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知识出版社最近出了我的一本书——《论和平与发展时代》。有朋友问及,这个问题提出和争论已有十多年了,为什么现在又想起要出这么一本书?我倒也愿意趁此机会作点说明。一个重要原因是,去年科索沃战争在我国舆论界引起的一个突出反应,就是对邓小平理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的动摇和怀疑。这可不是什么学术争论上的小事。因为把和平与发展定为世界主题和时代特征,表明这是我们对当今时代和国际形势的根本判断,因而是制定长期发展战略和改革开放政策的主要依据,也是观察与处理国际问题的出发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1月21日,《谁掌控美国的战争?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史(1942~1991年)》、《美军眼里的中国军队——美国陆军战争学院研究报告》新书发布暨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举行。会议主题为"美军战略规划与对华军事评估",由北京大学国际安全与和平研究中心、世界知识出版社联合主办。为进一步以军民融合的方式推动国内的战争和战略研究,北京大学国际安全与和平研究中心与世界知识出版社自2013年起开始合作出版"北京大学战争与战略研究丛书"。上述两部最新译作即为该丛书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正义的战争,其终极目的是和平、友爱、进步、发展。为此,战争就不仅仅是粉碎敌人的物质力量,更为艰巨,更为重要的是粉碎敌人所表现出来的内在特质,消灭那些使敌人成其为敌人的东西。这是《钟归阿达诺》一书给我们的启示。一、美国战争题材的一部经典作品《钟归阿达诺》是美国“严肃的通俗作家”约翰·赫西的第一部小说,出版于1944年,它描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在欧洲战场上的一段故事。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在激烈地进行着,约翰.赫西以其战地记者的敏锐和深刻,及时地反映美军的现实生活,揭露了他所了解的内幕——美军上层人物的官僚主义和专横跋扈等恶劣品质。作家带着满腔的激情,为奔赴远方前线的亲人所担忧;并且,从更深远的意义上,去挖掘战争的根源,去揭  相似文献   

4.
一九七八年十月,美国利特尔·布朗公司出版了《战争风云》一书的续集——《战争与回忆》(War and Remembrance)。这本书立即成为美国一九七八年十大畅销小说中的第一部畅销书。该书作者赫尔曼·沃克在前言中说: “《战争与回忆》是一部浪漫主义的历史小说。主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观点是美国的观点。“作为序曲,一九七二年出版的《战争风云》描绘了一步步引向珍珠港的那些事件,为本书规定了历史的范围。本书则是一部关于战争时期的美国小说,从珍珠港到广岛。”  相似文献   

5.
正"站在男人身后太过时了,为什么不站在他们前面或者旁边?"《复仇者联盟4》上映后,片中"黑寡妇"的扮演者斯嘉丽·约翰逊曾在新闻发布会上抛出此言。那一年她35岁。复联10年,"黑寡妇"让她收获了"寡姐"的名号,红发紧衣中的冷艳英气也把她推上了事业的巅峰。"越是了解自己的个性和需要,就越不容易被外界影响。"这是2003年上映的电影《迷失东京》里的一句台词。那一年,主演斯嘉丽·约翰逊19岁。她所扮演的美丽少妇夏洛特眼神恍惚而干净,感情明媚却更明智。  相似文献   

6.
一九八○年四月十四日美国《时代》周刊登载了《达到更广泛和平的关键——巴勒斯坦人的自决要求正在被接受》一文,详细介绍了巴勒斯坦问题和巴勒斯坦人。该文虽站在美国的立场上,对巴勒斯坦人颇多贬词,而对以色列有所偏袒,但文中提供的具体材料仍有助于我们了解巴勒斯坦问题和巴勒斯坦人的现状。现将此文摘要译出,分两期发表。文中小标题是译者另加的。  相似文献   

7.
苏联时期有一位叫艾·叶·扎伊坚什努尔的学者在托尔斯泰博物馆经过仔细核对笔迹、对比墨色,整理出了《战争与和平》的手稿。这部手稿被认定为是《战争与和平》初版的原貌。这一研究成果引起了学界不小的轰动,于1983年被刊载在当时苏联著名学术研究资料汇编《文学遗产》上。经过俄罗斯扎哈罗夫出版社资深编辑们审读、编辑加工并参考1873年的版本,2000年《战争与和平》初版终于问世。  相似文献   

8.
正自1860年以来,四次科技革命一波接一波地兴起、衔接、交迭,构成了人类文明史上科技发展与创新十分活跃的"科技革命时代"。大约150年的漫长岁月里,人类文明经历了和平与发展、战争与革命、前进与倒退的历史进程。近50万字的巨著《科技革命与世界》涉及相关的历史与现实,内容十分丰富充实,堪称是一部藏龙卧虎的力作。笔者不揣冒昧,撷取以下八点对全书的内容作一简介。一,在以1776年瓦特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  相似文献   

9.
美国总统林肯在1862年接见斯托夫人,说她“写了一部导致一场伟大战争的书。”这部书指的就是斯托夫人所写的《汤姆大伯的小屋》。起初,斯托夫人为了表达她对奴隶制的愤怒,秉笔直书,《汤姆大伯的小屋》以连载小说的方式在华盛顿的一家废奴主义刊物《民族时代》上连载了40多期,时间将近一年。在1852年一年之内,美国8家出版社赶印了30万册均销售一空。此后,欧洲大陆也竞相翻印,仅英国在一年内就印了150万册。该书在几年之内就被译成了22种语言。  相似文献   

10.
帝国主义者越是发狂地扩充军备准备战争,他们就越提高了嗓子,大唱其「和平」「安全」一类的调儿.可不是吗?英国一面尽管发表它的什么白皮书大大地扩张它的海陆空军,一方面却老是「苦口婆心」地在那里劝人和平,像煞有介事地常以「调人」自居提倡什么「欧洲大陆的国际合作」法西斯替的「祖国」,尽管肆意用武力去侵略阿比西尼亚,同时在意?边境调集大军,墨索里尼和他的助手们却总是口口声声说意大利始终要为国际的和平,  相似文献   

11.
欧洲的冬天是多雾的.雾气弥漫的季节正象征着目前西欧的政治气候.我们已经两次到维也纳参加世界和平运动的会议,在这里直接接触到西欧的政治空气.一九五二年十二月的世界人民和平大会,一九五三年十一月的世界和平理事会会议,前后相隔一年间,我们得到的印象是:美国战争势力对于西欧各国的压迫,愈来愈严重了;西欧人民对于美国战争政策的反抗,也愈来愈强烈了.  相似文献   

12.
正二战是全人类的伤痛,历经时间的流逝也难以愈合。即便战争已经结束,珍爱和平、反对战争的主题也永远值得书写,值得被永远铭记。谈到聚焦犹太人悲惨境遇、反思二战的电影,我们很容易想到《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家》《美丽人生》等。电影一次又一次地带我们重返战场,体会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深不可测。  相似文献   

13.
北京大学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和平箴言》一书,是近年来解释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并探讨如何实现冷战后和平与秩序的一部力作。该书作者是英国职业外交官、现任欧盟理事会对外关系总司司长罗伯特·库珀。在国内,库珀可能尚鲜为人知,但在国外特别是欧洲和美国,他大名鼎鼎。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称他为"世界最有思想的外交官之一",美国另一位著名学者罗伯特·卡根对他的评价是"欧洲杰出的学者型外交官",英国的《独立报》称其为"可怕的思想者"。库珀的思想集中表现在《和平箴言》一书中。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时代》周刊近日评选出全球最佳发明:保护隐私的智能手机、纠正姿势小卡片、个性化药盒、手语翻译"神器"、可以吃的包装……这些产品充满创意和人文关怀,实用而又接地气近日,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25项全球最佳发明。其中,不乏一些从点滴处入手,充满创意和人文关怀、实用而又接地气的生活类小发明,让我们一起来看看。1、现实版悬浮滑板现实版悬浮滑板是一种像魔毯一样悬浮在空中的滑板,这使科幻大片中的想象成为了现实。尽管这个由美国加州技术公司Hendo制造出的悬浮滑板只  相似文献   

15.
2003年3月20日,美伊战争全面爆发。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军事、科技实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颠覆了萨达姆政权。5月1日后伊拉克进入战后重建,正如人们战前所料,美国在伊拉克战后重建中面对重重困境,然而萨达姆的被俘并没有使美国摆脱这种困境。美国最终能赢得战争的胜利吗?或许这场非正义的战争根本不存在最终的"赢家"!!  相似文献   

16.
<正>70年前,亚洲在废墟中缔造和平;70年后,我们在繁荣中反思战争。举世瞩目的9.3阅兵,以及中美两国首脑在敏感时期的会见,掀起了人们对亚洲和平新一轮的思考。今天的亚洲地区,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是亚非拉世界最稳定的地区,也是工业时代继"欧洲崛起"以后,第二个接近成功实现现代化的地区。包括中国人在内,今天东亚大多数国家的人民生活在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幸福之中。但是战争的阴影似乎从未远去。几颗地雷在三八线附近  相似文献   

17.
正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奇妙,如果可以身临奇境,你愿意吗?在《幻影游船》的"梦域世界"里,花朵变成了精灵,月亮会唱歌,老鼠一家痴迷于参加舞会……2017年3月,由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幻影游船》第一辑共4册跟我们见面啦!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度英国布克文学奖近日在伦敦揭晓,美国作家乔治·桑德斯凭借小说《炼狱中的林肯》获此殊荣。这也是美国作家第二次获得该奖项。据报道,现年58岁的桑德斯出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现定居纽约,其短篇小说曾多次获奖,《炼狱中的林肯》是其第九部作品。这部作品讲述的故事设定在美国南北战争爆发一年后的1862年,结合历史事实和想象,描绘了时任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  相似文献   

19.
一国的和平与战争政策不是由时代特征决定的,因为在任何时代都有战争,在同一时代各国面临的战争危险不同,即使一国在同一时代面临的战争危险也会变化。没有世界大战的时代并不意味着没有局部战争的危险,而进行局部战争也并不必然阻碍本国经济发展。因此,我国国防建设政策应依据国家安全需要的变化进行调整,而不应被时代特征所局限。  相似文献   

20.
追风人物     
《世界知识》2013,(1):71
奥巴马:年度人物又是我2012年12月19日,《时代》杂志年度人物评选揭晓,美国总统奥巴马再次当选为2012年度人物。据悉,《时代》杂志对奥巴马中选的评语是:"我们都身处一场历史、文化和人口的巨变之中。而奥巴马总统,既是这个新美国的象征,从某些方面而言,也是这个新美国的建筑师。"从小罗斯福总统开始,几乎每一任美国总统(除福特外)都至少一次被选为年度人物。罗斯福三度中选,成为获得此头衔最多的人。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