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传真     
1997年年平均气温最高 美国全国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的高级研究人员汤姆·卡尔说,1997年全球的平均温度比正常年份的平均温度高出3/4华氏度(约0.4℃)。正常年份指的是从1961年到1990年,这期间的平均温度为61.7华氏度(约16.5℃)。1997年的平均温度比过去最热的1990年的平均温度要高出0.15华氏度(约0.083℃)。这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相似文献   

2.
声音     
"15个最暖年份中有14个发生在21世纪,这说明气候变暖的趋势没有停止。"——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研究中心气候学家加文·施密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NOSA)于2015年1月16日发布分析报告,证实了世界气象组织(WMO)此前的一份预测无误,即2014年超过2010年、2005年和1998年,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暖年,过去12个月的全球地表平均温度比长期平均值高出0.68℃。加文·施密特指出,全球地表温度  相似文献   

3.
阿碧 《世界科学》2006,(7):10-11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最近发布分析报告说,2005年成为过去125年来全球最温暖的一年。在此之前,1998年、2002年和2003年是自从19世纪后期开始仪器记录气象以来最热的3个年份。根据NASA公布的数据,在过去125年中地球表面温度共升高0.8℃,而最近30年温度便升高了0.6℃。美国气象人员警告说,未来地球平均温度可能会继续升高3 ̄5℃。NASA制作了1880年~2005年全球平均气温变化图。从这张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全球从1880年以来气温上升了0.8℃,总的趋势是气温持续上升,尤其是近30年气温上升明显,2005年达到了最高值。研究人员还制作了全球2005年…  相似文献   

4.
<正>世界气象组织于8月份发布公报:今年1月至6月的全球平均气温,创下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值——2016年正在成为史上最热年。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全球平均气温超过19世纪末段、前工业化时代水平1.3℃,且全球陆地和海洋表面气温已连续14个月创新高。此外,二氧化碳在地球大气中的浓度也早已超过了警示值400ppm,今年6月,这一数值达到近407ppm,超过去年同期4ppm。  相似文献   

5.
暗淡的天空     
2005年联合国世界气候变化会议发布了一份报告,报告显示 2005年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气候最糟糕的一年:全球平均气温比创记景的1998年还要高0.1℃;北级冰层融化剧烈,9月份冰面面积创下新低,大西洋飓风肆虐,造成了美国新奥尔良市的悲剧;亚马孙河流域出现自上世纪以来最严重的干旱。世界到底怎么了?就在众多科学家对世界气候变化忧心忡忡时, 另一个不为人重视的事实悄然浮出水面——全球变暗。仅仅在两年以前绝大多数科学家还对此闻所未闻,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我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认识可能太过肤浅,埃塞俄比亚饥荒、非洲季风的减弱等等都可能与全球变暗休戚相关。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的某些时段,我国许多地方的日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都打破了历史最高记录,出现了“冬季如同春季,春季宛如夏季,夏季明显偏热”的现象,这一结果再次顺应了全球气候变暖之趋势。据有关专家估算,近100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3~0.6度。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到21世纪末,地球的平均温度将再度上升1.6度。  相似文献   

7.
英国气象部门最近公布的数据表明,1999年是自1860年全球有气温记载以来第五个最暖的年份。英国气象部门说,1999年的全球温度比1961-1990年的平均温度高出约0.33$氏度,比19世纪末的气温高约0.7M氏度。据专家介绍,1999年的气温之所以没有超过1998年的历史最高记录,主要是由于太平洋赤道地区的水温迅速下降所至,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拉尼娜现象。专家们认为.长期以来全球气温持续升高,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温室效应’”大有关系。据预测,由于太平洋水温升高,2000年的全球气温很可能超过1999年,但不太可能打破1998年的历史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8.
2007年2月2日,联合国政府问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经过4天的讨论后,发表了《第四次气候评估报告》梗概.这份长达20页的报告梗概综合了数千份研究成果,是迄今为止对全球变暖问题最权威的科学报告.专家们在报告梗概中指出,经过对全球大气平均温度、海洋平均温度、冰川和积雪融化的观测以及对全球海平面的测量等已证实,全球气候正在变暖.专家们预测说,从现在开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的"最可能升高幅度"是1.8℃~40℃,海平面升高幅度是18 cm~59 cm,而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很可能"即至少有90%的可能是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9.
北京1724—1903年夏季月温度序列的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德二 《科学通报》1986,31(8):597-597
历史时期温度序列的重建,素为气候变化研究者关注。Manley曾利用早期零散的温度记录和某些天气记述材料,重建了英格兰中部1659年以来的逐月平均温度序列。我国的研究曾给出近500年若干区域的冬季温度指数序列,其分辨率为10年,而夏季温度或月平均温度序列尚未讨论。  相似文献   

10.
鏖战太空     
狼烟四起 2001年以来,为谋求21世纪外层空间技术领域的优势地位,并为今后建立导弹防御系统奠定必要的基础,美国对其太空军事战略进行了一系列调整。2001年1月22-26日,美国空军在科罗拉多州高度设防的基地内举行了代号为“施里弗-2001”的太空战模拟演习,首次将太空作为作战的主要场所。5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在美国国防大学演讲时宣称,美国将在太空部署一  相似文献   

11.
火星的奥秘     
美国自上个世纪70年代初发射“水手9号”和“海盗号”探测器,从而揭开了火星探测的序幕以来,1996年11月发射了“火星全球勘探者号”,2001年4月发射了“奥德赛号”探测器,2002年6月和7月又相继发射了“勇气号”和“机遇号”探测器。“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相继登陆火星并展开探测,为火星探测揭开了新的一页。有趣的是,每当火星探测器传来新的发现,都会同时带来新的火星之谜。那么,迄今为止火星给人们留下了哪些谜题呢?  相似文献   

12.
谷子 《世界科学》2004,(8):46-46
欧洲科学家最近指出,太阳可能是造成地球变暖的“元凶”。因为太阳在最近60年内比过去的1000年“燃烧”得更猛烈,使地球变得越来越热。 在过去20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约摄氏0.2度。根据1860年以来收集的全球天气纪录,1997年、1998年和2002年  相似文献   

13.
据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计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11月23日发表的一份报告说,自艾滋病80年代初开始在全球蔓延以来,迄今累计已有5,000万人感染上艾滋病病毒(英文简称HIV),其中1,600多万人已去世。1999年,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的蔓延势头并未减弱,全球共有260多万人死于艾滋病,创下历年来的最高记录。与此同时,全球又有约560万人染上了艾滋病病毒。  相似文献   

14.
蔡秋芳  刘禹  包光  雷莺  孙铂 《科学通报》2010,55(20):2033-2039
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 气候变化越来越受到人类的重视, 同时区域性气候也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利用采自吕梁山中部的油松树轮样本, 重建了该地区1836年以来5~7月平均气温的变化, 重建方程对观测时段1955~2003年平均温度的方差解释量为45% (F=38.474). 该重建气温序列指示的5个偏暖时期和4个偏冷时期与我国北方中部其他几条树轮重建温度序列所指示的冷暖时段基本一致. 20世纪50年代以来气温呈缓慢上升趋势, 但是这种上升趋势并不是平稳的, 90年代初的升温更强烈一些, 并且1994~2002年是整个重建序列中温度最高的时段; 同时, 重建气温与研究区周边更大范围内各气象站点5~7月平均气温之间的显著相关分析也表明, 本文重建的过去近170年来的温度变化不仅反映了吕梁山地区、似乎也可以反映我国北方中部地区较大范围的同期气温变化.  相似文献   

15.
《大自然探索》2005,(3):6-6
联合国的科学家在2004年岁末总结说,2004年是有记录以来第四个最热的年头。在这一年里,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上升了0.45摄氏度。气象学家是从1861年开始记录地球气候变化的,从这些记录中可以看出,从1990年以来出现了整个记录中最炎热的10个年头。大气层中新  相似文献   

16.
工业化以来的近百年全球平均气温、大气CO2浓度和欧美发达国家(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化石燃烧年和月的碳排放量等数据用于分析它们之间在年际和年代际时间尺度上的变化关系.在年际尺度上,美国冬季气温偏低(高)年的碳排放量显著增加(减少);夏季与之相反,化石燃烧的碳排放量与气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在年代际尺度上,美国和全球的气...  相似文献   

17.
钱维宏  林祥  朱亚芬 《科学通报》2012,(26):2516-2522
利用现代大气观测与中国东部历史旱涝记录等资料,提取中国东部区域干湿分布型变化的年代际信号并揭示了东亚夏季风年代际进退与中国和全球平均气温的可能联系.在东亚夏季风进退、中国东部干湿型分布和中国及全球平均气温变化的关系中,季风推进偏北时期对应中国东部"北湿南干"的气候分布格局,以及中国和全球年代际偏冷;反之对应中国东部"南湿北干"的气候分布格局,以及中国和全球年代际偏暖.在近千年东亚夏季风干湿型指数序列和去百年以上气候背景后的全球平均气温序列中,年代际主频振荡信号集中于60a左右.  相似文献   

18.
2007年2月2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经过4天的讨论后,发表了《第四次气候评估报告》梗概。这份长达20页的报告梗概综合了数千份研究成果,是迄今为止对全球变暖问题最权威的科学报告。专家们在报告梗概中指出,经过对全球大气平均温度、海洋平均温度、冰川和积雪融化的观测以及对全球海平面的测量等已证实,  相似文献   

19.
壮凌 《科学之友》2003,(1):30-31
冥王星平均离太阳有39.5天文单位,也就是地球距太阳平均距离的39.5倍;可以想象,在冥王星上,太阳看起来比在地球上小得多,暗得多,所以它也就冷得出奇——表面的平均温度是摄氏-233℃,比绝对零度才高出40℃。  相似文献   

20.
杨先碧 《科学之友》2007,(8A):35-35
2007年2月2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经过4天的讨论后,发表了《第四次气候评估报告》梗概。这份长达20页的报告梗概综合了数千份研究成果,是迄今为止对全球变暖问题最权威的科学报告。专家们在报告梗概中指出,经过对全球大气平均温度、海洋平均温度、冰川和积雪融化的观测以及对全球海平面的测量等已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