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描,作为一种文学语言表现方式,在《受戒》中得到传承与发展。在传达白描语言的描形、写意、传神语言功能时,汪曾祺将绘画中的骨相比法融入其中,创造出一种简约、空白的语言诗学魅力,而平等视角又将白描对象置于温婉世情当中,体现抒情诗人的人间情怀。《受戒》语言更高的艺术成就在于白描对境界、氛围的营造,其中又深蕴着道家的审美观与语言观。  相似文献   

2.
白描,作为一种文学语言表现方式,在《受戒》中得到传承与发展.在传达白描语言的描形、写意、传神语言功能时,汪曾祺将绘画中的骨相比法融入其中,创造出一种简约、空白的语言诗学魅力,而平等视角又将白描对象置于温婉世情当中,体现抒情诗人的人间情怀.《受戒》语言更高的艺术成就在于白描对境界、氛围的营造,其中又深蕴着道家的审美观与语言观.  相似文献   

3.
白描,作为中国画线描造型的一种基本技法,以墨线的浓淡、轻重、刚柔、虚实来勾勒形象,形象逼真,气韵生动,表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文学语言上的白描手法,是从绘画艺术中借鉴而来并加以发挥的一个广义概念.它是对文学语言中那种近似或类似于绘画白描的语言表现方法的集中概括.文学语言中的白描手法,是指作家在描绘形象时,善于抓住描写对象内在与外在的特征,用极简略的语言作勾勒,不作过细的雕琢或过多的渲染、陪衬,达到传神效果的一种语言表现方法.语言朴素、简洁、传神是白描手法的主要特征.好的白描,既是语言表现艺术的重要…  相似文献   

4.
魏晋时代既是一个思想自由、个性解放的时代,又是一个文化交融、语言创新的时代。裴启《语林》一书语言特点有三。首先是雅俗并重。裴启《语林》不仅多清词丽句、注重用典、具有玄奥性,而且多简洁活泼的口语。其次,裴启《语林》语言富于机智性和幽默感,文中多机巧性隽语和谐谑性隽语。再次,裴启《语林》语言之白描和修辞均有特色。就白描方面而言,裴启《语林》叙述语言简练含蓄,概括力强;准确生动,富有表现力。就修辞方面而言,裴启《语林》的修辞形式多样,技巧娴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具体表现为比喻、对比和夸张。  相似文献   

5.
京派代表作家汪曾祺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颇有影响,追求自然、和谐、健康是他创作的主题。他的小说代表作《受戒》就体现出主题的和谐、人物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人物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叙事情节的和谐以及小说语言的和谐,绽放出一种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6.
中国散文壮阔凤仪,源远流长。本文从朴素自然、简洁凝炼、刻画传神、真挚蕴藉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了朱自清《北影》中白描艺术的表现手法,从而说明《北影》一文在中国散文艺术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白描艺术手法在当代文学中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汪曾祺的小说《受戒》因作家的创作技艺的独特与纯熟,而有了散文的意境,又因作品深蕴着丰厚的人生感悟,是灿烂至极之后的平淡闲适,加之文字清新自然,舒徐隽永,从而使作品散发出一种美的光泽,营造了极富层次与魅力的意境。  相似文献   

8.
汪曾祺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曾祺研究述评赖闽辉郑昭红汪曾祺是个衔接现、当代的作家,早在四十年代就已有小说《邂逅集》问世,解放后从事戏曲工作,也写过京剧剧本,六十年代出过一薄薄的小说集《羊舍的夜晚》。进入新时期,年逾花甲的他,重新提笔,一发不可收,《受戒》、《大淖记事》、《跑...  相似文献   

9.
汪曾祺在《受戒》这篇小说里不遗余力地用精致绵密的语言描写那地方的乡俗风情,用和蔼、欣赏的态度描绘那地方的爱情是如何的纯真又是如何的甜蜜,那里没有现代都市文化空间里的各种情爱阻力,那里人的爱情就像山上的草自由地发芽,自由地成长。他构建的这种封闭性、虚幻性、抒情性乡野风情和乡野生活方式就是他小说的文化空间,也可以说是他小说的"基地",由此可以很好地理解小说《受戒》的文化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为,在短篇小说《受戒》中,汪曾祺极力渲染了一种乌托邦式的梦境。这是一个清新明丽的梦境,展示的是作家淡泊和谐的心境。  相似文献   

11.
白描白描,原称白画,是中国画不着颜色纯用墨线勾描造型的一种画法。《宣和画谱》(卷七)称宋之李公麟(号龙眠)善“白画”,“凡目所睹,即领其要。”所作人物画,“不施丹青而光彩照人。”元张昱《李龙眠画醉中八仙歌》诗亦云:“龙眼白描谁不赏?胸次含空生万象。”又称“铁线描。”明何良俊《四友斋画论》认为:“如人物其白描有二种,赵松雪出于李龙眠,李龙眠出于顾恺之,此所谓铁线描。”《宋史》本传说李龙眠之画,“识者以为顾恺之、张僧繇之亚。”顾恺之为东晋各画家,可见这种铁线描源远流长。而顾恺之有  相似文献   

12.
试论《干校六记》的表现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干校六记》一书的表现手法,可概括为精巧的白描、精致的叙事和精彩的议论。  相似文献   

13.
《老残游记》语言艺术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出神入化、神形兼备的白描手法的运用。同时它发展和开拓了“通感效应”审美原理,使小说语言展示出了强烈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相似文献   

14.
一篇连载中的网文又搅动着深圳人的心。 从9月20开始,一个本来不过是深圳业主们聚集的论坛——“深圳房地产信息网”冒出一篇自传式的连载网文《冷暖人生路》。作者“三月风”用白描手法,将其八十年代以来在深上下求索、处心积虑的创业奋斗历程写成了数百万深圳人追看的连续剧真人秀。  相似文献   

15.
《前赤壁赋》是苏轼贬谪黄州后的作品,它反映了作者在这个政治失意时期复杂的心态。三个月后,苏轼又写下《后赤壁赋》。历代文评家评苏轼的前后《赤壁赋》时,常推崇后赋的写景,认为它不假辞藻,如“人影在地,仰见明月”、“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和“山鸣谷应,风起水涌”等语,全用白描。自然而工致。而我认为这只是从写景的技巧上评价,要谈到写景的目的,还要看写景与全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玉篇》版本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篇》版本流传比较复杂,既有原本、增字减注本、节本之别,又有国内传本与日本传本之异,本文综合考察了《玉篇》版本的这种流变。《玉篇》是南朝梁陈间顾野王所撰之字书,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楷书字典,在中国语言文字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顾野王,字希冯,吴郡吴(今江苏吴县)人,《陈书》、《南史》均有其传而以《陈书》为详。顾氏一生著述甚丰,《玉篇》三十卷是其中重要的一种。《玉篇》自成书至于今,已历1450余载,其版本流传比较复杂,今人郑师许等虽曾述及《玉篇》版本,然尚有阙漏,今据历代典籍,参稽各家材料,对…  相似文献   

17.
《春秋穀梁传》之叙述不是仅仅关注于事件本身,而是更关注于事件与人之关联,从而完成了人物形象之塑造。《春秋穀梁传》在回答提问过程中娓娓而谈,以简练清晰之白描笔法描述以人物为中心之历史事件发展的全过程。通过对人物之语言、行动、细节的描述以及多种艺术方法并用,突出表现人物的心性特点,实际上也就勾画出了历史事件之主体——人物的形象,从而也就使《春秋穀梁传》的人物形象达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度,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形成了与《春秋左氏传》不同之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8.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代表作。它突破了前人单纯写景的藩篱,白描中写出了景物的鲜明个性,还能传达出作者的遭际、个性和志向等内涵,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创造了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使游记作为一种特点更加突出。蕴含更为丰富的独立文体自立于散文园地。  相似文献   

19.
<正>一刘进才2007年出版的《语言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1](以下简称《语言运动》)是一部系统地把语言运动、现代文学与国文教学纳入一个互动共生的文化整体加以考察的学术著作。著作在出版前后,受到了专家的支持与好评。刘进才的合作导师杨义在该书刚刚脱稿后说,这部著作打破了之前研究界"将语言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化、现代文学、语文教学三者分割的局面,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现代语言与文学生产的整体观"。解志熙在《序》中也说,刘进才选择语言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这样一个课题作为自己博士后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春秋穀梁传》之叙述不是仅仅关注于事件本身,而是更关注于事件与人之关联,从而完成了人物形象之塑造。《春秋穀梁传》在回答提问过程中娓娓而谈,以简练清晰之白描笔法描述以人物为中心之历史事件发展的全过程。通过对人物之语言、行动、细节的描述以及多种艺术方法并用,突出表现人物的心性特点,实际上也就勾画出了历史事件之主体——人物的形象,从而也就使《春秋穀梁传》的人物形象达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度,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形成了与《春秋左氏传》不同之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