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改善聚乳酸(PLA)脆性大、韧性差的缺点,将顺丁橡胶(BR)与聚乳酸进行熔融共混制备BR/PLA复合材料,并对BR/PLA复合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断面形貌及结晶形态测试.结果表明,引入顺丁橡胶会使聚乳酸的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均得到明显提高,当加工温度为210℃,加工时间8min,转子转速60r/min,BR/PLA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随着BR含量的增加,PLA/BR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逐渐减小,而断裂伸长率先增加后减小,冲击强度逐渐增大.BR的加入使PLA的结晶密度减小,球晶完整性变差.  相似文献   

2.
通过研究润湿分散剂组合对悬浮种衣剂性能的影响,为悬浮种衣剂选择最佳润湿分散剂提供依据.以12%氟虫腈悬浮种衣剂(FS)为例,采用湿式超微粉碎法,研究不同类型分散剂与润湿剂搭配使用,对悬浮种衣剂细度、黏度、悬浮率、析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润湿分散剂的合理使用能有效地改善悬浮种衣剂的性能,不同类型润湿分散剂组合对农药悬浮种衣剂粒径、黏度、悬浮率和析水率影响均不相同.FS7与SC3组合有效地改善体系黏度,并且随着SC3含量的增大,体系黏度逐渐变小;FS7与SC3改善体系粒径在加速试验过程中的变大效应,随着SC3含量的增大,体系粒径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现象.非离子分散剂和高分子润湿剂组合能明显提高12%氟虫腈悬浮种衣剂的物理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前驱体,在氩气气氛中分别在400℃和900℃进行热处理,合成了具有面心立方结构的Fe掺杂Ni纳米颗粒,晶粒尺寸范围分别为42.7nm和73.6nm.分别用差热分析仪(TG-DTA)、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反应过程、形貌结构和磁学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Fe掺杂Ni纳米颗粒的晶粒尺寸逐渐增大.样品具有铁磁性,比饱和磁化强度(Ms)随着粒径的减小而减小,而矫顽力(胁)随着粒径的减小而增大.  相似文献   

4.
TiO2薄膜制备及光诱导超亲水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玻璃为基底,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利用旋涂技术在玻璃表面制备了膜厚小于100nm,粒径在10-30nm之间的纳米TiO2薄膜;利用XRD,AFM系统研究了煅烧温度及膜厚对薄膜亲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煅烧温度可以控制TiO2薄膜晶相类型,从而强烈影响薄膜的亲水性,煅烧温度为550℃时TiO2薄膜亲水性能达到最佳,经紫外光照2h后接触角为6°;研究还发现TiO2薄膜的亲水性随膜厚增大而提高,当膜厚超过85nm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5.
利用单辊快淬法制备Fe78Co2Zr7Nb2B11软磁合金薄带,并在不同温度下对其进行退火.研究不同退火温度(Ta)对Fe78Co2Zr7Nb2B11软磁合金薄带巨磁阻抗(GMI)效应的影响以及最佳退火温度下,GMI效应随外加纵向磁场的变化.结果显示:GMI最大值(GMImax)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先上升达到最大值,然后下降.在670℃退火后,薄带获得最高的巨磁阻抗效应,可达209%.在最佳退火温度670℃下,材料工作的最佳频率是2.97 MHz.GMI效应随外加纵向磁场在低频下不断减小,高频下GMI效应先达到一个峰值然后减小.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菠萝粗多糖的纯度及品质.研究了粉末型活性炭和壳聚糖对菠萝粗多糖脱色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两种脱色剂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活性炭用量1.0%、脱色液pH值3.0、脱色时间0.5h,多糖回收率和色素吸附率分别为93.09%和86.5%;用壳聚糖脱色,而壳聚糖用量5%,脱色时间0.75h,脱色温度45℃,多糖回收率和色素吸附率分别为95.23%和74.3%.  相似文献   

7.
在非除氧条件下,采用碱溶胀法制备中空聚合物微球.探究了乳化剂用量、核壳单体滴加速度、搅拌速度、碱处理时间以及pH值等工艺条件对中空微球乳胶粒粒径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乳化剂用量占单体的0.5%,搅拌速度为80~100r/min,单体滴加速度为0.1 g/min,碱溶胀pH值为9,制得的聚合物中空微球粒径均匀、体系稳定,产生的凝胶最少.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合成Sr5(PO4)3C1:Tb3+,Tm3+荧光粉,研究了煅烧温度、敏化剂的加入对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掺杂Tb3+,Tm3+后,基质的晶格结构并未发生变化,煅烧温度1250℃为最佳温度,敏化剂的加入较大的提高了荧光粉的发光强度.  相似文献   

9.
采用经驯化、碱处理后的活性污泥,分别以葡萄糖、蔗糖、壳寡糖、淀粉为基质,在不同初始pH值、不同温度条件下,采用厌氧发酵处理并获取氢气气体.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和初始pH值均对污泥厌氧产氢具有显著影响,最佳温度为35℃,最佳初始pH值为5.5.以壳寡糖、淀粉为基质时,累计产氢量较低;以蔗糖为基质时,可获得最大的产氢量为238.5mL,气体中氢气含量约为95%.  相似文献   

10.
根据多孔介质热湿传递机理,分析了室外气候荷载作用下含湿量变化对建筑墙体的温度波衰减系数、温度波延时时间等热工性能参数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含湿量的增加,墙体的有效导热系数和容积比热均增大,然而含湿量增大可减小温度波通过墙体时的衰减系数,同时增大了温度波达到墙内表面的延时时间.这些特性有利于减少温度波对室内环境舒适性的影响,尤其是对非空调的通风房间舒适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针对存在色像差的合成图像,提出一种基于纵向色差特性的篡改检测方法.对于图像中深度相似的目标,分别基于局部相位相干性提取3个通道的锐度特征,根据通道间的锐度差异估计纵向色差强度和方向.比较多个目标的纵向色差特性,根据纵向色差分布的不一致检测图像篡改.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鉴别合成图像的真伪.  相似文献   

12.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在兰州地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兰州地区常用的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制作混凝土标准试块,按照技术规程进行回弹值及抗压强度测试,对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回弹值的相关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几种回弹值与混凝土抗压强度相关关系的数学函数模型;基于精度分析与国家测强曲线的比较,得到了兰州地区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地区测强曲线,验证了测强曲线的优越性;对影响混凝土测强曲线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采用对靶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方法,在不同温度的Si(100)基片上制备了一系列的ZnO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荧光分光分度计对ZnO薄膜的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的ZnO薄膜都具有六角纤锌矿结构,且都表现出了(002)织构.随基片温度增加,ZnO薄膜结晶质量提高,其颗粒尺寸单调增加,并且薄膜应力状态发生改变,由压应力转变为拉应力.同时光致发光谱实验结果表明:室温沉积的ZnO薄膜出现了365nm和389nm的紫外双峰,并且出现了弱的蓝光发射带.随着基片温度升高到350℃,365nm附近的紫外峰红移到373nm,并且强度增强,而389nm处的紫外峰强度明显减弱.当基片温度增加到500℃时,373nm的发光峰强度减弱并蓝移到366nm处,蓝光带强度减弱并红移到430nm-475nm处,并且出现了396nm的近紫峰.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自然条件下原状膨胀土经干湿循环过程后的强度变化趋势,以一系列室内试验模拟自然条件下的干湿循环过程为研究基础,通过直剪试验确定膨胀土强度变化趋势。试验结果表明,原状膨胀土经干湿循环后,土体内部形成了不同等级裂隙,土体结构遭到破坏,强度大幅度降低;但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膨胀土强度基本趋于稳定,并与胀缩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5.
对氟橡胶耐热配方进行了研究.主要采用平行实验法、优选实验法(黄金分割法)设计出几十个配方 ,通过物理性能(扯断强度、扯断伸长率、硬度)和耐老化实验的测试 ,找到了氟橡胶硫化胶所应用的最佳助剂及最为合理的配方.测试结果表明:各项性能完全符合国家橡胶测试标准的规定 ,耐热温度也达到275℃ ,优于目前国内氟橡胶制品的耐热温度(250℃)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基于粉砂土路基,采用有限元折减强度法研究路基边坡高度、坡度和粘聚力、内摩擦角、回弹模量、剪胀角等力学指标对路基边坡安全稳定系数的影响,给出粉砂土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时力学指标的推荐值以及路基边坡合理的高度和坡度。结果表明:粉砂土路基填方路基高度小于8m,坡度小于1∶1.25;挖方路基高度小于12m,坡度小于1∶0.7。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粉砂土路基边坡的稳定性时,对于路基填土而言,粘聚力取值大于25kPa,内摩擦角大于25°,回弹模量宜取10 000kPa,剪胀角宜取0°;对于地基土而言,粘聚力取值大于5kPa,内摩擦角大于15°,回弹模量宜取10 000kPa,剪胀角宜取0°。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图G与H的联图强色指数与G、H强色指数之间的关系.特别地,给出了某些具体图的联图的强色指数.  相似文献   

18.
人眼视觉注意机制用于伪装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客观、准确、便捷地评价目标的伪装效果,利用人眼视觉注意机制建立了伪装效果评价模型.提取输入图像的亮度和朝向特征,融合色差分布图,得到相应的特征显著图.根据竞争机制和禁止返同机制,计算出注意焦点.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了视觉焦点转移特性与目标发现概率的对应关系模型,从而准确地量化目标伪装效果.实验中选用44幅南方林地型图像进行BP神经网络训练和有效性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评价目标的伪装效果,并具有可操作性强、量化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以假酸浆为原料,采用浸渍提取方法,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确定了假酸浆总黄酮提取的最佳条件,并筛选了不同树脂对总黄酮的吸附和解吸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提取最佳条件为:温度60℃,提取时间2.0 h,乙醇体积分数50%,固液比1∶15(g∶mL,下同);总黄酮得率3.585%.影响得率的因素为: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