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一提到北极,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想到浩瀚的冰雪世界。不错!北极格陵兰冰盖、斯瓦尔巴群岛上的冰雪地貌、格陵兰冰盖四周奇特形状的冰山、北冰洋上的浩瀚浮冰……都是北极冰雪世界的代表。然而,北极与南极的重要不同点之一,就是北极冰雪世界里还生长有高等植物和茂密森林的绿洲,而南极地区不仅没有森林,也没有高等植物,只有苔藓和地衣。  相似文献   

2.
<正>科学是一个移动的标靶,科学研究热点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除了回顾过去一年的重大进展,《科学》杂志"年度重大科学突破"栏目的工作人员也对可能在未来几个月成为新闻的科学进展进行了预测。北极海冰随着世界气候变暖,对北极海冰减少的长远后果的研究也在升温。科学家已经知道,随着开放的海洋从太阳吸收更多的能量,海冰减少会加剧北极地区的气候变暖。但是变暖的北极对较低纬度地区的影响是什么,以及它是否该为过去十年从亚洲季候  相似文献   

3.
(一) 珍稀植物,即珍贵、稀有和濒危植物的总称。一般说来,是指那些在科学和经济上具有重要价值,但在数量上稀少或分布区狭窄的濒临绝灭的植物种类。在我国,又把珍稀植物称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对于某一个具体的物种来说,它所处的珍稀地位并不是一成不变,随着它数量的增减和分布区的扩大缩小,它所受到的保护级别也会随之而发生变化。贡嘎山地区地质历史演变的特殊背景和复杂多  相似文献   

4.
北极 北极绒鸭的原生地在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这种鸟类需要开阔的水域进行捕食,而北极地区在冬天会变成一个冰封的世界.当寒冷加剧的时候,绒鸭们会在冰层的小裂缝附近挤靠在一起,用身体的热量共同取暖.它们会轮流从冰缝潜入海水中捕捉蛤蜊等食物以供分享.  相似文献   

5.
"听说,有一种特殊的‘极地微生物’,它使你一旦踏上北极地区,就会染上‘北极热’."这话是30多年前,苏联极地动物学家乌斯宾斯基说的.对于这段话,我曾抱以不屑.但万万没想到,一踏上"北极领土"的瞬间,我就知道,我疯了!没有人催促,每天几乎20小时的工作,采集样本、观察记录……完全沉浸在一种莫名的极度亢奋之中.  相似文献   

6.
正南极和北极地区,大部分终年为冰雪所覆盖,自然环境恶劣,是地球上的气候敏感地区,也是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地区。南北极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及其特有的生态环境,突出了极地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作用与地位。1在北极地区,最近几十年发生  相似文献   

7.
科学家们认为:南北极地区巨大的冰层是造成南极大陆和北极的格陵兰岛内陆地区没有发生任何地震的主要原因。南北极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冰层极厚。据测算,冰层达到了这些地区总面积的80% ̄90%。厚大的冰层对底部产生巨大的压力,使底部几乎处于一种"熔融"状态。  相似文献   

8.
未来命运 根据统计资料,近几十年来,夏季北极浮冰面积呈现波浪式逐年减小趋势。而在最近十年(2004~2013)中,北极浮冰面积达到最小值,这十年浮冰面积平均值约为850万平方千米,与历史上北极浮冰面积最大的1984年相比,仅为77%。其中,2011年为历史最低值,与历史最高值比,仅为72%。科学家认为,北极浮冰面积的波浪式减少应该与北极气温变化有关——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逐年波浪式地升高,这与北极地区浮冰面积逐年波浪式地减少正好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正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北极地区的气候变暖将怎样影响生活在那里的动物呢?科学家将目光对准了生活在北极的典型动物——北极熊。那么,北极熊的未来会怎样呢?①冰上的北极熊它们注定灭绝还是存续下去?少有动物能够像北极熊那样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和意见分歧。②努力求生的北极熊气候变暖,海冰融化,海豹减少,北极熊将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0.
1991年 中国科学院大气 物理所研究员高登义参加挪威 组织的由挪威、苏联、中国和冰 岛四国组成的北极浮冰考察,首 次在北极地区展开了五星红旗。 1993年 香港记者李乐诗乘加拿大飞机到达北极点,成为第一个到达北极点的中国女性,井在北极点上首次展开五星红旗。 1993年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成立中国北极科学考察筹备组,派沈爱民、位梦华和李乐诗3人从美国阿拉斯加进入北极地区考察。 1993年 高登义应挪威邀请赴北极进行地球三极地区在全球环境变化中作用的研究。 1994年 国家测绘局周良赴北极进行卫星全球定位系统技…  相似文献   

11.
绿色植物依靠自己的绿叶、通过光合作用来制造养料,以维持生命。因此,绿色植物是自然界的生产者,而动物是消费者,因为它不能自己制造养料。不过,植物世界也有奇事,一些特殊的植物虽然有绿叶,也能进行光合作用,但除此以外,它们还要靠吃部分功能性食物——昆虫,以增加所缺的营养,因而被称为食虫植物。 根据植物学家统计,全世界共有食虫植物500多种,隶属于几个科。  相似文献   

12.
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北极地区的气候变暖将怎样影响生活在那里的动物呢?科学家将目光对准了生活在北极的典型动物——北极熊。那么,北极熊的未来会怎样呢?  相似文献   

13.
<正>云南不但是中国的动、植物王国,也是世界上同纬度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植物种类占中国植物种类的一半以上.云南的这些植物种类,组成了多种多样的植被类型,被认为在植被大类型上包含了欧亚大陆的各种植被,如在云南南部具有在组成和结构上与东南亚一样的热带雨林;在云南北部具有主要由云杉、冷杉等树种组成的寒  相似文献   

14.
鉴于两极冰川的迅速减少,多数科学家相信,北极很可能会在50年内消失,而不是过去估计的100年。北极动物大多会在冰原消失前消失,尤其是北极熊。近半个世纪以来它们的数量已经锐减了30%。而且不断有人亲眼看到它们因浮冰的减少而溺亡。可能是惺惺相惜的缘故,人类从未像现在这样关注它们。因为在某种意义上,北极熊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被誉为地球上的“第三极”,它有着纵横交错的冰川以及锋利的悬崖峭壁。自远古以来,青藏高原独一无二的湖泊和溪流生态系统,孕育了独特的生物种类。这个以前人类无法涉足的地区,隐藏着无数个有关生命的过去和现在的奥秘,而这一切都与它那发达的冰川有关。然而,同北极一样,青藏高原也是对全球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地区。伴随着全球变暖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6.
暗战北极圈     
北极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刺骨的寒冷,这片位于地球最北端的地区大部分被北冰洋占据,海面上覆盖着厚厚的冰层。对于生命而言,北极是一片很难被征服的禁区,但就是在这片禁区中,美俄两国展开了一场暗战,而且这场暗战有愈演愈烈之势。举足轻重的北极为什么俄罗斯会为了北极特意建立一个战略司令部?这与北极巨大的经济、军事及政治价值是分不开的。从经济角度看,看似荒凉的北极蕴藏着大量的自然资源。据估计,在海底的地层深处储藏着全球13%的石油和30%的天然气,此外还有铁矿石、煤炭等矿产资源。随着全球变暖,北极圈内冰盖融  相似文献   

17.
海螺沟冰川正在迅速"瘦身",而地球上其他地方的冰也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著名的"乞力马扎罗之雪"巳经融化了八成以上,到本世纪末将不复存在;喜马拉雅山的冰川正快速后退,到2035年,中部和东部大部分的冰川可能消失殆尽;北极的海冰在过去50年中已经显著变薄,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熊面临灭绝危机。  相似文献   

18.
新婚夫妇互赠戒指是结婚典礼上不可替代的场景,而恋人在恋爱阶段互赠礼物,也是表达感情的重要方式。在动物界中也有很多类似的现象,获得"美人"的芳心不仅仅要展现个人魅力,"公关"与"送礼"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许多鸟类对此都很有讲究。"送礼"的讲究北极燕鸥是一种体态优雅的海鸟。在繁殖季节,雄性北极燕鸥会在嘴里衔一条刚刚捕捉到的鱼,在鸟巢聚集地的上空盘旋,希望以此吸引尚未找到配偶的雌鸟的注意。当然,雄燕鸥在吸引到雌燕鸥的注意前,  相似文献   

19.
终年"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极冰海,被人们称作"白色世界"。更奇妙的是白色世界中的许多珍贵动物,如雪兔、北极狐、驯鹿和极犬等,全是白氏家族的产物。最具特色的还是白熊(又称北极熊),它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猛兽之一,就像企鹅代表南极一样,白熊是北极地区的象征,说来还极为奇趣。体形庞大的白熊,全身披着厚厚的白毛,就连耳朵和脚掌也覆盖着稠  相似文献   

20.
北极之王     
企鹅是南极的代表,而北极熊则是北极的象征。它惯于独行,是北极地区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除人类外,几乎没有任何对手,当之无愧地称得上“北极之王”。在寒冷辽阔的冰原里,全身覆盖着厚厚白色皮毛的北极熊,配有一个黑色的鼻尖,看上去憨态可掬,生动可爱,实则勇猛无比。北极熊体长可达2.5米,高1.6米,重500千克左右,后腿站立时能平视大象。它不仅善于在冰冷的海水中游泳,还擅长在冰面上快速跳跃,4米宽的裂缝照样能矫健地飞身而过。目前全世界约有2.7万头北极熊,分布于加拿大、俄罗斯、格陵兰岛等国家和地区的北极圈内。北极熊的主要食物是海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