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运用题元理论探讨隐形被动句中N受事+V+ Location一类句式的动词特征及该类句式与其深层结构、存现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动词语义上的准入条件为:[+致使义]、[+生命体参与]、[+主体控制]、[+位移义].(2)功能上N受事+V+ Location结构中的动词吸收深层结构中的施事题元与标志词”把”,指派能力不变.(3)N受事+V+ Location类句式只能与N受事+Location+V着结构进行转换.  相似文献   

2.
主要讨论了判定上古汉语非宾格动词的四条标准。非宾格动词在语义上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同时也具有一些特定的句法功能,其中判定为非宾格动词的两个必备条件是:具有独立词汇地位的动词的最小成句为NPV,NP是V的受事论元;能够自由地形成对应的使动交替形式。形容词化作定语时为“完成”或“被动”义和可以形成领主属宾句则是判断非宾格动词的两个辅助标准,借助它们可判断非宾格性的强弱。  相似文献   

3.
依据“的”出于“者”及袁毓林“谓词隐含”等理论 ,求证了“NP +的”的渊源历程和结构理据 :“NP +的”来源于“NP +者” ,“NP +的”中隐含了“作、当”一类动词 ,它是“作 /当 +NP +的”的紧缩形式 ,其中“的”提取“(作 /当 )NP”的主语 ,这种“的”跟“VP +的”中的“的”是同一个名词化标记。从汉语的发展趋势看 ,“NP +者”演变为“NP +的”后 ,最终的结果将是名词化标记“的”的脱落  相似文献   

4.
汉语中有一类特殊的被字句“被 V 成 NP”,有其特殊的句法表现行为和内在的结构复杂性。以Chomsky的最简方案为研究视野揭示,这类被字句中出现“成”的动因是:“成”是一个轻动词,它的嵌入是为了给后面的宾语指派格,但由于在语义上被冲淡,没有能力指派论旨角色,宾语是从由主动词和“成”组成的复合谓语中得到论旨角色的指派,语义上表示“成为”的意思,对“NP 被 (NP) V 成/为/作 NP”这类被字句具有普遍的解释意义。  相似文献   

5.
苏红莲 《科技信息》2006,(10):252-253
V1+N+V2结构在汉语和英语中的表现形式有着具体的、规律性的区别,这一区别会对语言的习得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在对两种语言中不同句法结构的对比中,解释了英语中的SVOC结构和汉语中的兼语式、连动式之间的异同,分析了动词本身和这种差异性的关系,从而加深学习者对这一结构的理解和学习.  相似文献   

6.
“N V 在 NP”是汉语中一种颇有研究价值的句式。本文从“N V 在 NP”句式诸构成因素相互关系的角度切入,考察了V、NP与句式义的关系,V与NP的关系,指出各构成因素在语义特征上的对照性及句式内部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这里讨论的心理动词(本文记为VP_1)是指那些在结构上能经程度副词“很”修饰,又能出现在VP_1+NP(名词短语)+VP_2(动词短语)这一结构中的动词。例如:①a.很奇怪b.他奇怪李心鲁怎么又开始向着郭喜相了。(柯岩《寻找回来的世界》)②妻子很委屈丈夫一点也不理解她。程乃珊《蓝屋》从语义上讲,它们都表示一种心理活动。这类动词主要有:庆幸、高兴、嫉妒、稀罕、气、奇怪、悲哀、痛心、惭愧、后悔、委屈、愁、怕、满意、担心、怀疑、纳闷、纳罕、惊异、恼火、惊奇、可怜、怨、着急、疑心、喜欢、遗憾、佩服等。  相似文献   

8.
着眼于动词的显性功能和潜在功能,从“致使性”特征入手,分析动词的驱动图式和致使关系链,对汉语动词的认知结构进行描述,并进行认知语义分类,得出五类动词:致使动词、关涉动词、自动动词、自变动词和状态动词。然后,讨论了与之相应的动词语义句———致使句、关涉句、自动句、自变句和状态句,从而对汉语动词及其语义句做出重新分类,以助于人们对动词及其语义句的理解和认知。  相似文献   

9.
着眼于动词的显性功能和潜在功能,从“致使性”特征入手,分析动词的驱动图式和致使关系链,对汉语动词的认知结构进行描述,并进行认知语义分类,得出五类动词:致使动词、关涉动词、自动动词、自变动词和状态动词。然后,讨论了与之相应的动词语义句--致使句、关涉句、自动句、自变句和状态句,从而对汉语动词及其语义句做出重新分类,以助于人们对动词及其语义句的理解和认知。  相似文献   

10.
《金瓶梅词话》中的"起来"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穷尽性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将《金瓶梅词话》中由"起来"构成的句子归纳为"S+V+起来"、"S+V+O+起来"、"S+V+起+O+来"、"S+把(将)+O+V+起来"和"S+被(乞)+O1+V+(O2)+起来"5种下位句式,然后运用现代语言学中语法分析三个平面的理论,从句法、语义等方面对它们进行较深入的分析,以较全面地揭示其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1.
制约代词回指的因素有句法、语义、语用(篇)三个层次的内容。从语义-语句角度来研究回指问题,可以采用次范畴化的研究方法,将代词的中心语按[±独存]性标准分为领域与非领域两类,把主句动词按[±指向自身的领域][±指向他身的领域][±指向自身的非领域][±指向他身的非领域]四个标准分为内向动词、双向动词、外向动词三大类若干小类,这些次范畴在"NP1的NP2+V+他(的)VP/AP/NP3"格式中对"他"的句内回指具有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2.
“V成”结构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特殊结构,是指用动词或动词性词组“V成”将所叙述的A和B联系在一起而构成的结构,有常规和变异之分。在变异性“V成”结构中,A、B之间的语义关系十分复杂,主要有相似、相关、相容、对立、相反五种关系。  相似文献   

13.
存在句是表示什么地方存在什么人或物的一种句式。它的典型结构方式是: 处所词语+动词+着+名词性词语例如: (1) 床上躺着一个人。 (2) 地上堆着许多白菜。 (3) 天上飞着一只鸟。 (4) 大街上跑着两辆汽车。根据句中动词是否表示动作行为和这行为是否在持续,存在句分为静态存在句和动态存在句两类。例(1)(2)中的“躺着”和“堆着”只表示人或物存在的方式,不表示动作行为在持续,故这两个句子为静态存  相似文献   

14.
句首“N时的NP”结构是由于时间状语和受事宾语话题化后和主语NP或受事NP发生句法重组而形成定中关系。非典型的“N时的NP”定中结构增强了NP的话题功能并蕴含对比功能。  相似文献   

15.
“够呛”作为从方言发展而来的词汇,在语言使用的各种场合都有大量用例.“够呛”由“够”和“呛”的认知语义通过概念整合机制创新发展而来,具有[+否定]、[+超出承受范围]和[+难度大]之义.“够呛”在句中可作形容词、准副词和程度副词.“把(被)+主语+动词+得+够呛”结构的源构式是“动词+得+宾语+补语(够呛)”.“够呛”语义的虚化导致其语法功能变化,“够呛”演化成能凸显事物性状程度深的程度副词.  相似文献   

16.
通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概念功能理论对NP1+Vi+NP2句式进行分析,发现该句式主要出现在物质过程、行为过程、心理过程和存在过程中。该句式也是概念隐喻的一种表达形式,主要体现在名词化和动词化的隐喻上,有时会把物质过程隐喻为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17.
格式“NP1+连+NP2+都/也+VP”产生歧义的原因是由于两种不同的语义共用一个格式及格关系源和语义指向源的不明;激发歧义的条件是NP1和NP2都必须是生命实体,有施动和受动能力,且VP是二价动词或三价动词,其动作双向具有可逆性;决定歧义度的主要因素是语义;分化此格式歧义的途径是选词、改变语序和设置语境。  相似文献   

18.
连动句时序特征的形式语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句子的逻辑语义信息是由其中的谓词决定的,谓词通常对应句子中的动词,而动词通常凸显较为明显的时间特征。汉语连动句是由多个动词短语组成的单句。探究其内部的时间结构机制后,发现连动句内部各个VP之间具有彼此参照的时序意义。考虑到集中性,把讨论的范围限于以专名充当NP的连动句,对VP结构不作深入分析,则连动句的时序特征在形式上可以用"■t1■t2…■tn[V1’(t1,a)&V2’(t2,a)&…&Vn’(tn,a)&Φ[t,t1,t2,…,tn]]"来表示。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大学英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词性在S+V+O句型结构中的功能说明单词、短语和句子在S+V+O句型结构中从简到繁、从繁到简的对应关系,以及对S+V+O句型结构系统的认知,以较为简单的方式达到语法教学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法能力。  相似文献   

20.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表达习惯不同 ,英语被动句比汉语被动句的使用频率要高得多。因此 ,在进行英汉翻译过程中 ,被动句的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英语中被动句主要依靠使用被动语态来体现。被动语态是动词的一种变化形式 ,由“助动词be+动词过去分词”构成 ,表示句子谓语动词和其主语之间在逻辑上的动宾关系。被动句的主语实际上是谓语动词动作的承受者 ,即是受动者 ,而施动者常有by短语引出。汉语是主题突出型语言 ,而英语是主语突出型语言 ,因此英语被动句把所要说明的人或事物放在主语的位置上 ,突出了行为对象 ,减少了说话人的主观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