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晗 《当代地方科技》2010,(16):180-180
中国先秦时期逐步形成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体系。伊斯兰文化也在世界宗教文化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两者有许多共通之处,也有相异处。它们都能够协调人与信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弘扬传统文化,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方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禅与音乐     
李媛 《长春大学学报》2005,15(5):108-110
禅与音乐虽然归属于宗教与艺术这两个不同的意识形态,但是两者的内在机制存在着很多共通之处.本文通过二者在思维方式、审美意境的追求和精神本质的呈现等三方面的比较,总结、论述禅与音乐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美学命题,同样也是以汉字为载体的书法艺术审美标准之一。古典文论及书论中涉及大量意象、意境的论述,使之形成了文论与书论在意象审美观中的契合,这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是极为特殊的现象。将意象置于传统文论与书论的边缘语境中,融汇文论与书论的共通之处,能够理清意象审美在传统文论与书论中的契合点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4.
康金峰 《科技信息》2009,(35):190-191
太极拳和书法都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两者同源异流,异曲同工,动静结合,神形相近。本文通过对太极拳与书法产生源头的深入分析,从太极拳与书法在自然之源下,后人在学习书法与太极拳时的审美追求和终极信仰与归宿的角度,阐述我国民族艺术瑰宝书法和太极拳这两项活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体现的共通之处。  相似文献   

5.
中国诗画作为两种不同门类的艺术,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在审美视野中却有着神遇迹化的共通,进而形成了诗、书、画三者有机结合的艺术形式,成为中国艺术的一个重要特色。中国诗画的审美共通,体现了两种艺术的差异与互补,是我国艺术和美学上的伟大创造,展示了中国艺术美学乃至民族文化的个性特点,大大地丰富了世界艺术美学的内容。从中国诗画共同的意境追求的角度,阐述中国诗画艺术审美共通的表现,探寻这一共通的传统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6.
传统戏曲音乐是一种自然流变的河流,它始终保持着传统的古典美,保持着本身固有的旋律特征。传统戏曲音乐成长于“单纯的”中国文化土壤和社会环境中的民间音乐,它从孕育诞生起就从未受到过欧洲音乐因素的影响。从戏曲音乐的审美角度说,“旧曲”是引起审美主体审美忆旧感的最基本方法。“旧曲变用”是戏曲音乐生命的载体,生命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7.
蓝调音乐是美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精神土壤,也是其艺术形式的组成部分.蓝调音乐对于美国音乐文化具有融合的传统价值,对于美国音乐创作上的主题和题材具有启示价值,对于美国音乐文化的审美意象具有奠基价值.  相似文献   

8.
茶·园林     
本文结合中国园林艺术和茶文化的共通之处,阐述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茶·园林     
本文结合中国园林艺术和茶文化的共通之处,阐述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实践主义是继审美主义之后最具影响力的音乐教育哲学,由美国学者戴维·埃利奥特创立。埃利奥特批判了审美主义纯粹听觉及其审美感受的主张,以后现代思想以及音乐人类学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以音乐表演为中心的实践音乐教育思想。实践主义把音乐理解为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以此为基础阐述了通过"做乐",提高学生音乐理解,通过音乐理解力的提高实现音乐素养的提升,通过音乐素养的提升最终达到学生音乐自我成长的终极教育目标。"审美"与"实践"并非对立思想,二者共通之处即都是音乐的体验。  相似文献   

11.
尹路 《杭州科技》2004,(6):51-52
一、文学与广告都以引起读者(受众)的审美反应为目的,但是两者运用的方式有所侧重人们常常感叹“江山美如画”,当人们面对各种神奇的自然景观时,总会将它们视作如同艺术品。在这个过程中,就产生了审美反应。审美体验是一种文化反映。所谓“最美的音乐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毫无意义”,无疑是对审美活动的文化属性作了强调。虽然审美反应是一种文化反应,当然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文化反应都是审美的。一种真实的场景被创作者提炼转换成文字或图像的再现,这一过程并不代表产生了文学作品或者成功的广告作品。只有被创作出来后,引起读者(受众)共鸣的作品…  相似文献   

12.
王飚 《科技信息》2006,(5):354-27
孔子作为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礼乐教育家,为春秋时期的音乐发展乃至整个中国音乐的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孔子在其音乐美学思想和其具体音乐行为这两方面存在自相矛盾之处。在其音乐美学思想方面的矛盾主要体现在施乐等级观念和乐教等级观念上;在具体音乐行为中的矛盾体现在对待“郑风”和“郑声”的态度上。文章分别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来论述孔子音乐美学思想以及其具体音乐行为中的矛盾,并认为矛盾的存在是因为孔子具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而本文的目的并非想通过这些矛盾来否定孔子,只是想通过对孔子音乐美学思想以及具体音乐行为中的矛盾的正视,来更全面地了解孔子,使今人对他的评价更接近客观。  相似文献   

13.
李丹 《科技信息》2008,(36):226-226
《乐记》、《乐论》是中国传统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代表作,在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礼乐教化”的认识上具有经典意义。《乐记》作为古代音乐理论专著,总结了孔门有关音乐艺术的理论,荀子作《乐论》而形成极完整成熟的儒家音乐思想体系,这两部作为中国古代所留下的经典,在音乐美学方面具有相当高的研究价值。本文试从《乐记》、《乐论》心、物、情的音乐审美、礼乐教化两个方面探索先秦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4.
声乐跨界演唱现象作为传统唱法的现代创新演绎,以自身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广大的音乐市场生存空间,契合了当代和谐中国文化多元发展的时代主题。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兼容并蓄,注入“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将推动我国声乐艺术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郁达夫研究与变化中的中国文化语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郁达夫向来是一个复杂的、有争议的“文学现象”。从20年代至今,评论界对郁达夫及其作品的认识评价就很不统一,可以说是一直存在着矛盾和分歧,甚至出现了几次很大的反复。评论界存在的这一现象,除了郁达夫本身具有多重人格,及其作品在审美内容和审美表现方面的独创性、特异性外,还会不会有其他外在因素在左右着郁达夫研究?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艺术品是特定时代的产物,艺术家离不开他所属的时代,对艺术品和艺术家的批评,当然一定程度上也要受制约于批评家所隶属的那个时代的社会文化环境。正是基于这种…  相似文献   

16.
<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然而水浒故事却源远流长.世俗社会的文化曾深刻地影响了这个故事本身,并对于后世记录和加工这个故事涂上了一种鲜明的颜色.这种世俗社会的文化主要是指当时在中国广为传播的道教.水浒故事产生的时代、水浒故事传播的时代、小说成书的年代都是道教日益影响中国世俗社会的重要时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水浒故事发生、传播和成书的道教语境.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技信息的快速发展,世界文化进入到后现代多元、变迁融合的状态,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传统音乐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活态传承方式的推广和普及,对于保护和传承世界优秀文化遗产有着显著的意义。在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后继乏人与学校音乐教育普遍推广的社会现状下,构建连接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与中小学音乐师资培养之间的桥梁,即将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内容、理念、题材、方法等融入到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对于传承我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提升群众审美欣赏水平,作用非凡,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 ,并受到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研究一国的教育必须研究该国的文化传统。教育有选择、传播、发现、创造文化的功能。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既有矛盾 ,又互相依存。教育现代化就是要用民族性、时代性两个标准对民族文化传统加以批判地继承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创建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民族文化。同时要吸收世界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对于教育本身的旧传统、旧观念也需要改造和转变  相似文献   

19.
徐訏是一位深受基督教思想影响的现代作家。徐訏的小说创作与具有较强艺术魅力和巨大审美价值的《圣经》在艺术上有共通之处:一是徐訏小说对《圣经》故事的演绎;二是徐訏小说的情节结构原型与《圣经》的类似。  相似文献   

20.
金一枚 《科技信息》2011,(7):269-269
在中西音乐交流的萌芽初期,由于历史传统、文化背景、民族审美心理的差异。不同文化人群"异文化"之间的隔阂与信息的相对闭塞,都导致了中西两方在音乐审美观念上的沟通困难,甚至导致了诸多西方对中国音乐感知认识过程中文化心理的"误读"。对于中国戏曲,柏辽兹如是评论:"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丑陋的矫揉造作,使人觉得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