeloside(1),3-表蒲公英赛醇(2),swertanone(3),木犀草素(4),邻苯二甲酸丁酯异丁酯(5).结论:化合物1~5为首次从椭圆叶花锚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研究白鲜Dictamnus dasycarpus干燥根皮的化学成分.对白鲜皮的乙酸乙酯萃取组份进行分离.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重结晶法以及HPLC(制备型)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绿原酸(1),紫丁香苷(2),双氢松柏醇(3),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4),豆甾醇(5).其中,化合物(1)和(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5.
对滇产红皮木姜子(Litsea pedunculata)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硅胶柱层析、重结晶等分离手段从中分离纯化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现代波谱技术和理化常数测定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其中7个为异喹啉生物碱:actinodaphnine(1),cassythicine(2),litseglutine A(3),boldine(4),norboldine(5),juziphin(6),reticuline(7);同时还得到(+)-8,8′-epiaristo-ligone(8),山奈酚(kaempferol,9)及 5α,8α-epidioxyergosta-6,22-dien-3β-ol(10).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运用多种柱层析手段对新鲜云南产日本甜柿叶甲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借助于核磁共振、质谱等现代有机波谱学手段的方法,从中共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山奈酚-3-O-β-D-葡萄糖苷(1),山奈酚-3-O-β-D-半乳糖苷(2),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3),刺五加苷E(4),长寿花葡萄糖苷(5),熊果酸(6),齐墩果酸(7).其中化合物4和5为首次从柿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采用硅胶层析色谱、凝胶层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常规分离方法对麻栎树皮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8个单体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和文献鉴定结构分别为:(+)-5'-methoxy-isolariciresinol-9'-O-α-L-rhamnopyranoside(1),isolariciresinol rhamnopyranoside(2),(+)-lyoniresinol 3α-O-α-L-rhamnopyranoside(3),槲皮素(4),5,7,3',4'-四羟基黄酮醇-3-O-葡萄糖苷(5),β-香树脂醇(6),β-谷甾醇(7),胡萝卜苷(8).其中,化合物1~6和8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大叶金花草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大叶金花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应用各种色谱技术和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中分离得到4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 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apigenin 7-O-β-D-glucopyranoside),(2) 牡荆素(vitexin),(3) 山萘酚(kaempferol),(4) 山萘酚-3-O-β-D-葡萄糖苷(kaempferol-3-O-β-glucopyranosid).其中化合物(1)和(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肺形草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反相高效液相制备色谱对该植物的乙酸乙酯层进行分离纯化,通过1H NMR和13C NMR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从乙酸乙酯层中分离得到了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acetamido-3'-phenylpropyl 2-benzamido-3-phenyl propionate(1)、1,3,5-三羟基口山酮(2)、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甲酯(3)、咖啡酸乙酯(4)、邻苯二甲酸二丁酯(5)、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口山酮(6)、morroniside(7)、1,3,7-三羟基-4-C-β-D-葡萄糖基呫吨酮(8).其中化合物1~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艾蒿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干燥艾蒿用无水乙醇浸泡提取,提取液浓缩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制得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物,从两种萃取物中分离得到7种单一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十八酸(1),α-菠甾醇(2),β-谷甾醇(3)、水杨酸(4),7-羟基香豆素(5),对羟基苯丙醇(6),3α-羟基-1(10),4(5),11(13)-吉马三烯-12,6-内酯(7),其中化合物1,4,6,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异长齿黄芪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硅胶柱层析对异长齿黄芪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采用现代波谱技术进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结果:从异长齿黄芪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了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甘油三亚油酸酯(1)、羽扇豆醇(2)、3-甲氧基-4-羟基-反式苯丙烯酸正十八醇酯(3)、二十四碳酸(4)、β-谷甾醇(5)、异甘草素(6)。结论: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从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经MS和NMR等波谱技术分析,并结合文献对照,确定其结构分别为谷甾4-烯-3-醇(1),谷甾-5-烯-3-醇(2),friedelan-4α-methyl-3β-OH (3)和β-胡萝卜甙(4),其中化合物1,2,4为首次从该类植物中分...  相似文献   

13.
腺花香茶菜地下块茎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腺花香茶菜地下块茎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化合物,依据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腺花香茶菜地下块茎70%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8(17),13-ent-labdadien-15→16-lactone-19-oic acid(1)、乌索酸(2)、β-谷甾醇(3)、阿魏酸(4)、松柏醛(5)。结论:化合物1-5均为首次从该植物地下块茎中获得,化合物1、4、5则为首次由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对傣药决明属植物神黄豆(Cassia agnes Brenan)茎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运用硅胶、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从傣药神黄豆9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单体化合物.化合物1~9为黄酮类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分析,将其分别鉴定为:山奈酚-3-O-α-L-鼠李糖苷(1),桑色素-3-O-α-鼠李糖苷(2),山奈酚(3), 5, 7, 3′, 4′-四羟基黄酮(4), 3-甲氧基槲皮素(5), 3, 5, 7, 3′, 4′-五羟基黄酮(6),表阿夫儿茶精(7),表儿茶素(8),表儿茶素-(4β→8′)-表儿茶素(9),原儿茶酸(10).其中,1~6、8和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柞树枝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燥的柞树枝用无水乙醇浸泡提取,浸出液减压浓缩依次用正己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制得正己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通过硅胶柱色谱、高压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依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1)、(-)-表松脂醇(2)、β-谷甾醇葡萄糖苷(3)、(-)-表儿茶素(4)、β-谷甾醇(5)、水杨酸(6)和高根二醇(7)。化合物1、2、4、6和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对东方草莓(Fragaria Orientalis Lozinsk.)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采用正相硅胶柱、反相硅胶柱、MCI凝胶柱、凝胶柱及高效液相色谱对东方草莓的甲醇提取物分离得到一系列化合物,通过MS、NMR等波谱技术鉴定了其中的8个化合物,分别为(+)-儿茶素(1)、山柰酚-3-O-(6″-反式-对-香豆酰基)-β-D-葡萄吡喃糖苷(2)、对羟基苯乙醇(3)、3-羟基-4-甲氧基苯乙醇(4)、芹菜素(5)、槲皮素(6)、槲皮素-3-O-β-D-葡糖苷(7)、β-谷甾醇(8).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腺花香茶菜根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化合物,依据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腺花香茶菜根70%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8(17),13-ent-labdadien-15→16-lactone-19-oic acid(1)、腺花素(2)、乌索酸(3)、β-谷甾醇(4)、7α-羟基豆甾醇(5)、3β-羟基-5α,8α-桥二氧麦角甾-6,22-二烯(6)。结论: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的根中获得,化合物5、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为充分利用栝楼雄株茎叶这一生产中的废弃资源,利用聚酰胺、Sephadex LH 20柱色谱、C18中压柱色谱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各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从栝楼雄株茎叶中分离得到的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黑麦草内酯(1)、4-[formy- 5- (methoxymethyl)-1H- pyrrol- 1- yl]butanoic acid (2)、4- (2- formy- 5- methoxymethylpyrrol-1- yl) butyric acid methylester(3)、对羟基苄基甲基醚(4)和脱落酸(5)。研究认为除化合物2以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部位分离得到,化合物3、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研究海洋来源普通青霉菌Penicillium commune 366606的化学成分.人工海水发酵,发酵产物通过乙酸乙酯萃取后得浸膏,运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和反相RP-18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现代波谱学方法(NMR、MS)和结合文献数据等对分离所得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从海洋真菌发酵液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结构分别鉴定为melithasterol B(1)、chrysophanol(2)、2’,3’-dihydrosorbicllin(3)、2-pyruvoybenzamide(4)、2-aceylquinazolin-4(3H)-one(5)、fenestins A(6)、cyclo(D-Pro-D-Leu)(7).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普通青霉菌(Penicillium commune 366606)中分离得到,并报道了化合物4~7对5株癌细胞活性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新疆苦豆子茎秆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采用酸水提取法提取苦豆子茎秆中的生物碱,采用多种柱层析、重结晶方法分离纯化,运用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结果显示,从苦豆子茎秆中共分离得到5个生物碱,分别鉴定为槐啶碱(1)、槐果碱(2)、槐胺碱(3)、黄华碱(4)和左旋-O-乙酰基膺靛叶碱(5)。本研究中的化合物5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